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我那晚看見你欺負媽媽了」,姥姥隨後的做法,讓爸爸很慚愧

2020-02-22     西紅柿媽媽

文|西紅柿媽媽

正常情況下,夫妻倆的隱私生活,根本就不可能被孩子看見。誰家過日子都會安排好,大人有大人的房間,小孩子有小孩子的房間,孩子到了一定年紀,就會跟爸媽分開睡。可是,無巧不成書,生活總有意外發生,有的夫妻就因為疏忽,被小孩子看到不該看見的事情,鬧出了尷尬的糗事。

「晚上媽媽都喊不要了,爸爸你還欺負她」,娃的話讓媽媽羞紅了臉

寶媽小楊本來打算在年後,就去跟老公辦理離婚手續,沒想到趕上了「鼠年」,大家都被困在家裡過春節,很長時間都不能復工賺錢。老公從外地回來看女兒,這麼一來,從初二到現在,就再也沒走成。最讓小楊覺得尷尬的是,她年前把媽媽接過來住,她只能跟老公像分手前一樣,擠在一張床上了。至於女兒,她的小房間被姥姥住了,也跟著媽媽一起睡。

跟老公有了這次相處機會,倆人不再橫眉冷對了,反而相敬如賓,竟然又一次愛火重燃,關鍵是晚上時,寶媽做噩夢嚇醒後,老公「貼心」安慰。自此後,兩人連婚都不打算離了。這件事情,讓小楊的媽媽喜笑顏開。

那天,四個人一起在家裡吃飯,氣氛相當的融洽。飯後,老公跟女兒玩鬧,抱起女兒就往客廳走,邊走邊說,「乖女兒,快跟爸爸去看電視,小心一會兒沒地方了,都被你媽媽搶跑了。」沒想到,吃飯時就嘟嘟著小嘴的女兒,現在更加的不開心了。她掙脫開爸爸的懷抱,直接就往媽媽那邊跑。爸爸愣住了,呆呆的看著女兒。

女兒指著爸爸的鼻子說,「爸爸你是壞蛋,晚上媽媽都喊不要了,你還欺負她。」女兒的話,瞬間羞紅了媽媽的臉,媽媽趕緊躲進了廚房,爸爸也呆傻地站在原地。姥姥見狀,牽著孩子的手,回到了臥室去玩玩具。

為了不讓孩子恨爸爸,姥姥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解釋明白,爸爸為什麼欺負媽媽?孩子明白了以後,還特意跟爸爸道歉說,「我原諒你了,因為我想要個弟弟。」這一插曲,讓夫妻倆都挺難為情,尤其是爸爸,他很愧疚,沒有盡到爸爸的責任,沒能及時給予女兒生理課的教育引導。

這樣的尷尬事情,放到誰身上,都要好久緩不過來神。有的家長甚至會因為孩子的「童言無忌」,對孩子暴跳如雷,給孩子帶來毀滅性的心靈傷害。

那麼,怎麼樣才能讓孩子了解,該了解的生理常識呢?

1 平日聊天時,滲透生理常識

爸媽跟孩子平日聊天時,可以滲透一些常見的生理常識。比如,小孩子為什麼要分開上廁所呢?爸媽為什麼要避開孩子睡覺呢?小寶貝都是從哪裡出來的呢?這些瑣碎的知識,每天講一點點,天長日久,孩子會逐漸弄明白,各種生理方面的基礎常識。

2 方法要恰當,分年齡段引導

爸媽傳授知識的時候,方法要恰當,不必過度引導。比如,可以給小孩子講繪本故事,看漫畫書來了解知識;6歲以上的孩子,可以通過文字或實際例子,來給孩子講明白一些生理常識中的名詞註解。不過早的全部灌輸給孩子,操之過急拔苗助長,並沒有益處。

爸媽在給孩子講生理常識時,需要注意什麼呢?

爸媽在給孩子講生理知識時,態度要端正,不要覺得難為情,更不要目光避諱跟孩子接觸。不然,孩子可能會誤解,以為這是很丟人的事情。可事實上,這種常識性的學習,確確實實應該深入普及,而不該是空白區域。

其次,爸爸可以給兒子講生理常識,媽媽可以給女兒講,同性別之間的知識傳授更方便些,不至於爸爸媽媽們放不下面子,不好意思說的那麼詳細、那麼透徹。

再者,如果孩子不分場合,在問及爸媽這類生理方面的問題時,爸媽的態度必須和藹,不要凶孩子,認為孩子故意讓人難堪,不看人臉色,過分的天真了。孩子畢竟只是孩子,不懂就耐心教一下才好,惡劣的態度只會扼殺孩子的求知慾。

另外,夫妻生活並不丟人,就算被孩子撞見了,也沒必要過度的抱愧蒙羞。畢竟,這只是意外事件,但爸媽要積極引導孩子,千萬不要讓孩子留下心理陰影,對爸媽有心理誤會。

當然,最重要的還是,要在孩子該分房的年紀,讓孩子跟爸媽分開住。這樣對孩子自立能力的培養,也是特別有意義的事情。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cueWg3AB3uTiws8KGPg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