安東尼戴維斯,或許將在湖人一飛沖天

2019-10-06     安可的五維口袋

「你認為包括你自己在內的所有球迷,最大的缺點是什麼?」


在私信收到這個問題之後,我陷入了最多不超過一個老魚絕殺馬刺的沉思,然後帶著把自己也掃射進去的大無畏精神立刻得出了結論。


第一,是對非主隊球員的七秒鐘記憶。


第二,是對非主隊球員單一且唯結果論的評價體系。


七秒鐘的記憶,是指媒體及大眾評審們在全明星之後和之前里永遠只記得全明星之後,在第一場和第六場之間永遠只記得第六場,在前三節和第四節之間永遠只記得第四節,在最後三秒的搶斷絕殺和前47分又57秒的打鐵之間永遠只記得搶斷絕殺,並以此為核心去印象流所有球員的表現。


詹姆斯哈登扛著某個嗶~(消音)經理組建的球隊,面對這個星球上最恐怖的對手用六成真實命中率爆砍35分5助攻,在出局的最後一節狂砍12分,而對面那個前四場承擔和他一樣重責任的球員已經不得不退出比賽。


但誰在乎?我們只記得你的進攻犯規。


史蒂芬庫裡帶著傷兵滿營的勇士血戰六場,在歷史上都罕見的防守陣容和你把臉遮住然後告訴我這是80年代籃球都毫不違和的稀爛空間之下,打出了系列賽六成真實命中率與30分6助攻,並帶領球隊每百回合得到110分,順便在G3打出了一場宇宙級的比賽。


但誰在乎?我們只記得你最後一場17中6,哇咔咔,你果然不如湯普森強硬。


我們每個人都替自己家的球星淚眼婆娑的辯護「我們傷了冬瓜、排骨休戰,只有木耳和味精兩個人能發動擋拆,你知道做出一碗好湯有多不容易嗎」;又點開濕乎乎面對別的球隊當家發表高論「垃圾,又沒投進絕殺,我就知道他會掉鏈子」,然後堵住旁邊想找藉口的嘴巴。


我們每個人都在用七秒鐘的記憶或多或少的影響自己對籃球的評價,就像我在2018年季後賽一度認為「擁有四個射手的勒布朗」肯定是歷史最強進攻個體,以至於我不得不回看了以下1993年公牛對尼克斯G4來鞏固喬丹在我心中不可撼動的地位。


但還是唯結果論對我們荼毒最深。


如果給我一個時光機和一個能讓自己變透明的外套,在調戲完夢露赫本之後,我最想乾的事情就是穿越回1989年喬丹的臥室用一個智慧型手機錄下他讀完當天報紙的表情。


「老子都32+8+8了還他媽能怪我?」


「魔術師和伯德能讓隊友變得更好,我不行,所以我不是贏家?」


「那魔術師以前帶的是什麼人啊,是沃西、庫珀和賈巴爾,我帶的是什麼人啊,你讓我帶。我就稍微休息了以下排名就滑到雄鹿後面了,再休息就要不如熱火了,大家臉都不要要了」。


2008年被媒體盛讚終於找到信賴隊友和接管比賽平衡的科比接過MVP時,不知道會不會皮笑肉不笑的心想「呵呵廢話,那是因為我身邊的夸梅布朗變成了拜納姆,但他都這樣誇我了我也只好ZZZZ的承認一下」。


2018年勒布朗詹姆斯場均34分9籃板9助攻1搶斷1封蓋62%真實命中率,一次季後賽之旅兩次壓哨絕殺,就這還有人要刨根問底,研究他詹不打無球和大包大攬對球隊的傷害。關於勒布朗的打法確實是一個連我都喜歡討論的籃球哲學命題,但你確定18年騎士失利的原因在於他?所以你想讓JR持球還是克拉克森?你不會覺得勒布朗常規賽讓他們多打打,美其名曰「像勇士那樣平常放權關鍵時刻才有人站出來」,騎士還能進季後賽吧?


你看,這就是唯結果論。唯結果論總能將一個非常複雜需要綜合考慮的問題,簡單的定向到他們想定向的論點上?沒進季後賽?那一定是沒有領袖能力。隊友沒發揮好?那肯定是不能讓隊友變得更好。XX引援發揮不好?那必須是老大廢隊友?


等等,你終於奪冠了?那肯定是聽了我的勸,打了正確的籃球啊!



這完全就是無解,簡直是立於不敗之地啊老哥們。


並且,結果論還非常方便撕逼。


哈登36分60%TS還有四成助攻率?你有冠軍嗎?


詹姆斯18年季後賽無敵?你打贏勇士了嗎?


庫里無可置疑的巨星表現?你拿到FMVP了嗎?


等等這篇濃眉作為標題的文章怎麼1461個字了還是沒寫到濃眉?


這不全都是在寫濃眉嗎?(手動滑稽)



安東尼戴維斯老師肯定球評界和球迷界風評差距最大的一個巨星。美國媒體日常把他放到前五的位置,國內球評略謹慎些,只敢玩一些「眾所周知,TOP3大學有五所」的爛梗,然後瑟瑟發抖的給戴維斯扣上一個「前五級別實力」。而論壇里則例行公事的搬出美國之子,好像戴維斯下一刻就要排出九枚大錢,貸款十個榮譽。


造成這樣局面的理由除了鵜鶘連年慘澹的成績,還源於戴維斯獨特的球風,作為一名超級內線,一點都沒有鯊魚鄧肯橫刀立馬的架子,無球端的威脅遠大於持球攻,一對一攻防經常頂不住大帝的巨臀,這明顯給混跡於野球場的我們自小形成「老大都得持球攻」、「最牛逼的人都得對位打爆對面」的純潔觀點形成了極大衝擊。


於是,一個觀點就很容易成型了。


安東尼戴維斯嘛,是一個只有數據沒有勝利的刷子,只能當一個等別人創造機會的二當家,永遠不能讓隊友變得更好。


毫無疑問,這是錯的。


有意無意的,人們總是忽略在2014-2019年間,安東尼戴維斯遭遇了聯盟頂尖巨星里最嚴重的隊友傷病。14年安德森賽季報銷,霍勒迪脛骨手術只打了34場,戈登和埃文斯也各有磨難;16年霍勒迪安德森終於恢復,但戈登與埃文斯又加起來出戰70場;17年球隊進入重建,放走了安德森和戈登,希爾德、康寧漢姆和弗雷澤擔任球隊首發;19年我們終於能說是戴維斯的錯。


哪怕是打進季後賽的18賽季和15賽季,也紛紛遇到了考辛斯報銷和霍勒迪只打40場的慘劇。我知道每家巨星都多多少少會遇到傷病,但真的有哪位聯盟TOP10在如此長的時間跨度上,如此密集的遭遇首發級別的隊友兩個兩個的受傷嗎?而鵜鶘的球隊厚度本來也就只是普通的季後賽競爭者。


哪怕是上賽季已經悽慘到不行的哈登,四大隊友里出場數最低的保羅也打了整整58場,就這樣,哈登還是不得不交出了可遇不可求級別的場均36分才成功過關。如果保羅只能打22場,卡佩拉只能打34場?如果塔克和戈登加起來只打了70場?哪怕你相信哈登可以場均38,但哈登總不可能連續三四個賽季場均38分。


作為一個成熟的球迷,我們必須得在主隊不同時放下濾鏡,清晰的認識到一件事:榮譽當然是實力的結果,但不是實力的必然,具體情況要具體分析,而不是用結果代替我們思考的過程。


至於球風這種東西,持球類打法和無球類打法當然會帶來截然不同值得專門開篇討論的區別,但從來不意味著哪種打法天然高貴或者低賤。持球類打法可以更好的改變陣型,連結隊友和開發進攻的自由度,但無球類打法同樣意味著更高的效率、更大的兼容性和更好的失誤控制。在我們嘲諷戴維斯的持球進攻不盡人意的同時,也不要忘記他兩次季後賽30+10和17-19年間,30%使用率+60%TS+不足10%失誤率這種看起來屬於喬丹的數據模型。


有關於結果論主導的實力預測,永遠存在一個無法解釋的矛盾。

如果你回到1982、1992或者2007年的夏天,你認為1983年的摩西馬龍,1993年的查爾斯巴克利和08年的加內特會排在球員實力榜的第幾位?你不能違背結果論,憑藉你已經知道的歷史進程來說謊,但如果當真按照結果論去給他們尋找一個位置,這份預測顯然會錯的十分離譜。

但是,球員改變了嗎?82年夏天的摩西、92年夏天的巴克利或者07的加內特在休賽季有什麼飛躍性的進步嗎?

當然沒有,球員一直在那裡。但如果只是因為環境的改變導致了結果的偏差從而讓你無法正確的判斷球員實力,這明顯是一種不應該存在的悖論和個人的失敗。

我們都喜歡一人一城的故事與忠誠,但從某種意義上而言,刻薄的嘲諷卡爾馬龍的我們每個人或許都是事情進展到這一步的幫凶。安東尼戴維斯甚至丹尼格林的價值或許直到這個賽季才能被世界廣泛的認知並接受。

22+10是一個好開頭,我也並不是安東尼戴維斯的球迷因為我不喜歡他抖動的眉毛。但出於籃球的角度,我想看著這個被比爾西蒙斯在15年就稱作「不幸的鄧肯」的奇妙球員,擁有一個83摩西、93巴克利和04加內特一樣的賽季。

並且隨時期待著下列段子的發生:

你們可能不知道,季後賽30+10的內線是個什麼概念,我們通常都把這種人叫做——統治。

我經常說一句話,當年他加內特有了卡塞爾和狂人就能拿MVP,我現在身邊有勒布朗拿個冠軍,不成問題。

空切他一手,這個籃不能扣,這個籃不用扣,他輸定了。

反手給勒布朗做個掩護,悶聲發大財。哈雷爾也給倫納德做掩護?但是不用怕,他效率不如我。勒布朗格林庫茲馬,兩個炸,很牛逼這個牌,如果把隆多換成庫里,湖人將絕殺,但是換不得。

單走一個格林外拆,傻逼!直接把喬治跟出來了。

走個勒布朗頂他,勒布朗快點,勒布朗,勒布朗你轉換都不會推的嗎?勒布朗別磨磨蹭蹭的。

魔獸雙塔?這個輪換排錯了,應該打小球的。

給里弗斯倒杯佳得樂好吧,勒布朗給里弗斯倒杯佳得樂。開始你的戰術秀!

0.4秒你能秒殺我?你能秒殺我?我領先兩分0.4秒你能秒殺我,我當場就把這個斯台普斯的地板吃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d0FGom0BMH2_cNUglF8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