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波微步,羅襪生塵」,球場精靈小羅的停球藝術

2019-09-23     小兵足球

「凌波微步,羅襪生塵」,球場精靈小羅的停球藝術

桑巴足球歷來被譽為華麗和藝術的象徵,是綠茵場上最絢爛的舞姿。而羅納爾迪尼奧在他所身處的時代,作為桑巴足球旗幟性的球員,小羅的18載的職業生涯中,在綠茵場上留下了無數彌足珍貴的經典鏡頭,如天馬行空的扭屁股進球,眼花繚亂的牛尾巴過人,氣定神閒的護球,穿針繡花般穿襠過人,漫步瀟洒的nolookpass等這些如數家珍的鏡頭都被印刻在球迷的腦海中。

小羅除了上述的足球技藝外,他的停球相對而言是最容易被忽視的一項足球技術,停球沒有牛尾巴的酷炫,沒有穿襠過人的成就感,沒有nolookpass的靈感。停球作為接觸足球最基本的基本功,也是最不顯眼的基本功,但這項技術配上桑巴足球的風格,在小羅的武器庫中依然能閃耀,他的停球技術就猶如金庸小說中「凌波微步」一樣,每一次停球都不可預測,每一次停球都兼具想像力,真正做到了「凌波微步,羅襪生塵」的視覺效果。

停球作為基本功中最基本的技術環節,大致分為4類情況,在無壓迫下停球,行進間停球,在對抗下停球,在行進間有對抗下停球,除了這4類情況外,有時候還需要面對例如高速的高空球,背身停球,半轉身停球,行進間的半高球等等諸如此類複雜的環境下停球,在此不一一列舉,球場上形勢訊息萬變,你必須要有過硬的停球技術才能處理不同環境下的來球。

所以停球作為最基本的技術,但是在一系列複雜的環境下運用這項技術,不比任何技術作用簡單,而且一個停球技術大師,他所作的不單單只是停球,有的在停球的同時能延展到下一個技術動作的進行,例如面對面的直傳,用右腳停球,把球停到左側同時順勢可以用左腳完成傳球,這就是延展性,對於後續動作一步到位。有的在停球的時候可以完成過人,也就是連停帶過等等,做到有利於開展做後續動作的作用。

小羅作為夢二巴薩的絕對核心,在高手如雲巴西國家隊也是必不可缺的人物,在國家隊層面,2002年韓日世界盃與里瓦爾多,羅納爾多組成恐怖的3R鋒線組合獲得世界盃冠軍,入選世界盃最佳陣容。在俱樂部層面,2006年帶領巴薩獲得歐冠,登頂歐洲之巔,他在巴薩的歲月中也獲得了金球獎和世界足球先生,個人和團體榮譽雙收。

如果停球技術以100分為標準,那麼應該由練習+身體素質+球感組成,一般球員通過努力練習可以把停球技術練到80分,但是在想往上提升,就需要身體素質和球感,這兩項都是天賦,身體素質為硬性的天賦,一個好的身體素質可以支撐球員做一些極限動作的停球以及彌補停球技術的不足,例如魯尼停球技術經常被球迷吐槽五米遠,但年輕時可以憑藉著爆發力彌補停球不穩的缺陷。而球感為非硬性的天賦,無法像身體素質一樣可以衡量,這是老天賞飯的恩賜,例如齊達內出色的球感在停球時仿佛能把球黏在腳上。

毫無疑問,小羅作為足球藝術家,不僅能做出一些眼花繚亂的動作,在停球這一項,也是處於最頂級的一個檔次。

回顧上文提到過,停球在廣義方面可以分為4中情況,在無壓迫下停球,行進間停球,在對抗下停球,在行進間有對抗下停球。其中還夾雜著各種環境下的變數,因此下文我們從這四個維度分析和欣賞小羅的停球技術。

出色的基本功:

面對高空球,隊友和對手的第一處理方式已經通過肢體和動作表現出來,他們不以停球為目的,更加傾向於卡身位便於第一時間能爭頂,而小羅的思考維度完全不同,在無對抗的情況下小羅運用腳尖停球,平穩地把球停到腳下,無視皮球的下落高度,直接停在原地。

還記得剛剛宣布退役,大明河畔哪位瀟洒哥貝爾巴托夫嗎?他就曾經有過用腳尖停球經典畫面。停球高手不局限於停球的部位在腳內側,外腳背還是腳尖,因為他們的停球技術已經到了臻化境,無論用身體哪個部位都能達到一樣的效果,因為他們始終能吃准球的部位,就像射門一樣,必須要吃准部位才能精準發力。

用腳尖停高空球的要點在於,第一始終需要由此至終觀察球的下落路線,而且在此過程中不斷調整身體的姿勢。其次腳腕彎曲腳尖朝上,形成緩衝。最後在觸球的一瞬間自然放鬆,讓球對腳踝形成自然的衝擊,這樣球就不會因為高度的問題出現停球時的反彈

小羅這次的停球最好的例子,不斷觀察調整停球姿勢,最後觸球的一瞬間讓球對腳踝形成自然的衝擊,整個過程平滑而舒服,而且小羅還多調整了一步,面對孔卡的向前壓迫,他在停球時的姿勢是側身,這樣能確保對方搶球時能第一時間背身卡住身位,小羅的停球已經不單純是局限在停球一環,而且還考慮到了後續的動作。

身體本能和技術結合:

行進間停球的難度在於在跑動+觀察,甚至可能出現一些側身跑,半轉身跑和高速跑的情況,無法很好地觀察和兼顧球的路線,對於停球上升了幾何級別的難度係數,往往只能是依靠球感和身體做出本能反應完成停球,例如在高速跑動中半高球,無法有思考的餘地,往往只能用大腿內側或者正側完成停球。

「凌波微步,羅襪生塵」,球場精靈小羅的停球藝術

例如這次背身倒退的停球,往往面對這種情況,有兩種處理方法,一種是身後無人防守,不需要停球,順著球的飛行路線轉身,等待球落地彈起馬上觸球推進,這種相對保險,能第一時間令身體正面面對球門方向,第二種就是小羅這次的停球,這已經不能局限於停球層面了,除了「停球」外,小羅還結合了「領球」,停球和領球的結合讓他在停球的瞬間完成轉身往前,同時打開身體,需要良好的球感。如果是單純停球只能停在原地或者停在球飛行路線的反方向,因為你的身體不是向前跑,與球的路線相反,這點實戰的朋友比較有感受。

結合上文,小羅這次向前跑與球的傳球路線一致,在行進間面對半高球,難點在於停球時無時間思考,只能依靠身體的本能做出用大腿停球。

「凌波微步,羅襪生塵」,球場精靈小羅的停球藝術

結合上文提到停球由練習+身體素質+球感組成,再來近距離欣賞這次停球,小羅身體的柔韌性和球感保證了他停球後能率先利用動作頻率再次觸球,在停球的瞬間完成擺脫。

球感和身體素質:

球感這個詞無法解釋,因為球感不能量化,無法去衡量其標準,但是身體素質可以,小羅作為南美球員,與生俱來的協調性就勝過普通球員,加上良好的球感,在處理球的時候動作與動作間的連接更協調,更快,永遠比防守球員快一步。

例如這次停球就體現了身體素質,但停球時故意往前停大,引誘對方出腳,在對方站穩的一瞬間再用更快一步的動作頻率完成變向,完全破壞對方的防守重心。往前故意停大一步這個動作其實非常難,意味著小羅的停球已經到了隨心所欲的地步。

這次就是球感的完美體現,這也是小羅職業生涯中出現多次的經典鏡頭,在停球時不斷挑球,憑藉著良好的球感始終能知道球的落點,永遠先對方一步觸碰皮球,隨後卸在肩上,球感的完美體現。

停球的想像力:

天馬行空的想像力是南美球員的一個標籤,他們總是在場上利用別人想不到的動作完成處理球,小羅就像球場上的精靈一樣,永遠不知道他下一步要怎麼做,永遠會令球迷驚嘆他下一步的表現。

這次小羅面對撲上來的防守球員和正在回防的防守球員,他直接用後背完成傳球停球+傳球的效果,這種天馬行空的想像力令對手無法預判。

背身的連停帶過是很多球員常用的停球+過人的方式,抓住對手撲上來由於慣性動作收不住機會,用腳外側一撥然後迅速從另一側轉身順勢過人,難點在於時機的把握,不單止在撥球的一瞬間需要轉身,而且需要時機的把握,不然對手會直接撞到身上形成犯規,從而無法轉身,此外身後的空間要大,不然會被補防的球員破壞皮球。

「凌波微步,羅襪生塵」,球場精靈小羅的停球藝術

再來看看這次難度係數更大的連停帶過,與上一個動作相比,小羅用腳外側把球挑起,對於腳法的精準度要求更好,而且球挑起到落地會有緩衝時間,緩衝了轉身的時間,有更充足的轉身時間,不需要身後有大空間,因為皮球的飛行的直線距離短。

停球作為最基本的基本功,在小羅的腳下猶如妙筆生花般,演化出千變萬化的鏡頭,他的技巧,他的靈動,他的天馬行空,他的華麗腳步,都讓停球這項樸實的技能得到了最大的視覺升華,他無愧於球場上的精靈這個稱號,他就是那個在球場上翩翩起舞的羅納爾迪尼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cvhUXW0BJleJMoPMTHy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