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網絡
「整體來看,我國金融風險收斂,總體可控,99%的銀行業資產處在安全邊界內,絕大部分中小銀行的央行評級處於安全邊界內。」在7月13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人民銀行金融穩定局局長孫天琦表示。
銀保監會最新數據顯示,截至6月末,我國銀行業金融機構不良貸款餘額3.8萬億元,不良貸款率1.77%,較年初下降0.05個百分點。撥備餘額7.6萬億元,撥備覆蓋率201.3%。
《金融時報》記者注意到,從目前已經披露上半年業績快報的幾家中小銀行來看,其不良貸款均有所下降,撥備覆蓋率提升,風險抵禦能力持續增強。
展望下半年,專家預計,伴隨著經濟逐步回暖,銀行業整體資產質量防控壓力將趨於減弱。與此同時,中小銀行仍是防風險工作的重中之重,應進一步加大不良資產處置,完善內部治理,提升經營與風控能力。
上半年不良貸款反彈整體可控
「今年上半年,銀行業資產質量明顯承壓。不過,受益於銀行不良資產化解較為充分,以及受疫情影響行業和個人延期還本付息措施的出台,銀行業不良貸款反彈壓力整體可控。」星圖金融研究院副院長薛洪言對《金融時報》記者表示。
目前,已有南京銀行、杭州銀行等多家中小上市銀行率先披露了上半年業績快報。截至今年6月末,幾家銀行在營收、凈利潤實現增長的同時,資產質量持續改善,不良貸款率均有所下降,撥備覆蓋率基本穩定。
具體來看,截至報告期末,南京銀行不良貸款率為0.9%,較年初下降0.01個百分點;撥備覆蓋率下降2.17個百分點至395.17%。杭州銀行不良貸款率為0.79%,較上年末下降0.07個百分點;撥備覆蓋率581.60%,較上年末提高13.89個百分點。同時,蘇州農商行、無錫農商行、張家港農商行3家農商行也有不錯的表現。
「披露上半年業績快報的銀行不良率回落、撥備覆蓋率提升,主要由於部分銀行資產規模穩步擴張,提升了經營和風控效率,以及加大了不良資產處置力度。」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對《金融時報》記者表示。
儘管絕大多數A股上市銀行的上半年業績報告在今年8月才將陸續披露,但周茂華認為,目前披露中期業績快報的這幾家中小銀行一定程度上可以成為銀行經營的風向標,這預示著部分大中型銀行整體經營將有不錯的表現,加之上半年銀行資產穩步擴張,銀行持續加大不良處置力度等,預計今年上半年銀行資產質量保持穩定。
值得關注的是,在近日各家銀行召開的2021年年度股東大會上,多家銀行管理層也表示,今年上半年,資產質量穩定,撥備覆蓋率維持在平穩狀態。
「從目前的情況,包括對於受疫情影響較大的主要城市情況來看,農業銀行資產質量沒有明顯的變化。」農業銀行行長張青松表示,「我們相信農行今年的資產質量整體可控、穩中向好。」
資產質量防控壓力趨於減弱
「經過過去幾年的轉型發展,銀行業的資產質量持續得到夯實,撥備計提普遍較為充分,為應對本輪疫情衝擊下的不良資產反彈提供了緩衝墊。」薛洪言在接受《金融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展望後市,多位業內專家認為,隨著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經濟逐步回暖,預計今年下半年,銀行業整體的資產質量防控壓力將趨於減弱。
「雖然目前部分行業企業仍面臨不小壓力,但國內經濟處於恢復狀態,企業經營狀況將逐步改善,銀行經營和風控效率穩步提升,銀行將繼續加大不良資產處置力度,資產質量仍將保持穩健。」周茂華表示。
從6月份的高頻數據來看,國內房地產銷售市場出現了明顯回暖,利好銀行開發貸和房貸業務。薛洪言預計,「銀行業有望迎來不良下降、貸款投放提速的良好發展局面,為持續夯實資產質量奠定更好的基礎。」
值得關注的是,雖然當前防範化解金融風險取得重要階段性成果,但新老問題交織,金融風險防控形勢依然嚴峻。銀保監會首席風險官劉福壽認為,金融監管部門要持之以恆防範化解金融風險,按照穩定大局、統籌協調、分類施策、精準拆彈的基本方針,有力應對金融領域各項挑戰。
中國銀行研究院7月5日發布的《2022年三季度經濟金融展望報告》(以下簡稱《報告》)也提及,銀行業亟鬚髮揮關鍵作用,強化風險管理,以高質量金融服務助力穩住經濟大盤。
中小銀行改革化險仍需推進
受到歷史原因以及自身局限,國內中小銀行是金融風險相對的「高發區」。近年來,在監管部門持續推進改革化險的眾多舉措下,中小銀行不良貸款率總體呈下降趨勢。業內專家認為,受今年經濟增長疲軟、疫情反覆等多重因素影響,中小銀行的風險防控仍然不容忽視。
日前,審計署發布的《國務院關於2021年度中央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的審計工作報告》顯示,中小金融機構存在經營風險,包括部分中小銀行資產質量不實,以及存在一定流動性風險。
「受近年來宏觀經濟波動、市場環境變化,部分區域和行業企業經營面臨困難和挑戰,導致部分中小銀行經營壓力有所增大,一些不良有所暴露。」周茂華對《金融時報》記者表示,但從統計數據看,面臨經營風險的中小銀行數量占比不高,部分中小銀行風險整體可控。
「銀保監會非常重視中小銀行特別是小銀行的健康發展。」中國銀保監會副主席肖遠企在6月23日出席「中國這十年」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時提到,「我們過去5年累計處置中小銀行不良貸款5.3萬億元,這個力度是非常大的。」
在持續化解不良資產和相關風險方面,肖遠企認為,不斷加大不良資產處置力度,主要是要做實中小銀行不良資產分類,加大撥備計提和不良貸款的處置力度,豐富處置渠道,同時也為中小銀行處置不良貸款提供一些政策支持。
周茂華進一步表示,中小銀行不良資產處置要化被動為主動,「一是從源頭防範,加強貸款前、中、後管理;二是培養和組建不良處置專業團隊,提升不良處置專業水平;三是培育不良資產交易市場,拓寬不良處置渠道;四是加大處置方式創新,例如通過債務重組、債轉股、不良轉讓以及不良證券化等方式化解風險。」
文章來源:金融時報
作者:張冰潔
免責聲明:本文、圖片均轉載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商業銀行網際網路貸款辦法過渡期延長一年,去年末銀行網際網路貸款餘額5.75萬億
2022年《財富》中國500強:這些銀行榜上有名
大家都在看
中信金控來了!中信銀行等股權已劃至旗下,將做強銀證信保和資管五大領域
銀保監會中層換防仍在繼續:年內9大地方局迎新掌門
平安銀行董事長謝永林:資產質量是銀行生命線 堅持零售轉型方向不變
16家上市銀行最新調研
信用卡新規正式發布,與徵求意見稿有何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