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氓皇帝」劉邦的癖好,在女婿家也毫不避諱。公元前199年,劉邦為平定反叛的韓王信的殘部御駕親征,結果大敗而歸。回來路過趙國女婿張敖家,卻種下了他做夢都想不到的孽緣。
岳父大人上門,還是一言九鼎的皇上,於公於私,張敖自然是上趕著孝敬,態度謙卑誠懇,甚至親自侍奉。
但是劉邦態度卻十分傲慢,對待張敖就像對家奴一樣,把他呼來喚去,時不時還大聲叱罵他是個窩囊廢。
張敖雖然也感覺非常不爽,但他什麼也不敢說。自己畢竟是一個異姓王,韓信功勞那麼大,不照樣被軟禁在長安。
即便從私情上來講,自己是劉邦的女婿,但當年劉邦逃亡時為了自己逃命,連自己親生的女兒和兒子都能踢下車,更何況是一個和他沒有血緣關係的女婿。
即使感到屈辱,張敖還是只能忍了。但張敖能忍,他的手下人卻忍不了,俗話說「主辱臣死」。
張敖的相爺貫高和趙午年過60,都是張敖的父親張耳的門客,為人豪氣,見到自己的國王這樣卑躬屈膝,覺得實在是太懦弱了。就來到張敖跟前說:「您對陛下那樣恭敬,他卻對您這麼無禮,讓我們宰了他,替您出了這口惡氣!」
張敖卻斷然回絕,為了表明自己的心跡,他甚至將自己的手指咬出血,說道:「你們怎麼可以說出這樣的話來!當年先父亡了國,是依賴陛下才能復國,恩德澤及子孫。以後不要再說這種話了!」
劉邦與張敖的父親張耳曾經有過很濃厚的革命友誼。張耳當年是信陵君的門客,信陵君死後,他手下的門客就一鬨而散,張耳不得不選擇逃亡,流落到了外黃(今河南民權縣),當地有一個喪夫的女富婆非常渴望有一個圓滿的家庭。
張耳得知後,就花錢買通了女富婆家的門客,遊說富婆嫁給了張耳。張耳有錢後,也開始效仿信陵君招納門客,還成了外黃縣令。
當時劉邦還是一介草民,他非常崇拜信陵君,夢想是成為信陵君的一名門客,但等他到魏國要去投靠信陵君時,信陵君已經死了,他就投靠了張耳。兩人相處了一段時間後,成為了知己,結下了深刻的革命友誼。
秦始皇滅魏後,聽說魏國有個名士叫張耳,就開始到處捉拿張耳,張耳只得再次逃亡。
後來劉邦拉了支隊伍,當了漢王。公元前205年,張耳投奔了劉邦,協助韓信作戰,攻下了趙國並被劉邦封為趙王。後來張耳去世,他的兒子張敖就即位成為趙王,劉邦還將自己的女兒魯元公主(呂后所生)嫁給了張敖。
既然劉邦和張敖的父親有這樣的淵源,為何劉邦會這麼看不慣張敖呢?
因為張敖畢竟和張耳不同,他是個官二代,不是靠功勳封的王,加上長得一副好面容,看上去就像一個繡花枕頭。劉邦是個痞子,看不慣這樣的人,覺得張敖是個窩囊廢中看不中用,根本就不配做自己的女婿。
張耳劇照
還有一個原因,是因為他剛打了敗仗。這是劉邦第一次以天子的身份出征,不是當年總被項羽追著打的漢王了,打了敗仗自然心中憤憤不平,就把氣都撒在這個窩囊的女婿身上了。
要想讓劉邦滿意,就要投其所好。眾人都知道劉邦好色,為了表示自己的孝心和誠心,張敖竟然做了一件十分不著調的事,把自己收在宮中的姬妾趙美人送到劉邦身邊當三陪。劉邦果然非常不客氣地笑納了。
劉邦自己大概怎麼也沒想到,自己已經58歲了,生育能力竟然還和年輕時一樣強。年輕時和薄姬睡了一個晚上生下了漢文帝劉恆,58歲時和趙美人睡了一晚上,趙美人竟然也懷孕了!
趙美人被劉邦寵幸了,張敖自然不敢再將她放在宮中,而是在宮外為她建造了一處住所。
而另一邊的貫高等人決定瞞著張敖,在柏人縣將劉邦殺害,但劉邦這個人天性多疑,聽到「柏人」二字,認為不吉利就原道返回,躲過一劫。貫高的計劃也被他的仇人知道了,向劉邦告發,連累張敖及其家眷盡數被捕,趙美人也不能倖免。
貫高是個忠誠俠士,一口咬定是他們自己策劃的,張敖全然不知,再加上呂后和魯元公主的勸說,劉邦最後放過了張敖,將他貶為宣平侯。
而趙美人就沒這麼幸運了,一個身懷六甲的女人,哪裡吃得了牢獄之苦,就托自己的舅舅找到呂后的情人辟陽侯審食其向呂后求情。
只能說這趙美人有胸無腦,自己和別人丈夫發生一夜情,還懷了別人丈夫的孩子,人家原配巴不得你死了,怎麼可能會替你求情?
趙美人在牢里受盡屈辱,生下兒子,就含憤自盡了。
吏卒把孩子交給了劉邦,劉邦此時才懊悔,但是懊悔也來不及了,就想著法子彌補,將趙美人厚葬,給孩子取名劉長並交給呂后撫養,呂后對這個孩子也是不錯,不過這些都是後話了。
當然,這只是劉邦「流氓」行徑中的其中一件,還是發生在他晚年的時候。
晚年都能這麼流氓,那年輕時的流氓事更是罄竹難書,隨便都能羅列出好幾件:
1、從小就無賴,不務正業,到處騙吃騙喝
年少的劉邦長得倒是俊美,但除了長相俊美,身上一堆壞毛病。他既不喜歡讀書,也厭煩干農活,整天在家就無所事事,不務正業,氣得他爹劉太公罵他是個「無賴」,既然自己的父親都叫自己無賴,索性就破罐子破摔,將無賴貫徹到底。
他成天與一幫狐朋狗友撩雞逗狗,還喜歡喝酒吃肉,經常腆著臉去酒館大吃大喝,但他又沒有錢,喝酒從來都是賒帳。酒館老闆忌憚他有一幫混混兄弟,也不敢不讓他賒帳。
2、與寡婦私通,生下私生子卻又不想負責任
照理劉邦長得不錯,但是三四十歲還是一個單身漢,不知道是因為窮娶不到,還是劉邦心氣兒高,但從歷史的記載來看,應該是後者。史書上形容劉邦「隆準而龍顏,美須髯」,簡單來說就是英俊瀟洒,這樣的男子,雖說混是混了點,但也不會說沒有女人要嫁。
比如劉邦村裡有一個姓曹的寡婦,就想嫁給劉邦。曹寡婦長得頗有姿色,開著一個小酒館,劉邦經常去曹寡婦那裡喝酒,不給酒錢就算了,還占了人家的便宜,甚至深更半夜跑去敲曹寡婦的門。
沒過多久,曹寡婦就懷孕了,鄰里也都知道孩子是誰的,一時議論紛紛,劉太公也被氣得半死。照理到這份上,劉邦完全可以娶了曹寡婦,也就沒人會說什麼了。
曹寡婦也是想嫁的,但劉邦卻並不想娶。劉邦不想娶曹寡婦,並不是因為她是個寡婦,主要還是跟劉邦年輕時的理想有關係。
劉邦之所以不想干農活,是因為他的夢想就是當像信陵君那樣的遊俠,但當遊俠最重要的信條是樂善好施,不吝錢財,像信陵君那樣,養得起三千門客。他一度想去投靠信陵君,成為他的門客,因為信陵君死了沒投成。
後來投靠的張耳,也是因為娶了一個富婆,才養得起門客,得到大家的擁戴。
所以要得到大家的擁戴,錢是必需品,劉邦混江湖那麼久這個道理肯定是懂得。他也想像張耳那樣娶一個富家女,自然就不會娶曹寡婦了。
這還是有「成果」的私通,因為曹寡婦給他生下了第一個兒子劉肥才有被史書記載,那沒有成果沒有記載的估計就數不勝數了。
3、空手套白狼,「騙」到富豪家女兒
劉邦一心想要娶富家女改變自己的命運,這時候呂雉出現了。
這天,從山東逃到沛縣的富商呂公家喬遷,由於呂公與沛縣縣令的關係極好,又是富商,為了巴結呂家,沛縣的很多官員都跑去慶賀。
當時,劉邦憑藉著家裡的關係當上了泗水亭長,也跟著去了。
既然是去賀喜,當然要出份子錢了。由於來客很多,座位是按照份子錢的多寡來安排的,份子錢出得越多座位越靠前。
正在眾人有序入席時,兩手空空的劉邦大搖大擺地走了進來,對著記份子錢的蕭何喊道:我出一萬錢!
眾人聽到一萬錢都嚇傻了,紛紛圍觀過來,等著劉邦拿出一萬錢,結果他一個子兒都掏不出來。呂公以為是有人在鬧事,正準備要將人趕走時,卻不知道是中了邪還是怎麼地,竟然被劉邦的外貌吸引了,堅信劉邦以後不是個普通人,還要將自己25歲、尚未出閣的小女兒嫁給他!
免費蹭了個宴席,還娶了個夢寐以求的富家女,劉邦這流氓耍得可真值啊!
4、不守信義,關鍵時刻拋下兄弟
公元前206年,劉邦率先攻破咸陽,這讓項羽非常惱火。此時項羽進入關中,劉邦在霸上駐軍,還沒能與項羽見面。
項羽的亞父范增勸告項羽:「沛公這個人貪財戀物,喜愛美女。現在進了關卻不掠取財務,不迷戀女色,說明他的志向不在小處。」暗示項羽將劉邦除掉,便安排了一場著名的「鴻門宴」。
但由於項羽的叔父項伯和張良有交情,將這件事告訴了張良,想叫張良和他一起離開。張良認為逃走不守信義,就陪劉邦一起去赴宴。
宴席中,范增多次舉起他佩戴的玉塊暗示項羽殺掉劉邦,但項羽有「婦人之仁」,還是沒有動手。沒辦法,范增就安排項莊進來舞劍,想要趁機將劉邦殺死在座位上,幸得項伯掩護才沒被得逞。
張良到軍營找到樊噲告訴他情況危急,樊噲拿著劍持著盾牌沖入軍門,為劉邦贏得了時間,讓劉邦得以用上廁所為由離開宴席,在樊噲、夏侯嬰等人的掩護下徒步逃跑,留下張良一個人來應付項羽。
這種不講義氣的行為,絕不是君子所為。但也正因為劉邦不是君子,才讓他贏得了一次又一次的機會,最後打敗了項羽。
5、為了自己逃命,將一雙兒女推下車
劉邦和項羽打仗時,一度處於下風,經常都是被項羽追著跑。公元前205年,劉邦和項羽在彭城對決,結果遭遇了劉邦自起兵以來最大的慘敗,56萬大軍幾乎全軍覆沒。
劉邦趁亂帶著10餘騎兵突圍而逃,項羽又一路窮追猛打,劉邦催促夏侯嬰加大馬力快跑,慌亂中,劉邦與妻兒和老爹的車馬走散。
後來在亂軍中,夏侯嬰發現了劉邦的一雙兒女,呂雉和他所生的劉盈和劉魯元,便趕緊將他們抱上車來。
誰知為了減輕馬車的負擔,劉邦竟然將自己的兒女踢下車。夏侯嬰不忍心,又把倆孩子抱上車,又被劉邦踢下去。這樣來回了幾次,劉邦才不再堅持,同意讓兩個孩子上車。
要不是夏侯嬰相救,這兩個倒霉的孩子估計早就沒命了。都說虎毒不食子,劉邦這種為了自己逃命,棄自己兒女不顧的行為,實在不是我們常人所能理解的。
6、行為舉止粗鄙,拿人家帽子當尿桶
劉邦從小就不愛讀書,又是混混,所以生平最恨讀書人。在他剛拉起一支隊伍加入反秦行業後,照理事業剛起步正是廣納賢才之時,但是每當有儒生前去拜訪他,想要投靠他時,都會受到極大的羞辱。
有一次,一個戴著儒生帽子的人前來拜訪他,劉邦一看到是個儒生就一臉的不爽。結果這個人不知道劉邦的德性,還當著他的面侃侃而談、引經據典。
對於一個不愛讀書的人,這簡直跟念經一樣,劉邦沒聽兩句就十分不耐煩,竟然直接走到儒生的面前,拿下他的帽子,當眾解開腰帶往帽子裡撒尿,尿完還將帽子還給對方,然後將他臭罵一頓。
這種粗鄙的行為,實在是令人嘆為觀止!
7、好色之徒,差點因為女色誤國
劉邦好女色也是從年輕時便遺留下來的頑疾,而這一毛病在他執掌了大權之後,更是被盡數放大了。
公元前206年,劉邦還定三秦後,聽到義帝被害的消息,便以為義帝報仇為名,號召諸侯同心協力討伐項羽,至此,楚漢戰爭拉開了序幕。
當時,項羽正在齊地討伐反叛勢力,彭城空虛。而劉邦的聯合諸侯有五十六萬大軍,很快就攻克了彭城。
劉邦以為占項羽的都城彭城就大攻告成了,開始搜羅王宮的美女,放情聲色,導致底下的士兵也有樣學樣,便放鬆了對項羽反攻的防禦。
沒想到,項羽得信後,居然捨棄了東線,帶著三萬騎兵,兩日便跨越了千里,出現在了彭城,把漢軍打了個措手不及,五十六萬大軍幾乎全軍覆沒。這是劉邦第一次因為美色誤國。
劉邦幾乎每攻占一個地方,都要順便搜羅下當地的美女。漢文帝劉恆的母親薄姬就是劉邦在攻打魏國時帶來的,薄姬原本是魏王魏豹的姬妾,劉邦見人家有點姿色就帶回來了,還順便帶了薄姬的另外兩個姐妹。
劉邦最寵愛的姬妾戚夫人,是在彭城之戰失敗後逃跑途中撩上的。你看,連逃命都不忘撩美女。
不過話說回來,劉邦雖流氓,但他不欺壓弱小,這點對比項羽屠城亂殺無辜百姓,坑殺已歸順的秦軍,殺已投降的秦王子嬰,誰是真流氓一看便知。
劉邦雖無賴,但他有擔當。豐西澤縱徒,沛縣起義,他毅然選擇了一人承擔。
劉邦雖背信棄義,但他一諾千金。陳平為使反間計,劉邦給他四萬金但不問用在何處。事成後,陳平要將剩下的錢歸還,他不僅沒要反而賞賜給他很多錢。
或許有一點我們不得不承認,有時候,私德有虧與功德蓋世並不衝突,畢竟人是複雜的多面的,無法用一個詞就簡單概括。
畢竟,我們無法否認劉邦是一個軍事才能出眾的皇帝也是一個政治才能出眾的皇帝。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cf6a5d27892cba16173aa9fe02b7ac7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