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讀者:聞到食物的氣味就會覺得噁心,甚至連吃水果也會覺得肚子不舒服,而且還患有嚴重的便秘,有時候10天才解一次大便。認為這些問題都是上火所致。聽人說黃連能降火,她就買了很多黃連,每次泡茶、熬粥、做菜,都會加進去一些。另外,她還到藥店買了好幾種與黃連相關的藥物,最多的時候,一天吃下5種。
連續這樣吃了幾個月的時間,這位讀者的腿部開始出現腫痛現象,她的小腿腫得堪比小水桶,小腿上的皮膚也漸漸變成了黑色,左腳腳踝處還長了一個硬塊,按著會痛。這位讀者的家人為此憂心忡忡,帶著她多方求醫。
「這種病情很容易被當成腎病或者心臟不好來治。其實,身體之所以會出現狀況,很大程度上要歸咎於自己。其實,她屬於真寒假熱的體質,從表面上看和上火的症狀很相似,但實際上是內寒外熱。」
中醫認為,黃連是一味苦寒的藥物,經常吃會損傷體內的陽氣,陽氣具有溫煦的作用,能把體內的水分蒸發掉。
而這位讀者就是由於吃了太多的黃連,導致體質過寒,陽氣受損,體內的水分無法順利排除,在體內積累起來,從而造成腿部水腫。另外,體內的寒氣導致她的腿部出現陰疽。而且因為長期食用寒性的藥物,胃腸也受到嚴重損傷,所以她沒法正常食用肉類,導致身體非常虛弱。
熬夜後長痘痘或者出現牙齦紅腫等症狀,並不一定就是上火了。黃連在中醫里一般是用於清心火的。我們絕對不主張亂吃降火藥。
現在很多人都有這樣一個誤區,就是拿自己身上的症狀來套疾病,就好比這個上火。如果真是上火了,並不一定就要清火,有時候反而需要補。現在很多女孩子其實是陰虛,如手腳心發熱出汗、煩躁不寐等,這時就需要補陰。中醫是注重人體內的陰陽平衡的,陰虛了,相對來說就是陽旺了,所以若一味清火可能會適得其反。
陰虛體質者和濕熱體質者比較容易上火,但前者是虛火,要補,後者是實火,要清,處理方法是不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