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狂飆》裡面,整部劇其實主要就圍繞著三股勢力展開的,一方面是孟德海為首的,另外一群是以趙立冬為主,還有就是高啟強,原本,這三股勢力之間,相互形成了三足鼎立的態勢,特別是孟德海,接二連三輸給了趙立冬,可後來,徐忠的指導組也摻和進了京海,這就直接讓原本的三足鼎立變成了是四方會談,這下麻煩就很大了。
而這時候,出現了一個攪局的人,這人便是全劇都不怎麼起眼的安欣,靠著安欣提供的資源,很快便將整個京海攪得天翻地覆,一度搞得京海的其他勢力十分被動,可以說,安欣算得上是全劇最後的王者,由此,很多人看到這裡,就會覺得安欣才是最大贏家,但是,我們仔細品一下,安長林才是京海的攪局者。
從明面上來看,安欣作為全劇的老大角色,他在整個京海搞事情,可是,我們再從背後的角度來看,安長林才是這個攪局的人,而安欣,只是他手裡的一枚棋子而已,劇情前期就有交代過一件事情,他們之所以會引起中央的注意,是因為有位高權重的人向中央舉報了這件事情,不是舉報給省裡面,是中央收到舉報材料,而且還是重要人物的舉報材料。
那這個攪局的人是誰?可能不是安欣,也不是孟德海,只有一個人是最明顯的人物,這人便是安長林,因為要引起中央的高度重視,有個最大的要求,就是這個人在地區的能量足夠大,而這個足夠大的人是誰?劇情裡面沒有明確交代,但顯然,孟德海和趙立冬之間儘管有矛盾,可矛盾也並不是很大,而安長林不一樣,他已經處於被孤立的邊緣了,只有他是最有可能的。
有人會說,孟德海的嫌疑也很大啊,畢竟他和趙立冬之間的矛盾很大,可前邊也說了,他們有矛盾,但矛盾也不是很大,而安長林就是個特殊情況了,再加上大家還記得劇情前期的時候,徐忠手裡拿到的那份舉報材料嗎?很明顯是他們把目光對準了高啟強的強盛集團,能夠搞到這份材料的人,只有主抓政法工作的政法委書記安長林。
所以,主要角色裡面,為數不多能夠攪局的人,只有安長林,安長林才是這部劇最大的攪局者,但有人可能會問了,那既然他那麼喜歡攪局了,他為什麼要這麼干呢?要知道,萬一這一次的舉報材料再次被攔截,到時候,麻煩可就大了,因為他是要得罪京海上上下下大大小小的官員,到時候,安長林就甭想在京海混下去了,那這就得看安長林的真實想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