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必烈是怎樣危機處理的?

2020-01-15     牛老師的歷史閒談

大家好,歡迎來看牛老師的歷史閒談~

說起蒙古帝國大家肯定說成吉思汗,俗話說,馬上打江山容易,馬下守江山難,今天我給大家介紹成吉思汗的孫子富二代忽必烈如何處理危機的。

自己領地漢文化的局部認同給忽必烈帶來了麻煩,一些蒙古貴族指責他放棄了祖宗的生活方式,而去討好漢人的價值觀。有些人向他的哥哥告狀,蒙哥自己也開始擔心聲望越來越大的弟弟。1257年,蒙哥派兩位親信大臣去調查忽必烈領地的狀況,在查了一些帳簿之後,他們發現了一些違法、逃稅事件。史書中暗示這次任務就是要找到忽必烈的不軌形跡,置他於死地。蒙哥的親信抓捕了幾個忽必烈的官員,未經審訊就處死了他們。

怎麼辦?忽必烈和他的哥哥都是現實主義者,從小在皇室里長大,他們也目睹過很多親族之間的流血事件。忽必烈的漢人幕僚給他出謀劃策,建議他親自前往哈拉和林汗廷,避開政治爭論,只敘兄弟情誼。1258年,兄弟兩人會面了,又一出兄弟怡怡的動人場景。美國人莫里斯·羅沙比認為是兩個因素達成了兄弟之間的和解,一是蒙哥需要忽必烈在中國北方的威望,解決發生在僧道之間的宗教衝突;一是征服南宋,也要依靠忽必烈的北方基地。

1258年底,蒙古人從四條戰線出征江南,蒙哥統率的軍隊攻占四川後東進,忽必烈率領一支軍隊從開平出發在鄂州度過長江和南宋軍隊作戰,另外兩支軍隊從雲南和陝西出兵,進逼襄陽。不幸的是,蒙哥在圍攻合州(今四川合川縣)的時候病死,他可能死於痢疾或者霍亂,也有史料說他死於戰爭中的箭傷。

忽必烈始終都在為自己繼位的政治合法性而苦惱,終其一生,他都在追求蒙古人的衷心支持。他決心除掉第一個發難者,他的親弟弟。他首先從經濟上著手,切斷了哈拉和林南面的運輸線,迫使阿里不哥只能向西北的中亞尋求物質供應。兄弟倆的戰爭與陰謀進行了4年,阿里不哥面臨中亞察合台和忽必烈的夾擊,而他的軍隊補給也被切斷,只好向忽必烈投降。1266年初阿里不哥病死,他的死讓哥哥鬆了口氣,也讓人懷疑忽必烈動了手腳。

面臨對忽必烈大汗地位的有限承認,《劍橋中國史》里寫道,"忽必烈變得更加認同中國,為了吸引漢人的忠誠,他必須是一個表里如一的傳統的中國皇帝。最後他通過自己的方式,從一個部落首領一步步的建立元朝。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cyHGqW8B8wMrh2LiHhD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