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的創作是經歷了很長的時間而來。
到底有多長時間?也就是我們常常從資料上見到的「人經三聖,世歷三古」。(百度有詳解)
易經
易經就是古時候人們在日常生活中不斷總結自然規律而成的一部經典,是中華思想智慧的源頭。反映了先賢對天地自然陰陽消長變化規律的認識。易經對中國人思維認知及生活產生了潛移默化地影響。讓後人可以少走彎路,趨吉避凶。
舉個例子:比如易經中的「干」卦,主要說的是君主帝王成長之道,處世哲學。「自強不息,厚德載物」這兩個概括中國人傳統品質的成語就出自於易經的乾坤兩卦。(這可是清華大學的校訓哦)
為什麼古代人發明的《易經》,現在的人卻還沒完全弄懂?
因為古今文化的差異性,導致古代人發明的《易經》,在現代卻很少人研究透徹,另外裡面的內容太全面,而且,《易經》是一本研究天象易數的古代哲學書,內容晦澀難懂,所以要把這一本哲學書籍弄懂還是很艱難的。所以要人們不斷去總結實踐,學無止境。 想學風水?學風水培訓班哪裡的最好?學不會怎麼辦? 2022屆裴氏風水《星雲譜》弟子班 現正接受報名,拜入師門,終身學習。弟子群里也會有一群師兄師姐幫你答疑,不用擔心學不會的問題。師徒制,課堂講解+實地考察教學模式。
易經
古的時候,反映出了那個階段的歷史原貌。是古代帝王之學,政治家、軍事家、商家的必修之術。普通老百姓是根本無法接觸到的,但是也一直在應用,只是他們不知道用的就是易經的智慧。所以就出了所謂的「百姓日用而不知」這句話。
直到現在,是任何人都可以接觸到,都可以去學習。這是一個好的現象。但當我們翻開這本書的時候,你會發現,幾乎都是一些晦澀難懂的白話文,哪怕是人們讀懂這些白話文,也是很難理解,根本不知其意,現在是網際網路時代,很多人都會在網上找資料自學。
但網上的各種易經理論良莠不齊,有的純粹是利益驅使,這對易經的發展也是不利的。所以就需要一些易學文化傳承者去堅守原則,正確的宣揚易學文化,引領民間大眾正確的認識和使用易經文化改善生活和現狀。弘揚易學傳統文化的這個任務還是非常艱巨的,還是有很多事情要去做的,是要大家共同交流學習,大家共勉的。
好了,說回正題。
易經為什麼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人完全弄懂?個人覺得無非是這幾點原因。
易經
一、時間跨度太大
《易經》成書年代比較久遠,成書時間比較長。經歷了幾十年甚至幾百年才有一個完整的修訂本。傳承幾千年到現在,已經非常不容易。現代人與古代人在表達方式還有文字方面上差異還是很大的。再一個就是當時的環境,一句話在不同的語境下表達的意思是不同的。正所謂,失之毫釐,謬之千里。
二、《易經》少有人懂
我們常說的《易經》這本書雖然很偉大,內容也非常豐富,但是隨著時代的推移易學這個系統則更為龐大複雜。事實上,我們看到的易學當中很多思想和運用,每一種都有一套很複雜的理論和運算套路,對於學習易經,學習易學不是人人都可以在短時間內學會的。這也是制約易經大眾化的一個原因。
三、傳統觀念限制
現在人們一提到易經就認為是迷信,並不願過多深入了解。只是在發展過程中被很多人利用了,長期以來被附上了濃厚的迷信色彩,這樣的環境每況愈下,人才的斷代,流失。市場競爭,造就的魚龍混雜,易經是一門博大精深的學問,其實並不難理解,是根據一定的科學理論和實踐總結所得出來的,並不是人們所說的封建迷信。
四、研究方向單一
易經本是一部百科全書,它在各行各業都可以套用,但是沒有人是萬金油懂現在所有行業的事情,導致的結果就是企業家學易經的管理哲學,醫學上研究易經養生治病,建築上研究風水等等。
五、缺失和失傳
相傳易經有三本書,周易只是其中的一本。易經大部分內容失傳了,不過,目前也有學者認為,連山和歸藏並沒有失傳,而是流傳在了民間。民間的一些奇人身上,還能夠看到連山和歸藏的影子。留存下來的是一小部分,希望有條件的人能夠把這些東西傳承下去。
六、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
每個人對易經的領悟各不相同,都有自己不同的理解,有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種看法。姓張的解讀易經,就成了張家的易經。姓李的解讀易經,就成了李家的易經。
大家是缺少一個共識的。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大家對易經的理解有深有淺,有對有錯,這並不出奇!好好的學,應用好才有用處。
易經
暫時就想到了以上幾點原因,當然原因還有很多的,就不一一細說。
雖然我們的中華傳承文化易經沒有斷絕,但是目前來看已經非常危險了。
其實易經文化早已滲透進中華文明里的方方面面,因為易經文化本身就是某種宇宙法則的展示。而現代科學也只是另一個認識世界的法門而已。比如航海時代,一個往東,一個往西,殊途同歸。
總的來說,易學傳統文化的傳承,不能全依賴於這些經書典籍。
我相信總有一天會否極泰來,易經會涅磐重生。讓東方文明重新百花齊放,煥發出讓人奪目的光彩。
易經
想學習這些傳統文化的人,看不懂古文,看不讀這些經書典籍,怎麼能去學習?怎麼在從中受益呢?
真傳一句話,假傳萬卷書,這就必須找一個名師去指引你前進的方向,找到一個能夠引導你的老師很重要,這門學問深奧之處,沒有好的老師帶領,是很容易走錯路的。
因為易經里,需要不斷去實踐,不斷去學習,在當中質疑、思考、踐悟、想像力,推陳出新,去偽存真。這就是要找名師指導至關重要的原因!任何學問,方有明師指導,才能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