願天下電視劇沒有背景虛化

2022-05-31     壹讀

原標題:願天下電視劇沒有背景虛化

愛看老劇的壹讀君 | 魚丸

你永遠猜不到國產劇會怎麼迷之創作。

從前是劇情離譜、瘋狂濾鏡磨皮,現在是背景虛化。各個製作方像商量好了似的,把背景虛化整成了電視劇的基礎操作。誰家劇要玩不6背景虛化,簡直沒法在影視圈混了。

尤其是古裝劇,有的因為布景粗糙等原因,直接把背景虛得只能看出個大概,摳圖既視感重到離譜。

有的則是單純熱愛虛化背景。

明明遠景里看著一切正常,但鏡頭一拉近,背景就虛成一團模糊的色塊,如果不連著看,根本不知道角色所處的環境。

明明遠景的時候還算正常,近景就……

而且不僅虛背景,有時候連主角前面的柱子都要被虛掉。

問題來了,虛化背景到底有什麼好?花大價錢實景拍攝,為什麼要把背景虛化掉?

虛化背景能隱藏缺點

很多時候,虛化背景是為了遮掩布景不足。

不管什麼劇,要想觀眾入戲,演員的演技是一方面,服化道和布景是一方面。

現代劇還好說,大背景不用改,直接拍就行。但只要故事的發生時間有點年頭,就得撥開時間,還原真實場景。以《隱秘的角落》為例,為還原朱朝陽樓下的老城區,劇組直接從街頭布置到街尾。

倘若想做得粗糙一些,那麼只布置幾米的街景,近景細拍,遠鏡頭虛化背景就完事兒,但這樣就會使效果大打折扣。

在布景方面,古裝劇尤為繁瑣。

從大街小巷、亭台樓閣,到古色古香的家具擺設,全都要照顧到,一個不小心就會露餡兒。《甄嬛傳》的布景和細節算超一流了吧?還是被顯微鏡觀眾發現了bug:背後的牆是剛刷的,還在往下滴漆。

此時,虛化背景便可隱藏起許多小瑕疵。

上面的例子屬於可以布景但耗費心力的,真想追求極致,咬咬牙多投點錢和心思也還可以解決。但有的劇就不一樣了,比如仙俠劇。

在此類電視劇中,整個故事的背景全部是虛構的,神仙妖魔們住的地方相對固定些,用布景還原沒問題,但仙俠劇的場景不可能只有居所,萬一主角們跑到奇幻之境打架調情,就只能靠後期拚命了。

有時因為所需場景只能靠後期,演員還需要無實物表演,十分考驗演技。圖為楊紫在《香蜜沉沉燼如霜》里的無實物表演

在這一點上,電影比較沾光,時長不過兩小時,短的一小時多,可以一個鏡頭一個鏡頭的猛抓細節。

有的電影使用CG(Computer Graphics,計算機動畫)技術,比如《阿凡達》,由60%全CG畫面和40%的真實場景拍攝構成,演員需要在身上佩戴許多感應器以抓取人物動態,再聯合數字立體攝影機拍攝,才有了最終的效果。而這部被卡梅隆稱為「有史以來最複雜的一次電影製作」,足足耗資5億美元。

甚至直接手繪也不是不可以,以宮崎駿的《懸崖上的金魚姬》為例,全片101分鐘,共使用17萬563張原畫, 其中僅僅影片開頭的12秒海底鏡頭作畫就高達1613張,製作組硬是扛下來了。

《懸崖上的金魚姬》經典畫面

但電視劇實在太長了,動輒好幾十集,如果每個鏡頭都這麼細緻,估計還沒成片,劇組就要破產了。相比之下,換個天空加點雲彩,扛住遠景,近景直接虛化背景就划算多了。

雖然背景虛化情有可原,但背後這個塔也實在離譜……|圖源《如懿傳》

除了遮掩不足,虛化背景還有一個附加的小好處:

要拍出背景虛化的照片,有一句口訣:背景遠,相機近,光圈大,焦距長。其中光圈是控制進光量的,在大光圈下,進光量更多,拍攝對象也更亮。

從左至右,光圈依次變小。可以看出,最左側的圖最亮。圖源《影視藝術概論》,侵刪

能給劇組省點兒打光錢。

背景虛化不應濫用

那實景拍攝的影視劇,為什麼也要背景虛化呢?

《2011中國電影藝術報告》(中國電影家協會主編)執行主編詹慶生在《影視藝術概論》中,對背景虛化的作用進行了討論,他認為,背景虛化主要有三個作用:

第一,為了突出主體。只有焦點附近的主體(人物或物體)是清晰的,主體前後的其他景物變得模糊,主體被突出出來。想讓觀眾關注的對象不同,虛化的對象也不同,不見得一定是虛化後面的背景,也可以虛化前面的內容。

虛化背景不同,關注焦點不同 | 圖源《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

而現在很多電視劇,明明鏡頭裡根本沒人搶鏡,就一個人,還要把背景虛成一團,愣是把實景拍攝造出了摳圖的味兒。

有網友調侃道:如果不虛化,會影響人們對盛世美顏的注意力。

壹讀君不死心地翻了翻,結果如下圖,感覺眼睛有被辣到……

背景虛化的第二個作用是,賦予鏡頭美感。尤其是在人像攝影中,被虛化的背景具有朦朧的電影藝術效果。

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虛而高清」曾經是電影和電視的重要區別,用專業術語來說就是:高畫質,淺景深。在電影的膠片時代,電影攝影機和光學鏡頭可以創造出朦朧藝術美感,而電視磁帶攝像機受到成像元器件的限制,其成像特點是景深大、影像實。

很多電影海報會採取虛實結合的手法,呈現出特殊的美感。圖為《何以為家》的海報

隨著科技發展,攝影設備也進化飛速,最頂級的專業電影攝影機(如阿萊的艾麗莎、RED ONE的EPIC等)體積越來越小,單機價格也已降到十幾二十萬,有些數字攝影機甚至只需幾萬元,相比早年前一部頂級膠片攝影機動輒數百萬元,已經算得上平價。

電視劇劇組用得起好設備,也能拍攝出多種多樣的畫面。從這個角度來說,有網友覺得電視劇頻繁虛化背景有炫技之疑,不無道理。

不懂這個虛化的有什麼意義……

再說背景虛化的最後一個作用:弱化雜亂的背景。在現場環境雜亂,但因各種原因(比如情節需要)不能對其進行清理時,背景虛化是個很好的選擇。

但如果背景乾淨,還強行虛化,就會影響觀感。比如《大秦賦》,許多室內背景都被虛化了,但畫面中一沒有其他人搶鏡頭,二背景不雜亂,還能夠交代人物所處環境,強行虛化反而效果不好。

圖源七話影視,侵刪

而且,根據法國電影理論家巴贊的理論,從遠到近都拍攝清晰能夠使畫面更具有真實性,更加紀實美學,如果背景虛化的鏡頭太多,劇情的真實性就會受影響,觀眾也會更容易出戲。

一個例子是《甄嬛傳》。

熹妃回宮那段兒是全劇最大的場面之一,雖然甄嬛是主角,但攝影並沒有過分虛化背景。試想,如果只想著突出甄嬛,一股腦地把旁邊的侍女、守衛都虛化成蘿蔔樁子,那效果怕是要大打折扣。

虛實結合,需要拿捏得當。

不盲目追求百分百紀實,也不為炫技刻意虛化,一切為質量服務,有取捨,有輕重。別又是布景又是請名演員,最後斥巨資拍了個摳圖不自賞。

那就不值當了。

參考資料:

[1] 詹慶生. (2018) .影視藝術概論. 清華大學出版社.

[2] 馮建國,顧錚等. (2020) .攝影鏡頭與構圖:北京電影學院攝影專業系列教材. 浙江攝影出版社.

[3]蕭然. (1980). 真實可信是攝影造型的生命——從畫面構圖和用光談起. 電影藝術(12), 5.

[4]七話影視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98286040340432936&wfr=spider&for=pc

點擊圖片閱讀 | 小學教材和兒童繪本惹爭議,誰該負責?

點擊圖片閱讀 | 看了今天的大瓜,想問這樣的酒後失態和出軌有什麼區別

如果你覺得今天的文章還不錯

動動手指給壹讀君點個在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ce7a2df5006cff508baceb1984f6d9c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