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的妙鴨沒那麼妙,399的海馬體也不再必要

2023-07-27     AI狐頭條

原標題:9.9的妙鴨沒那麼妙,399的海馬體也不再必要

原創 | 每日人物
meirirenwu

這裡是每日人物的欄目——「前線」,我們想要捕捉複雜商業世界裡,那些重要的、可能影響深遠的切片。

此前,我們關注了扎克伯格和馬斯克、抖音外賣。第3期,我們找多位行業人士聊了聊AI寫真「妙鴨」爆火之後,從業者們受到的震盪。

文 | 常芳菲

編輯 | 曹默涵

運營 | 栗子

9.9的妙鴨火了,3.9的美顏相機來了

AI寫真的價格戰已經開打。

剛剛過去的一周,妙鴨相機大大壓縮了擁有一張精修寫真需要的成本——上傳20張照片、等待幾小時(高峰期需等待10小時以上)、支付9.9元。「數字分身」製作完成後,用戶可以選擇生成日系校園風、古風、禮服風寫真。最後,還可以選擇「更像我一些」,進入調整環節。

在「妙鴨相機」刷屏後,美圖旗下的美顏相機App緊隨其後,把AI寫真的價格從6月初上線時的9.9元下調到3.9元。美圖App里,相同功能下一套寫真的價格則為6.9元。

美顏相機只需3.9元就可以擁有一套寫真。圖 / App截圖

還有一些行業競品,也打出了差異化的價格,比如B612咔嘰生成一套30張不同風格的「影棚級寫真」,24小時內出片5.8元,如需加急到1小時內出片,可選擇特快通道,9.8元。

B612咔嘰AI寫真介面,選擇特快通道後前面排隊0人,20分鐘左右出片。圖/App截圖

對於AI寫真為什麼要收費,B612咔嘰給出的回答是AI寫真生成成本較高。一位圖像算法領域人士告訴每日人物,除去人員、運營所需要的成本,大部分技術成本是算力資源的成本。「第一步是學習過程,數字孿生需要算法學習人像的特點;第二步應用過程,需要把人像特點融入新的模型中,生成證件照或者寫真。」

至於未來會不會免費,還有待技術進步和後續觀察。目前單看算力成本的確高昂,但如果加入傳播裂變和商業盈利模式的考慮——比如邀請5位好友解鎖一套AI寫真,又或者出一套照片觀看60秒廣告——免費,也不是沒有可能。

妙鴨沒那麼妙,但海馬體也不再必要?

AI寫真的出圈爆火,給C端消費者最直接的衝擊是:原來,那些斥資399元、599元乃至999元拍攝出來的大片效果,可以如此輕鬆地被實現。此前想要擁有一套寫真,必須走進傳統的線下攝影照相館,除了幾大百的開銷,往往還意味著要走線上預約、完成複雜的妝造,以及1至2天等待等繁瑣流程。

嘗試過「便宜、快速」製作AI寫真的人,給出了相似的判斷——如果商業模式上沒有大的變動,海馬體、天真藍這類連鎖攝影品牌的命運,會像智慧型手機出現後的柯達一樣,被席捲、被顛覆。

日前產品圈有消息稱,海馬體正加緊推出對標妙鴨相機的小程序,但截至目前還沒有上線的跡象。從各個渠道招聘規劃也可以看出,海馬體目前還沒有大舉投入人工智慧的打算。在招聘軟體上,最大的人員需求仍然是化妝師、修圖師。少數技術崗位也以前端開發為主,只要求應聘者「參與PC、App、小程序的前端開發」。

海馬體母公司縵圖攝影的技術招聘需求。圖/招聘App截圖

面對被顛覆的風險,上述接近海馬體的人士顯得坦然:「如果每個人最終需要的只是一張照片,那(妙鴨相機)確實有衝擊;但很多時候拍照也代表一種體驗,是為了記錄一些瞬間,照片只是個載體。」

情感談完,經濟帳也不得不算。儘管海馬體希望提供為顧客「輕快」的拍攝服務,但它本身依然是一家重資產模式的公司。

此前,海馬體的門店幾乎都開在購物中心。每開一家店需要投入100萬元,同時配備包括店長、化妝師、攝影師在內的12名員工。晚點LatePost曾報道,海馬體目前已經是中國最大的連鎖攝影品牌,在全國有560家門店,全部選擇直營模式,而主要的收入來源就是銷售攝影產品。今年,海馬體的規劃是再開80至100家門店。

而妙鴨們不僅在ChatGPT後,再次讓普通用戶感受到了AI的高效和震撼,而且還不必背負海馬體、天真藍線下生意沉重的成本負擔。

據接近阿里大文娛的人士透露,妙鴨屬於內部孵化的產品,整個團隊都在阿里大文娛體系內部。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完成「刷屏」傳播,連內部的員工都沒有想到。雖然短期熱度很高,但想要走得更遠,除了解決目前爭議較大的照片隱私問題,妙鴨還需要在技術、場景上建立更核心的壁壘。

幾位了解計算機視覺(CV)算法的專業人士都向每日人物透露,儘管沒有公布底層算法,但可以分析出妙鴨調用了免費的開源繪畫模型Stable Diffiusion,同時使用模型中的LoRA插件,起到只用少量圖片來訓練整個模型的效果。而這個技術原型早在2015至2016年就已經出現,「妙鴨相機」本質上還是通過運營快速出圈。

對於AI寫真的行業應用前景,從事科技投資研究多年的索老闆更為理性。「類似於妙鴨這種AI應用側的小產品其實技術壁壘並不高,但對於運營有較高的要求,因此更適合從大廠出來有成熟的產品運營能力的人,對於大廠來說,直接在企業內部使用算力和數據資源跑新產品更可行。」

在場景線,與妙鴨同類的競品也不少。海外的Lensa上傳20張左右個人照片從而生成不同風格的頭像或寫真,商業模式同樣是付費下載。國內的競爭同樣激烈。最近,電影《芭比》熱映中,美顏相機App和45AI等都選擇芭比模版切入,同樣只需上傳數張清晰自拍,花費幾塊錢,就能獲得芭比同款寫真。

AI寫真刷屏之前,撐不住的美圖們已經開始裁員

對於美圖這家公司來說,早就迎面感受到席捲而來的AI浪潮。接近美圖的人士認為,妙鴨的走紅不足為慮,只是美圖業務的一個子集。但在早前36氪的專訪中,美圖創始人吳欣鴻卻因技術疊代感到「如履薄冰」。

從2022年開始,美圖就沒日沒夜研究AI技術和測試,內部甚至把當下稱為公司的「危急存亡之秋」。上述美圖人士告訴每日人物,截至目前,美圖整個人工智慧團隊已經擴充到「百十號人」。主要分為to B和to C兩個團隊,to C團隊不僅幫用戶變美,還切入工作場景——幫剪輯師只能修視頻的WinkStudio;幫段視頻創作者自動翻頁的提詞器「開拍」。而面向B端企業則推出了美圖設計室平台——AI商品圖、AI海報、AI模特試衣,希望能幫助企業「省錢」。

而站在個人的角度,技術革新的意義就複雜起來。首當其衝受到衝擊的崗位是設計師。上述美圖人士透露,從今年開年春節後,美圖內部就陸陸續續開始裁掉設計師,涉及的崗位包括UI頁面、寫真模板、濾鏡。他感受到,這一波裁員和ChatGPT、Midjourney的爆發直接相關。

此前美圖影像產業事業群總裁陳劍毅接受36氪採訪時也坦陳——面對衝擊,第一步就是進行人員調整,把受AI衝擊最大的同學調整到需要加快布局AI的崗位,比如把設計師轉到產品崗、客戶端的人轉去做前端。但調整後人員是否能勝任新的崗位,不得而知。

AI 還在取代更多人。在漫畫行業乾了20年的漫友文化CEO賴春暉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他認識的遊戲公司老闆開始裁掉部分原畫師,用AI 繪畫取代。

「我們對於AIGC既歡迎,又抗拒。歡迎是因為技術變革極大提升了效率,但抗拒是因為當模型更精準、穩定之後,失業的人會更多。」上述美圖人士說。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d023f6a1f87e24734446e995d409a8a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