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陽舊城1770年代道路錄
作者:彭妙艷
乾隆四十四年(1779),揭陽縣續修縣誌,詳記當時一縣政治、經濟、文化狀況。其中因各種原因涉及了當時城內的各類交通設施,對於形成商業和居住氛圍的街、巷分別予以專門登載,但還有一類尚未具備上列條件而稱為「路」(也即通常所稱道路)的,是後來街、巷的芻型,但在修志時期尚處「原生」狀態,志中因為其他事項記載而每有涉及。把這些道路予以收錄,可為揭陽舊城城建提供歷史資料,對於關注城市規劃建設今世來生者不無參考價值,遂匯錄為一紙,以供使用。
朝天坊(今市尾一帶)區域
1、南窖西畔城河邊路,又作南窖西畔城河墘路、南窖西畔城河邊門前路。見縣誌卷三《雜稅》一目所載。
2、窖口橋西畔河墘路(出處同上,以下無特別註明者皆同)。
3、吳西窖南畔城河邊路。一作吳西窖南畔城河墘地、吳西窖南畔城河邊厝前地。
4、季雨(兩)南橋城河墘厝前路。
魁元坊(今揭陽一中舊址一帶)區域
1、方厝橋自橋頭起至石獅橋頭止來往路。
2、北窖西畔河邊門前路。
攀龍坊(今東門街以南馬山滘至南門一帶)區域
1、南門東畔河墘門前來往路。
2、南門內西畔河墘門前路。
3、南窖口東畔河墘路。一作南窖口東畔河墘地。
4、南窖口橋東畔河墘路。
魁隆坊(今金城至學宮一帶)區域
1、娘宮橋上下河墘路。
椿桂坊(今北窖以西一帶)區域
1、(猛水河)套河邊門前路。
2、東橋西畔河墘鋪前路,又作東橋西畔河墘路。
3、新橋頭東畔河墘鋪前路,又作新橋東畔河墘鋪前來往路、新橋東畔窖墘鋪前路。
達道坊(今雙峰寺一帶)區域
1、雙峰寺後溪墘路。
2、田尾祠堂後城河邊門前路。
3、進賢門外陸公墳邊石路。
這些道路都是記載租稅時帶出的,故而沒有租鋪在的肯定還很多。以上名錄,也就只是舊城道路的一部分而已。但是從這些道路的存廢,也就可以看到榕城「滄海桑田」的一個局部情況了。
來源:作家書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