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約指責中國煽動俄烏衝突,俄方強烈不滿,中方:北約應自我反思

2024-07-03     兵器觀世界

卸任前夕,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克還是管不住自己的嘴,再次在俄烏問題上對中國發難,想逼中方妥協,俄方先中國一步做出回應,對其表達了強烈的不滿。

日前,斯托爾滕貝格在接受日媒採訪時大放厥詞,發明了一個離譜的論調,聲稱中國對「煽動二戰以來歐洲領土上最大規模的衝突」負有責任,指責中國為俄烏衝突火上澆油,把中國看作是俄羅斯能持續作戰的主要支持者。

他承認中方並未直接向俄羅斯供武,但他認為中國出口俄羅斯的一些貿易,比如「最先進的技術和電子設備」,都是在幫助了俄羅斯的軍工生產。

藉助這個理由,斯托爾滕貝克開始為北約的新計劃強加合理性。他聲稱,為了阻止「中國支持俄羅斯」,北約將尋求加強與日本、韓國、紐西蘭以及澳大利亞等亞太四國,在軍控、技術開放等方面的合作。

斯托爾滕貝格

在玩了一出「惡人先告狀」的戲碼之後,斯托爾滕貝克又試圖往回找補一下,故作無辜的表示北約從來沒有把中國當做對手,但現在中國正在挑戰北約的價值觀、利益和安全。

就在前幾個月,斯托爾滕貝格也曾多次囂張威脅稱,中國必須在西方和俄羅斯中「二選一」,不能「兩頭吃」,想和西方交好,就不能支持俄羅斯。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斯托爾滕貝克對中國大放厥詞之際,美國務卿布林肯也在華盛頓炒作「中國投資了俄國防工業」、「中國在俄烏衝突中扮演了推波助瀾的角色」等等毫無根據的言論。

眾所周知,北約的主導者是美國,北約秘書長的一言一行都是在附和美國編造的「中國支持俄羅斯」的謊言,其此番言論也是在支持美國對中俄實施「雙重打擊」的戰略。

對於斯托爾滕貝克此番言論,俄羅斯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第一時間做出了回應稱,克宮對於北約秘書長對中國的一系列「侵犯性言論」感到非常不滿,這是負面的。佩斯科夫聲稱,相信我們的中國朋友能夠針對此類言論做出適當評價。

俄羅斯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

隨後,中國對此作出了兩大批駁。

其一,北約正在不斷挑戰中國,歪曲抹黑中國內外政策。中國在烏克蘭危機中始終勸和促談,北約應反思危機根源,想想自己為和平做了什麼,而不是推卸責任、轉嫁矛盾。

其二,如果北約的價值觀是以意識形態劃線,製造矛盾、挑動對抗、加劇緊張的,那中國確實不認同。

中方的回應清晰明了,「煽動俄烏衝突」的這口鍋,不管怎麼樣都不能扣到中國的頭上。

自衝突爆發以來,中國不只一次在公開場合明確表達自己勸談促和的態度,為此中國歐亞事務特別代表也曾開啟多輪穿梭外交。此外,中方還曾多次提醒美西方國家,保持克制,把俄羅斯這樣的大國逼到絕地不是什麼好事。

但是,對於這些,美西方國家只口不提。而現在眼看著在軍援烏克蘭和發起多方面的制裁的情況下,俄羅斯依然不倒,反而有越來越強的趨勢,北約就又盯上了與俄羅斯加強合作,在俄烏衝突中恪守中立的中國,企圖把俄烏衝突的「鍋」甩給中國。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與斯托爾滕貝格

有分析認為,北約當前自認為最緊迫的事情,就是要中斷中俄之間的貿易。因為他們把中俄加強合作當成是俄羅斯經濟屹立不倒的原因,覺得是中國在持續為俄羅斯進行「大輸血」,但實際上,中俄貿易只占了俄商業版圖的不到九分之一。

而且,對於印度與俄羅斯加強貿易的舉動,北約卻是忽略不提。甚至美西方國家現在還在從俄羅斯進口購買包括化肥、貴金屬、天然氣等東西。

既然反俄態度這麼堅決,為什麼不徹底切斷與俄羅斯的貿易呢?反而是盯緊著中俄貿易。

這再次驗證了,美西方國家的目的很明確:就是試圖將挑起俄烏戰爭的鍋甩給中國,以此為藉口,趁機打擊已經成為西方「心頭大患」的中國,同時也是北約在亞太地區的擴張做鋪墊。

不過,北約只是美國實行自己「印太戰略」的一個工具而已。斯托爾滕貝格反正也要卸任了,借他的口來說些不負責任的話,對北約也產生不了什麼影響。

但是中方將繼續加強與俄羅斯的貿易合作,中方不接受任何指責和施壓。美西方國家想借俄烏衝突對中俄實現「雙向打擊」,這顯然是打錯了算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cf46f63c0ad87ae946dee380547d5d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