鍋用不對也致癌?家裡有這種鍋的一定要看看!

2023-11-08     四川名醫

原標題:鍋用不對也致癌?家裡有這種鍋的一定要看看!

不粘鍋,是個讓人又愛又恨的發明

讓很多小白輕鬆實現下廚的快樂,

但講究又極

怕鐵鏟,怕鋼絲球,怕冷熱交替

還怕蛤蜊、排骨、魚刺、雞骨頭

……

今天,小康妹兒就來給大家盤一盤不粘鍋到底該咋個用?不同的鍋又該咋個選?

不粘鍋的塗層安全嗎?

空燒、糊鍋有風險!

正常使用是安全的

目前不粘鍋的塗層主要是杜邦公司生產的特氟龍,主要為聚四氟乙烯(很多品牌喜歡避開特氟龍或者聚四氟乙烯的說法,用英文縮寫PTFE

雖然特氟龍有耐高溫、抗酸鹼的特性,但大家仍比較擔心,在高溫的烹飪過程中,這種塗層會不會分解出有害物質。

正常烹飪的話是不會的。在260℃以下,特氟龍都能保持穩定。

我們炒菜時鍋具能達到的溫度基本都在200℃左右,哪怕是油炸爆炒一般也不會超過250℃,所以市面上正規品牌在售的不粘鍋的塗層還是安全的。

我國《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接觸用塗料及塗層(GB 4806.10-2016)》中也明確說明,聚四氟乙烯的使用溫度不得高於250℃。

空燒、糊鍋有風險

在一些極端時刻,特氟龍就沒辦法保證安全了!

比如:

剛燒上鍋,電話響了

電視劇太好看了,忘記鍋里還有菜

260-380℃,特氟龍就會開始分解出一些四氟乙烯、全氟丙烯和八氟環丁烷,溫度越高,分解越多;

360-400℃以上分解量增大;

475℃ 以上,分解產物會有極少量劇毒的全氟異丁烯。

不粘鍋空燒幾分鐘就可達到348℃,塗層即開始分解出有害物質。人體吸入後會出現類似流感症狀的「聚合物煙霧熱」,嚴重的會引起毒性反應,如肺水腫、肺炎、甚至死亡。

使用不粘鍋注意8點

1

購買選擇正規廠家

正規廠家生產的鍋具檢測機制會更加完善,產品的質量也會更為放心,安全係數較高,拒絕購買「三無產品」。現在不少機構也在加強PFAS替代品的研發及應用,也有PFOA-free的鍋具。

2

不製作酸性食物

使用不粘鍋有限制條件,不宜製作酸性食物,特別是酸性較大的食物,如使用醋酸等。

3

避免高溫使用鍋

不粘鍋的使用溫度限制在250℃以下。用不粘鍋烹制煎、炸食品時應用中低溫,避免高溫使用。

4

切勿干燒不粘鍋

在鍋內沒有食物的情況下,切勿用大火干燒不粘鍋。

5

不要用尖銳鏟子

在炒菜時儘量使用木鏟或矽膠鏟,避免尖銳的鏟具或金屬器具破壞不粘塗層。

6

不立即冷水洗鍋

在使用完不粘鍋後不要立即用冷水沖洗,待溫度稍降後,再清洗,過於頻繁的高溫驟冷會加速塗層的破壞。

7

不用鋼絲球洗鍋

洗刷不粘鍋的時候儘量使用軟布或海綿清洗,不要使用硬度較大的鋼絲球去刷洗鍋內壁,以免劃傷塗層。

8

塗層脫落別再用

無論從使用還是健康的角度考慮,塗層脫落之後應及時更換鍋具。

鐵鍋、不鏽鋼、陶瓷鍋,

哪種更好?

鐵鍋適合炒菜

鐵鍋是國人烹飪食物最為普遍又傳統的廚具,大多用生鐵製成,性質穩定,加熱均勻又耐用,保溫性能也較好,用來炒菜味道更佳。

但鐵鍋容易生鏽,產生的氧化物,有可能危害肝臟、腎臟等器官。

當鐵鍋出現輕微銹跡時,可用醋清洗;但若是生鏽嚴重,出現掉黑渣、起黑皮的現象,不宜繼續使用。

不鏽鋼鍋加熱快

相比鐵鍋,不鏽鋼鍋避免銹跡的效果更好,而且價格便宜、加熱快,也是目前炊具市場的主流產品之一。

但不鏽鋼鍋存在容易變色結垢的問題,因此在使用時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不建議大火烹飪。大火容易破壞鍋具,導致鍋底出現黑色焦層。

2、避免與酸鹼性物質長期接觸。不鏽鋼的主要材質是鉻鎳鐵等金屬物質,溫度比較高時,會加速與酸性物質的反應,可能釋放出有害物質,對人體健康不利。

3、選擇溫和的清潔產品。使用蘇打、漂白粉、次氧酸鈉等強鹼或強氧化性的洗滌用品清洗時,可能造成腐蝕性。

陶瓷鍋適宜燉肉、煲湯

陶瓷鍋受熱快且均勻,密封性強,保溫性能也遠超其它鍋類,能很好地保持食物的色香味,適宜用來燉肉、煲湯。

但購買陶瓷鍋時一定要去正規商場,避免鉛、鎘過量的危險。應挑選內壁自然色,表面光滑平整,搪瓷均勻、色澤光亮、聲音清脆的陶瓷鍋。此外,使用陶瓷鍋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1、注意火候。使用陶瓷鍋時,若是火候突然加大或過猛,可能造成破裂;把陶瓷鍋放置在火上時,也應先文火,再用旺火。

2、不要隨意加水。熱鍋應該放熱水,冷鍋應該放冷水,若是忽冷忽熱,也易導致陶瓷鍋破裂。

3、避免盛酸性食物。醋、番茄等酸性食物,有可能加速陶瓷鍋中鉛的溶出。

編輯 | 慢慢

來源 | 綜合健康時報、營養師顧中一、貴州疾控

監製 | 黃利琴

審核 | 藍嵐

圖片來源 | 攝圖網

*封面圖片及文內圖片來自版權圖庫

圖片內容不授權轉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d0911b35026d1f6c8453b2a646bf7d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