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搜索關注公眾號「家長會了麼」:孩子,遇見你,是我人生重來的唯一機會】
「呦,張姐!您家孩子高考怎麼樣啊?」
「哎!孩子說今年題難,分也懸,現在正愁怎麼報志願呢!還是小李你省心啊,你家娃還沒上幼兒園呢吧?」
「省心什麼啊!這兩天市裡幼兒園該填志願了,我也愁得不行!」
「呵呵,是嘛。」
「呵呵,是嘛。」……
老張如水般平靜的應和里,是不屑,是鄙夷,是「你報個幼兒園也配和考大學相比」的高高在上。
中國各項考試的重要程度鄙視鏈里,高考毫無疑問是在頂端的。因此,家長焦慮程度鄙視鏈里,應屆高三學生家長的地位也從不容被挑戰。
然而鮮有人發覺,家長圈已經悄然出現一場革命,數千萬學齡前兒童的家長正在相互攙扶著站起來!
他們發誓不會輸掉這場「比慘比難」的攻堅戰。
小李,女,32歲,孩子3歲。
核心難點:您家孩子知道填大學志願前要高考吧?但我填幼兒園志願前,根本不知道要面試,甚至還要面試我們一家子。
高考的難度是相對已知的,大部分學生對自己的水平都有清醒的認識。幼年只識清華北大的懵懂早已褪去,高考完填報的志願往往是另一番天地,志願和清北的重合部分一般只有這兩個字:大學。
高考生的家長們要做的,就是主動調整被動接受錄取結果時的心態罷了。
但對小李來說,幼兒園面試的一切都是未知的,面試內容50%未知,幼兒園老師80%未知,自己的孩子100%未知。
誰也說不清,為什麼原本在家可以高質量完成對話演練的孩子,會突然一直嘴巴緊閉 ,問啥都不吭氣,猛然間蹦出一句話,要麼驚天動地,要麼讓人倒吸一口涼氣。
「你叫什麼名字啊?」
「……」
「你幾歲了,會唱歌嗎?」
「……」
「你喜歡畫畫嗎?」
「……」
「你的好朋友是誰啊?」
「……」
「老師去你家玩,你歡迎嗎?」
「不歡迎。」
小郭,女,30歲。孩子3.5歲,男。
比慘宣言:您家孩子會在高考考場做布朗運動嗎?如果不會,那就閉嘴。
「具體場景不再描述了,大家坐高鐵或飛機都碰到過熊孩子吧。沒錯,我家孩子面試那天,應該就算十足的熊孩子。他先是吱哇亂叫地滿教室跑,他爸怎麼抓都抓不住(畢竟不能面露凶光)。然後我家孩子搶了一個小女孩兒的玩具(單身預警),小女孩兒哇得一聲大哭之後,全班的小孩兒都被帶哭了。」
(小郭,你為什麼會發語音,動圖,視頻?)
小孫,女,25歲,女兒0.8歲。
核心慘點:考個大學很難嗎?我和我老公最近正準備再考一遍。
「我為了以後不給女兒幼兒園面試拖後腿,已經開始琢磨考個名校MBA或者直接去國外留學了。我給我們家那口子的目標是必須進世界五百強企業,他昨天開始寫簡歷了 。高考的結果,說白了全取決於孩子的苦學,而幼兒園入園篩選,考的是父母的修行,高下立判了。」
小孫未雨綢繆,用心良苦,嚴於律己,也嚴格馭夫。她育兒生活的慘烈程度勢如破竹,讓一眾高考考生家長當即自慚形穢。
小石,女,28歲,職業:程式設計師。孩子3.9歲。
小石剛剛成功拿到一家心宜(自己)幼兒園的offer(給孩子的),她的故事是一場偉大的戰役,值得被所有學齡前兒童的家長們銘記。
分享會主題:程序猿本社恐,為母則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我成功的秘訣,是把幼兒園面試當成一場表演專業的彙報演出,主題是幸福與和諧。」
幼兒園面試前,小石要當好一名編劇。她的劇本里,丈夫不是被甲方追殺的業務主管,而是一位慈父、一位賢夫,一位堅定的「反喪偶式育兒」主義者。
他會參與周末的兒童樂園之旅,也會幫忙照顧孩子的涮涮洗洗,他甚至還知道兒子最喜歡動畫片《小豬佩奇》裡面的小羊蘇西。
當然,最重要的是,他確定一定以及肯定會出席已經預約好的幼兒園面試。
到了幼兒園面試的場面里,小石首先是一個演員。她要做的第一步,便是忘記自己「996社畜」的社會屬性。
當幼兒園老師注意到她「程式設計師」的職業身份時,眉間的微蹙被小石明確地捕捉到了。
但小石早有準備:「哈哈,其實我們網際網路企業也沒有外面傳得那麼誇張,反正我的工作沒那麼忙,通常早九晚五,偶爾還可以彈性制,周末一般也不加班。」
老師顯然還沒放鬆警惕,小石馬上補充道:「我完全有時間去學校做義工!」
看到老師的表情終於有大幅緩和,小石也鬆了一口氣。
這一刻,她不再是程序猿,她是能夠優雅育兒的程序媛。
接下來的場景,加入了「兒子」這一角色。小石必須盡力成為一名控場能力極強的導演。
她給自己的定位,絕不是張藝謀、李安那種級別的大導演,她只是一名小小的B組導演。要哄著成龍級別的兒子,演好寧靜克制的文戲。
然而片場還是出了一樁「小事故」——
「小朋友,告訴老師你會些什麼啊?」
這不是一個令小石意外的問題。這一幕該怎麼演,劇本里寫得清清楚,小石和兒子也已經反覆排練了許多遍。
按照計劃,小石的兒子會給老師背誦一首《詠鵝》,背到「紅掌撥清波」的時候,還要做出俏皮的擺手動作模仿鵝掌划水。
動靜皆宜,屬實大氣!
但是孩子的世界裡,只有變化,沒有計劃。原本胸有成竹的小石眼睜睜地看著演員擅自改了戲——
「我會轉圈。」(甚至還順勢躺在地上滾了起來)
「哈哈,我兒還挺幽默。」
「挺幽默。」
「幽默。」
「默。」
無論如何,小石最終收到了幼兒園offer,演出就算圓滿成功了。
當然,也有一小部分家長完全置身在這場幼兒園面試與高考的battle之外。對於那些面試選拔嚴苛的幼兒園,他們既不選擇修行,也不選擇演戲。
他們選擇掏足夠多的學費,這樣一來,不管公立還是私立,總有好幼兒園會收的。
『到底為什麼上個幼兒園就比高考還難?』
從歷史進程的角度來看:
高考不算是痛苦的終點,卻至少是一個幸福的節點;而幼兒園入園是九九八十一難的起點。
從後果的影響來看:
18歲時高考失敗不是人生的結尾;而3歲時屢被幼兒園拒卻好似loser的開篇。
從成本與收益的計算來看:
高考是一人參加,全家光榮;幼兒園面試全家,一人光榮。
……
這其實是一個有關教育焦慮的問題,
看似有答案卻沒有解決方案,
而絕大多數試圖對抗這份焦慮的家長,
往往都只是消解了自己。
【粉絲小福利:想知道您家孩子的天賦究竟是什麼,搜索關注公眾號「家長會了麼」,在對話框輸入「測試」,答案就在那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