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箏行動」VS《生化危機》的「雷射走廊」,國產劇還需進步

2023-02-10     cos老撕雞

原標題:「古箏行動」VS《生化危機》的「雷射走廊」,國產劇還需進步

《三體1》最刺激的部分就是「古箏行動」,為了截獲三體人的信息,保障這些信息不被破壞,利用高強度納米材料製作的琴弦把審判日號切割成50厘米等分的高度。

納米級的切割使得切割面光滑,被琴弦割壞的電腦修復起來難度不大。這就是古箏行動。

驚喜的是,這部分行動居然搬上熒幕來了,幕後所付出的努力值得點贊。

說起這個,我總會想起另一部電影《生化危機》。在生化危機1中也有人體被切割的鏡頭。

先是幾個人被關在密閉的走廊里,有人做出防禦,有人在四處張望。走廊的外面,黑客在努力操作計算機,試圖打開走廊的門。

鏡頭一轉,走廊內的一頭燈光暗下來,兩個亮點正在生成。

接下來鏡頭飛速掃過眾人的臉,

亮點生成的雷射迅速壓過來,快的來不及反應,快到我為了獲得這張截圖,反覆捕捉30多次才成功。

這樣迅速的攻擊讓人脊背發涼,視覺衝擊力是相當震撼。

接下來就是雷射攻擊後的場面。

黑人驚恐的臉,

白人小哥整整齊齊被切掉的手指

前1秒還在回頭的女人,

後一秒脖子上就出現血跡。

接下來的圖片不宜觀看,就不拿出來了。你可以想像出脖子被雷射穿過後會發生什麼,傷口會多麼平整。

緊接著,雷射被二次激發,沿著另一條線路移過來。

這麼低的雷射,跳起來就能躲開,小哥也是這樣跳的,沒想到雷射突然升起來,輕鬆穿過他的腰際。

再一路向上,壓向後面的男人。

男人一個引體向上,把自己固定在天花板,腰間垂下的軍刀被雷射切成兩截。

緊接著,雷射再一次變換形狀,以密集的網狀壓迫過來,你就是有通天本事,也躲不過這張網。

期間飛速掃過的鍵盤,外面焦急的對話,場內一閃而過的景象,雜亂緊張的氛圍感撲面而來。

這段雷射秒殺全程不超過3分鐘,卻給人留下驚人的印象,以至於過了20年我還能清楚的回憶起來。

再看我們的古箏行動。

同樣是切割,先開作戰會議,把做法和原理解釋清楚,接下來就是明牌,帶著你等待那個時間的到來。

船在雷達上的坐標,

汪淼在望遠鏡前觀測

外國將軍沉穩冷靜的表情

漸漸接近的影像

緊張的BGM和倒計時告訴你,審判日號接近目標了。

接下來就是琴弦切割船體後的反應,可以理解,這一部分做了淡化處理,但是看起來仍然震撼。

前一秒還在執勤的兩個人,後一秒就倒在了甲板上

鏡頭閃過汪淼不忍的別過頭,下意識的蓋住望遠鏡。

琴弦繼續向前,船體閃起一陣陣輕微的電火花。

夾板上圓形的救生圈被整齊的切割成兩半,

站立的士兵驚詫地看著,

鏡頭一轉,士兵的影子斷成3截,錯落的倒地,

從天而降的鐵鏟

切掉一片的喇叭

墜到士兵前半米的鐵鉤子,

前一秒還覺得他躲過一劫,

後一秒就被鐵鏟壓下來,人都看不見了。

整個製作下來,頗有點末世大片的感覺。

汪淼下巴的汗水,

船體被切割後的痕跡,

無不表現出行動的緊迫感。

最後,船在全部切割後由於慣性甩到岸上,在岸上堆砌成一條條的廢鐵。

全程12分鐘,精彩又刺激。

對比起來,《生化危機》的畫面性更強,毫無冗餘。

《三體》的故事性更強,更願意解釋納米琴弦的原理和切割後產生的影響,邏輯和科學性更強。

作為原著粉,對這個橋段的還原度非常滿意,基本達到大片的水平。

缺點是多次掃到汪淼的汗水,船體在地圖上的行進過程,外國將軍的沉穩,稍微有點點重複。

總的來說,這部片子在國內來說,製作水平已經很可以了,希望繼續進步,到三體2的時候,爭取超越奈飛,成為與《權游》齊名的電視劇。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d0401c501a608f233f82028ff36925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