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心靈去度假,歡迎收看新一期的內容。雲南和廣西是我國的兩個相鄰的省份,都很多相似之處,例如都是西部省份,旅遊資源都很豐富,都位於邊境,經濟總量和人口總量也相近,少數民族風情濃厚等等。
一直以來,廣西的經濟總量都領先於雲南,但是這個局面去年被打破了,在GDP重新核算之後,雲南一下子增了2000多億,總量達23223.75億,排名大陸省級地區18名,而廣西2019年GDP為21237.14億元,排第19,落後於雲南1名。人均GDP差距更大,雲南領先廣西5名,廣西的人均掉到了全國倒數第三。
另外,在各省區市今年公布的未來投資規劃當中,只有兩個省份計劃投資超過5萬億元。經濟老大哥廣東以5.9萬億元,排在第一位,這也沒什麼可意外的,畢竟人家實力在這。而排在第二位的竟是雲南省,總投資超過5萬億元,將計劃建設項目525項,2020年計劃完成投資4400多億元。對於經濟實力並不雄厚的雲南來講,這可是大手筆啊。對比之下,廣西計劃投資超過1萬億元,屬於正常情形。
這也不是雲南第一年下這麼大的手筆,事實上,雲南前兩年的投資規模,並不比今年低,比如2019年總投資5.5萬億,當年年度計劃投資5125.8億。事實證明,雲南的選擇是正確的,這幾年雲南的經濟增速經常領跑全國,和貴州爭第一,投資拉動功不可沒。
基礎設施建設,顧名思義是打基礎的投資,對於雲南、廣西等經濟欠發達的省份,基礎設施較薄弱,需求量大。也只有把基礎建起來了,才能更好地發展。比如要致富,先修路,路修好了,才能連通外界,貨物才能運出去賣,也才會吸引外面的人來旅遊消費。從這個角度來看,雲南的基礎投資要大於其它省份也不難理解了。
這兩個省份都還有個共同點,就是都面向東協。雲南與越南、緬甸和寮國3國相連,廣西主要與越南接壤。一直以來,這兩個省份都在與東南亞保持著貿易往來。也就是說,兩個省份在面向東南亞的發展上是競爭的關係。廣西在2003年爭得了中國-東協博覽會承辦權,並利用這個平台迅速推進與東協的經貿合作。雲南也不甘示弱,在2013年贏得了中國-南亞博覽會的承辦權。
如今,這兩個省份都有了新的定位。近日,國家新設立雲南、廣西兩個自貿區。其中,雲南自貿區的定位是建設連接南亞東南亞大通道的重要節點,推動形成我國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開放前沿。廣西自貿區的定位是,著力建設西南中南西北出海口、面向東協的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兩個省會城市也定下了宏大的目標,昆明計劃到2030年基本建成區域性國際中心城市,南寧要建成特大城市和區域性國際城市。
廣西有沿海的優勢,有三個沿海地級市,北部灣經濟區早在2008年就獲批,上升為國家戰略,但廣西並沒有好好利用這些優勢,近些年在西部地區的經濟從第二滑落到第五。而雲南是內陸省份,雖然沒有出海口,但是雲南在航空、公路、鐵路等交通基礎設施上發力,昆明機場的年旅客吞吐量是南寧的三倍,另外將構建起以昆明為起點,連通泰國、緬甸、寮國等國家的泛亞鐵路網,直接使雲南成為中國與東協往來的交通樞紐、門戶城市。
雲南已經趕上了,廣西也要加油,應該好好思考如何利用好沿海沿邊、陸海新通道、背靠廣東以及政策紅利等優勢,迎頭趕上。你對這兩個省份的發展怎麼看呢?歡迎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