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巢,怎麼就缺5毛?

2020-05-09   新10億商業參考

原標題:豐巢,怎麼就缺5毛?

抗議來得太快就像龍捲風。

昨日,杭州一小區由於業主抗議豐巢快遞櫃收費,已經暫停快遞櫃使用。

緊接著,因為超8成業主不滿收費,上海中環花苑今日也宣布開始停用豐巢快遞櫃。

來源:網絡

在此前,由順豐控股董事長王衛控股的豐巢科技宣布向普通用戶進行快遞保管收費,只要保管超過12小時,超時後每小時收取0.5元的費用,3元封頂。

而面對用戶的收費抱怨,豐巢似乎下定了決心要收這5毛錢。

據上觀新聞報道,對於上海眾多小區聯合提出的訴求,深圳市豐巢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區負責人周官遴表示尚未收到溝通請求,但收費是全國性政策,目前暫不可能改變,後續政策主要是看與各個小區的協調情況。

01

寡頭也難為無米之炊

近日,順豐控股公告稱,豐巢科技境外融資平台豐巢開曼的子公司豐巢網絡與中郵智遞及其股東中郵資本、三泰控股、浙江驛寶、明德控股擬簽署一攬子交易協議。交易完成後,中郵智遞原股東中郵資本、三泰控股、 浙江驛寶、明德控股將減資退出中郵智遞,中郵智遞成為豐巢網絡的全資子公司。

交易之后豐巢開曼股權結構表 來源:網絡

這意味著豐巢收購了速遞易,快遞櫃市場的兩大霸主走到了一起。

豐巢科技由順豐速運、申通快遞、中通快遞、韻達貨運、普洛斯等2015年共同投資5億元成立,產品豐巢快遞櫃定位「快遞管理終端」,主要業務是快遞自助服務。

實際上,因為服務項目可以多元化,快遞櫃不僅僅解決快遞「最後一公里」,還有很多商業功能與盈利模式。在2015年,網際網路巨頭已經參與進了快遞物流行業。阿里巴巴開始在快遞物流業布局,成立了菜鳥網絡,主要服務於快遞公司等B端客戶,還入股了圓通、百世匯通、全峰等快遞企業。京東自建物流體系,開始全面鋪設自家的快遞櫃。

到了2017年,順豐等多名股東對豐巢增資25億元,韻達和中通成了僅次於順豐的大股東。儘管「四通一達(指中通、圓通、申通、百世匯通和韻達)」中,3家公司期初都看好豐巢,但很快,有人說由於 「通達系」公司向「阿里系」菜鳥供應鏈全資子公司進行了31.67億的增資,順豐敏感於與菜鳥競爭關係,在2018年6月,申通韻達紛紛被迫撤出了豐巢的股東序列。

洗牌背後的最直接原因是太燒錢了。

2016年,豐巢營收2255萬元,凈虧損2.5億元;2017年,豐巢營收3.08億元,凈虧損3.85億元;2018年,豐巢前5個月營收2.88億元,凈虧損2.49億元,到了2019年豐巢營收16.14億元,凈虧損7.81億元。

一邊是不斷虧損,一邊是不停融資。2015年獲5億元增資,2017年,豐巢科技進行了25億元人民幣的A輪融資,2018年1月完成20.7億元B輪融資。另外,2017年豐巢還收購了中集E棧。

豐巢科技融資情況 來源:網絡

可以看出,豐巢的一切行為都是為了搶占市場。可是當併購速遞易完成後,豐巢的市場占有率將達69%。當搶占完成時,收割也就順理成章地提上了日程。

02

富貴險中求

豐巢與速遞易早在2015年就有過「深度捆綁」。豐巢成立2個月左右,收購三泰控股旗下從事速遞易業務的成都我來啦網格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中郵智遞前身)30%到40%股份。

此次收購中郵智遞的交易或早有先兆,4月29日,順豐控股大股東明德控股出資1.33億元正式入股中郵智遞,獲得6%的股份。

5月5日交易之後,明德控股為豐巢開曼大股東,持股36.54%,明德控股實際控制人為王衛。

有人認為,這一次的交易並不令人驚訝,一方面對於豐巢來說,速遞易的社區資源是塊「肥肉」。雖然速易遞近年呈虧損狀態,2019年的營收4.29億元,凈虧損5.17億元,凈資產為-3946萬元,負債26.56億元,但是,速遞易早在2012年就開始重點在全國社區鋪點,到了2015年,速遞易的社區生態初步形成。

據銀河證券,速遞易箱櫃使用率逐漸提升,部分地區出現了「每日滿倉」的情況;此外,速遞易與總公司簽訂協議,再與地方分公司確認協議,無需向快遞員直接收費,以提高單櫃周轉率與收入。

目前,速遞易已經覆蓋全國300個城市,城市覆蓋數量高於豐巢。

目前市場主要快遞櫃品牌及市場情況 來源:網絡

另一方面,順豐已經遭遇了零售的「滑鐵盧」,順豐優選經營不佳,而用王衛的話來說,順豐對標的不僅是4000億的快遞市場,還有12萬億的「大物流」業務。現在看來順豐嘿客、順豐金融、順豐數據都是王衛對物流市場的長遠布局,豐巢快遞櫃對大數據、社區業務都是很好的通道。

不過,豐巢即使有了易速遞,在多久的時間內能夠收回相關成本仍然是問題,這也是收費的驅動力。

在此前,豐巢單點月均營收狀況不佳,2019年才有所好轉,2017年9萬組櫃機,全年單點月均營收約為286元;2018年約投放11.1萬組機櫃,前5個月單點月均營收為519元,2019年按18萬鋪設量、16.14億營收,單點單月的營收約為700多元,而按照智能櫃聯合創始人汪堅看法,若能達到單點月收520元,快遞櫃基本可以實現收支平衡,但無法收回設備投放成本。據有關資料,即便每月達到1000多元營收,收回設備成本也要5年之後。

北京西城區西匠胡同豐巢快遞櫃工作日午間2小時幾乎沒有人流

北京西城區西直門外大街18號金茂大廈地下二層車庫旁豐巢快遞櫃,人流稀少,位置不易找尋。

另外,拋開成本問題,市場競爭方面,豐巢依然面臨巨大的不確定性。

豐巢快遞櫃存量情況 來源:網絡

據有關資料,2019年快遞櫃的入櫃率為10%左右,據國家郵政局2018年工作計劃,2020年,快遞入櫃率有望達到15%,那麼2020年按官方數據每天2億件快遞,約有109.5億件快遞入櫃,日均約3000萬件,按照平均1組75個格口計算,若各組設備的使用率均達100%,至少也需約40萬組,沒有滿足的快遞櫃就是競爭對手的機會。

為此,豐巢籌謀已久,可謂是在收割的邊緣瘋狂試探。

去年,豐巢因為誘導打賞曾引起輿論熱議。

此時趁著疫情期間試水收費,收入既可以有所增加,也可以評估用戶流失等風險是不是在自己所能承擔的範疇,及時調整戰略。

03

5毛,也很難

收費,能在一定程度緩解財務壓力。

可是,向誰收取、怎樣收取,這又是一個問題。

有些網友認為12小時不合理,24小時還能接受,有觀點認為,放在豐巢快遞櫃也丟過件,更多網友覺得快遞員未經允許就擅自放入快遞櫃現在比較普遍,這種情況不應該由收件人來付費。

江蘇廣播電視總台報道豐巢快遞櫃收費問題 來源:荔枝網

一位北京的順豐快遞小哥認為,確實有一部分客戶反對收入保管費。但是,許多客戶也表示理解,並且不會在乎5角、1元錢,因為順豐的客戶更看重服務體驗,還有些快遞因為有私密性,放在快遞櫃不失為一個好的收取方式。

燃財經報道稱,豐巢存放一個小件收3毛錢,大件4毛錢,這部分費用從快遞員每單賺的1元錢中出。如果超過12小時用戶沒有取,快遞員繼續給用戶存放的話,豐巢會再扣3-4毛錢。

「有時候是單太多送不過來,有時候用戶不在家我們也沒辦法,所以只能放快遞櫃。也有用戶投訴,因為他們不想去快遞櫃取件,收費後有用戶就不讓放在快遞櫃了,寧願放在門口。」

江蘇郵政管理部門則表示,未獲用戶同意投放快遞櫃屬違法,用戶可投訴維權。

結束語

作為企業,奔著盈利的目的無可厚非。

但免費模式早已讓消費者養成了習慣,如何破解實現雙贏,內憂外困的豐巢已無退路。

這5毛錢的杆子,已經捅到了蜂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