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工作17小時,流調里中國的2億靈活就業者 | 小巴看一周

2022-01-22     吳曉波頻道

原標題:每天工作17小時,流調里中國的2億靈活就業者 | 小巴看一周

立即訂閱收聽音頻

治政之要在於安民,安民之道在於察其疾苦。

——張居正

文 / 巴九靈(微信公眾號:吳曉波頻道)

ONE

人物

最辛苦的中國人岳某貴

背後的2億靈活就業者

一夜之間,全中國都因為一張流調記錄認識了岳某顯。

他是一名44歲的北漂,在北京以裝修材料搬運為生。

1月1日到1月14日的半個月里,他一共打了31份工,有時一天輾轉3個工地,有幾夜,他忙到天亮。

上下滑動查看完整

這兩年間,一些具體到分鐘的流調,讓我們走進了一些人的真實生活。

一個在北京順義開花小豬網約車的安徽人被確定為新冠肺炎病例,他在每個清晨的6點匆匆匯入車流,開12-17個小時的網約車。在麵館或者包子鋪囫圇吞棗似的吃完一餐飯,他又回到車上繼續載客。

鄭州一個52歲的男人確診了。他每天早晨用幾分鐘時間吃早餐,早6點到晚6點半在麵包房上班,晚7點到10點半他還要在萬達做兼職。兩份工之間,間隔不到半小時,或許連吃頓晚飯都來不及。

寧波一個病例是58歲的孫阿姨,她身兼數職,做了5份工作。她每天早晨5點開始工作,在A區食堂賣包子,7點後去後廚做包子,10點到22點在B區食堂里收銀、打雜、搞衛生,剩下的7個小時,才能待在宿舍。

這些讓我們破防的人,有一個共同的身份:靈活就業者。目前,中國有靈活就業者大約2億人。

2020年,進行人貨匹配的軟體貨拉拉,業務量增長近50%;靈活用工較多的中國家政服務,市場規模從2015年的2776億元上升至2020年的8782億元,從業人數超過3000萬,但仍然有2000萬左右的人數缺口。

在中國人民大學靈活用工課題組和人瑞人才聯合調研推出的《中國靈活用工發展報告(2022)》里提到:2021年有61.14%的企業使用靈活用工,相比於上一年,靈活用工比例上升了5.46個百分點。

這個市場正在繼續擴大,過半數被調研的企業將維持目前的靈活用工規模,不會縮減,超過三成企業將繼續擴大使用靈活用工人員。

與規模和企業的青睞不相匹配的,是社會新聞里頻頻被討論的靈活用工保障問題。

去年年初,網上爆出外賣平台的騎手超過6成沒有社保,9月,某外賣平台號召騎手註冊成個體戶。儘管平台沒有承認,但這種做法卻能減小為職工交社保的負擔和工傷的糾紛。

大平台尚且如此,一些臨時的散活就更缺乏約束。

比如,和「最辛苦的中國人」岳某顯一樣做臨時搬運工的人,一旦遭遇工傷的問題,很難得到賠償。如果他受傷,則需要向勞動行政部門申請,由勞動部門認定勞動關係,還要填寫工傷發生的原因、時間、地點、傷害程度。相比於有一紙合同的勞動關係,勞動者舉證會很難。

另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責任界定不清。

今年發生了幾起某平台網約車司機被罰事件,司機們在缺少網約車資格證的情況下成功註冊了司機。已經上路後,他們被交管部門攔住排查,才知道自己證件不全。司機被罰了1萬元,但平台卻並沒有給他們一個合理的解釋。

靈活就業的未來

靈活就業的弊端,很大程度上和這種模式仍處於發展初期有關。

在美國的20世紀20年代,由於經濟衰退,非技術性的靈活用工在美國開始興起。

經過數百年發展,加上數字化的發展讓崗位和求職者匹配更準確,靈活就業人員在美國已經占比30%以上。

圖源:北京勞動保障職業學院學報

根據億歐智庫的研究報告,2019年自由職業者的收入占美國GDP的5%,他們的工作服務類型正在從非技術服務向技術服務轉化。

這些人里既有星巴克、麥當勞的服務員,也有多點執業的醫生。自由職業者,已經成為了美國勞動者的重要組成部分,其間,也有過對工傷、薪酬的摸索。

這一兩年,疫情無疑給中國的企業帶來了更多不確定性,也讓靈活就業的保障問題變得更加緊迫。

小巴想起了《雄獅少年》里一天打幾份工卻要睡地板的阿娟。電影片尾曲《無名的人》,裡面有幾句歌詞,唱得人心裡發酸:

要拼盡所有,換得普通的劇本。

曲折輾轉,不過謀生。

流調記錄上東奔西走謀生的人,恰似歌曲里無名的人。靈活就業想要規範發展,還是要回到對從業者的關註上。

昨天,新京報對於岳某顯事件的社評引用了《請蠲積逋以安民生疏》的一句話:治政之要在於安民,安民之道在於察其疾苦。靈活就業者的疾苦,就在於要拼盡所有、輾轉曲折,保住自己的一粥一飯。

去年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要完善靈活就業人員的社保制度,放開靈活就業人員的戶籍限制,提高靈活用工的數字化程度等等,這些措施,目前已經在一些試點開始施行。

油工呂照勇是這次受益的靈活就業者之一,社保給了他更多安全感,網際網路上接單也提高了他的業務量,他現在每個月的月薪最高能達到一萬五六。

他憨厚的臉上浮現出笑容,顯得很滿足:「業主對我們都很和氣,有個手藝在社會上找個活還是比較好」。

靈活就業,應該成為一種貼近理想生活的方式,而不只是一種謀生手段。小巴期待,所有靈活就業者能夠享受到保障的那一天,早一點到來。

TWO

數據

1月20日,央行下調了LPR,1年期下調10個基點至3.70%5年期下調5個基點至6.60%,這意味著如果貸款100萬、30年等額本息還款,每月的月供會從5156元下降到5126元。(央視財經)

各省份陸續公布經濟成績單,2021年,排名全國第一的廣東省GDP達到12.4萬億元,成為中國首個GDP突破12萬億元的省份。第二經濟大省江蘇,首次邁上11萬億元的台階。上海、北京紛紛以4.03萬億元4.32萬億元的GDP晉級成為4萬億GDP之城。(人民資訊)

不同薪資職場人「經常加班」占比也不同,整體看來,工資越高,經常加班就越普遍,月薪在5K以下的職場人,46.5%經常加班,月薪在10K-12K的職場人,61.3%經常加班,月薪在30K以的職場人,86.3%經常加班。(36氪)

THREE

圖片

國家統計局發布了2021年我國人口變化情況,2021年新增人口僅有48萬人,是十年來最增加最少的一年。

這是南太平洋的島國湯加火山爆發後的一張衛星照片,火山噴發的雲頂高度達到39公里,根據英國學者的推測,這可能是目前衛星時代的最高雲頂。

FOUR

聲音

FIVE

視頻

怎麼鼓勵大家生孩子?靠印錢?

這聽起來很荒誕,但它的內在邏輯未必是錯的。

SIX

報告

清華大學發布的2021年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清華大學簽三方就業畢業生總數是3669人,其中前往事業單位、國有企業等體制內單位就業的占比69.9%,同比上漲5%;同時,選擇自主創業的畢業生相比2019年比例下降近一半。

如今 ,就業的競爭壓力只增不減,2021年大學畢業生人數繼續攀升,高達909萬人,年輕人表現出對體制內工作的偏愛,倒也不算出人意料,在此之外,這批邁向職場的Z世代畢業生在求職上有哪些特別之處?【點擊此處,閱讀完整報告】

本篇作者 | 吳潤潛| 當值編輯 | 何夢飛

點擊

,好文更多陪伴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cedd901b05648d1f98777527430a68d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