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性寒潮趨勢增強,大範圍雨雪或連來,預報:京津冀等地先下

2023-12-07   環球科學貓

原標題:全國性寒潮趨勢增強,大範圍雨雪或連來,預報:京津冀等地先下

太冷了!冷空氣不斷湧入,寒潮真的要來了嗎?

的確,不少人也在說, 在12月中旬,我國將遭遇罕見的降溫,並且關鍵這一波冷空氣還會引發大範圍的雨雪,我國南方不少地區都可能看到入冬的首次降雪,真的嗎?

的確,從衛星雲圖可以看到,我國不少地帶天氣突變,冷空氣的湧入比較多,並且降溫還在不斷增加,其中我國北方地區短期是影響最大的,其中黑龍江哈爾濱和七台河、吉林白山局地降幅超過20℃,沒辦法,這一波不是才來, 也不是結束的一波。

在12.9時段左右,北方還將出現冷空氣的湧入,並且自己是「冷旋渦」中心進入東北,這也說明了東北方向還會繼續冷。

不過,雖然主體冷氣團東移走了,但是冷空氣也會少部分進入華北,而且在12.11時段左右,冷暖氣流的活動相當強烈,水汽相當充足,這必然也就引發了雨雪過程。當然,這個變化空間不大,穩定性很強,那到底什麼地方出現雨雪呢?

從降雪的分布情況來看,我國綜合性範圍較大,其中京津冀,山東,山西等9省市有明顯降雪覆蓋(含雨夾雪)。

而降雨的分布也很廣泛,在江蘇,安徽,湖北,江西等省有分布,普遍性為小到中雨為主。

不過,這一波在出現之後,又會短暫停止一下,而下一波冷空氣會再次進入,但也是在北方為主,很明顯又會形成雨雪效應,只不過,在冷空氣的疊加之下,雨雪的範圍出現了南移的情況。

在12.13-14時段,我國再次出現大範圍雨雪過程,同樣,京津冀,山東,山西,陝西等地是重點。

而從「純降雪」的情況來看,的確是南走動了一點,在湖北,重慶等地都在擴展,真的是雨雪逼近長江了,所以,降雪的範圍在升級之中,這下是要給北方的朋友降雪降夠了,京津冀,山西等先重點下,準備好了嗎?

而且,關於12月中旬後期的冷空氣的問題,的確全國性寒潮趨勢增強了,我國氣候中心也再次說明了,在12.16-18時段,我國有一波強冷空氣的活動時段,這一波冷空氣也是大家熱議最高的。

我也觀察了一下關於GFS、EC給出的數據來看,的確還是保持在大寒潮進入我國的情況。

從12.16時段的時候,冷空氣從中路南下我國,而且起步勢頭非常強,直接深入我國長江以南區域,加上西南地區出現了內陸氣旋的發展,直接吸收冷空氣進一步南下。

而過後,這一波冷空氣直衝了我國華南地區,什麼情況?難道我國華南真的要降下了?

的確,從氣溫演變圖來看,我國南北的確都是冷出了新高度,其中山東,陝西,山西等部分地區還出現了「紫色區域」,這足以說明冷空氣實力很強。

但這裡需要說明的是,這一波冷空氣的勢頭的確在呈現,趨勢在增強。

但10天左右的變化空間也還很大,就算是GFS、EC等機構,全面認為這一波冷空氣實力很強,但也只能作為參考,畢竟不確定性因素很大,所以,參考為主。

要是這一波冷空氣在後面真的出現了,那我國南方可能不少地區都會出現降雪,從狀態上來說,水汽也是不錯。

所以,這是要呈現出08年的局面嗎?這個可能性並不大,因為從我國氣候中心給出的時間來看,這應該是屬於「速凍」冷空氣,在南下之後會快速消失,只發展3天的話,就不可能出現那樣的局面,所以,先看下就行。

海洋區域的90W停止之後,GFS依然堅持還有熱帶擾動會快速發展起來,預計在12.11時段,會增強出一個颱風,並且過後繼續偏西發展,在11.15時段左右登陸菲律賓,然後減弱消失。同時,依然保持後面繼續有颱風的活動,所以,GFS堅持還是很強。

而EC也是堅持沒有颱風,雖然熱帶擾動很多,但預計在亞熱帶高壓的阻擋之下,就會快速減弱消失。所以,今年會不會生成了16個颱風就終止了,這還不好說,主要是熱帶擾動起來之後沒有空間。

只要出現了空間,那肯定也就會生成發展了,先看到吧,畢竟還在爭議之中,階段性來看,也就GFS比較積極說颱風生成,其他都不咋樣。

同時,我再次強調,一年四季都有颱風,這變化是存在的,一般來說,冬季颱風不影響我國,大家不用過於擔心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