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說清:32GB/1TB規格的小新Pro 14,選酷睿還是銳龍?

2023-11-15     電腦報

原標題:一次性說清:32GB/1TB規格的小新Pro 14,選酷睿還是銳龍?

前段時間,我們給大家解讀了ThinkBook 14+(2023款)和小新Pro 14(2023款)的選擇問題,觀點之一是:小新Pro 14的功率釋放更高,玩家性質的功能更多,更適合稍懂硬體的消費者,而且價格也相對便宜。而後,我們收到了很多小新Pro 14粉絲的諮詢,問同為32GB內存/1TB SSD的高配版小新Pro 14,選英特爾酷睿平台還是選AMD銳龍平台?本文,就來回答這個問題。

對比規則:同價對比,R7 PK i5

既然是不同平台的選擇,那就得有個對比原則,通常情況下,R5對i5,R7對i7,是相對合理的。但這個機器的實際情況是:AMD平台沒R5版本,只有R7-7840HS版;而英特爾這邊處理器核心數更多的i7款價格較高,只有i5-13500H款價格與R7-7840HS款相仿,所以,我們就採用同價對比原則,R7-7840HS款PK i5-13500H款。

考機表現:R7-7840HS頻率高但內部溫度高,i5-13500H功耗高但溫度相對低

銳龍R7-7840HS款的考機情況(室溫22℃):爆發57W,而後迅速降到54W左右保持全程穩定,8個大核頻率隨著時間的推移有輕微波動,但最低4.4GHz,普遍是4.7GHz~4.85GHz。但由於頻率高,所以內部熱量積累快,核心溫度一直頂著99℃在跑——而這就帶來一個隱患:如果這台筆記本的處理器長期處於滿載狀態,處理器老化會加速(其實不少銳龍高性能輕薄輕便機型都如此)。

酷睿i5-13500H款的考機情況(室溫22℃):爆發功率77W左右,而後緩降,在2分30秒內功率可保持在65W以上,而在2~10分鐘,功率保持在62W~65W;10分鐘後,處理器穩定在59W~64W。處理器功率較穩定時,其內部溫度相對R7-7840HS低不少,只有93℃。頻率方面,大核3.4GHz~4.1GHz,小核普遍在3.1GHz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得益於雙熱管雙風扇的強力散熱系統,小新Pro 14(無論銳龍款還是酷睿款)的外殼溫度並不高,這裡不贅述了。

性能對比:

多核高負載應用R7-7840HS款勝出,日常應用與辦公i5-13500H款小優

從理論上說,雖同為16線程,但4nm製程8個大核的銳龍R7-7840HS,加上更強的Radeon 780M集顯,綜合性能應該能輕鬆勝過10nm製程4P核(大核)+8E核(小核)的i5-13500H。來看看具體的測試:

TIPS:測試環境皆為「Fn+Q」切換到預設的野獸模式。

先來幾個基準測試:

CPU-Z得分,多核6718對比6529分,R7-7840HS領先3%左右,但單核成績623對比732,反而輸給i5-13500H高達15%——最高加速頻率5.1GHz的R7-7840HS打不過最高睿頻4.7GHz的i5-13500H,也是很迷。而實際上,幾乎所有AMD處理器(不管移動端還是桌面端),其單核性能都與其極高的頻率「有些不搭」,是個歷史遺留問題啦。

Cinebench一直採用Cinema 4D渲染引擎,而在2024款中首次加入了Redshift引擎,而且渲染時長也大幅增加了,更能展現處理器的多核渲染能力。而在這項測試中,銳龍R7-7840HS款以919分領先i5-13500H款的840分,比例為9%。而在多核渲染時長相對較短的R23測試中,領先幅度為14%。

那麼,實際的應用,兩個平台的機型表現如何呢?往下看

Blender 3.4.1三維渲染,巴塞隆納館,渲染總耗時R7-7840HS少用18%。

Ps的照片特效處理,以及Lr的照片批處理和各種細節調整,是同時吃CPU資源和GPU資源的,我們使用UL Procyon的照片編輯進行測試,結果是R7-7840HS領先15%。

So,正如前面預測的,對性能需求較高,有多核和GPU運算需求(這裡就是集顯)的各種半專業、專業應用,R7-7840HS款是領先於i5-13500H款的。

但,日常應用和辦公應用的情況則是反過來的,因為它們的負載是不斷重複的瞬時負載、短時負載,甚至於也只需要少量核心的參與,而在這方面,英特爾處理器始終保持著優勢:

UL Procyon辦公室生產力項目,測試的是「Office四件套」,即Word圖文製作、Excel表格製作和應用、PowerPoint PPT製作,以及Outlook郵件編輯發送,其負載比PCMark 10的「應用程式測試」(Office三件套)要重不少,測試的文本、表格、PPT等都要大得多,負載強度要高不少,同時多出了Outlook郵件測試(當然要是和三維渲染比,這個不算重負載,也不算持續負載)。而在辦公室生產力項目上,i5-13500H款則明確領先R7-7840HS款,幅度為5%。

而在反映網頁瀏覽、文件壓縮、簡單的視頻會議、多媒體播放、文檔處理等綜合日常應用性能的CrossMark測試中,i5-13500H款也小幅勝出,綜合得分領先3%左右。

另外,也有一些專業應用酷睿i5-13500H款表現強勁,比如視頻編輯領域中的After Effects特效視頻製作

Ae的粒子特效視頻製作相當吃內存,容量越大越好,我們對比的倆機都是32GB內存,會有效提升效率。而在處理器需求方面,核心數量多更具優勢,但每顆處理器的性能其實占不滿,所以物理核心數量更多的i5-13500H展現了明確優勢,製作耗時少9%。

由此我們可以給出關於兩機性能層面的小結:在性能需求較高,要吃滿處理器或顯卡(這裡是集顯)資源的各種專業應用層面,銳龍R7-7840HS款具備明確的優勢。而在相對輕量級的日常應用、辦公應用,以及Ae特效視頻製作上,酷睿i5-13500H款則更優。

續航對比:13代酷睿i5-13500H款綜合優勢大

很多用戶說自己買小新Pro 14(2023款),就是衝著它的75Wh大電池去的!且實際上,不少小新筆記本還有個特別良心的賣點,那就是「電池容量給得特別足」,「只有多,沒有少的」!比如我們對比的兩款小新Pro 14,電池來自不同的製造商,都標稱75Wh,但實際容量都超過了77Wh!在14英寸輕薄/輕便本中,這個電池容量,已是鶴立雞群的存在!

而既然要比續航,那咱們就比個全面,比個充分!我們把續航分為四大項目,都是「直男」的常見應用(這也是小新Pro 14的主要受眾群^__^):騰訊視頻、B站視頻、本地視頻播放和辦公續航。

TIPS:測試環境為60%亮度+50%音量,平衡電源模式。騰訊視頻和B站視頻為在線視頻,所以聯網,關閉彈幕;本地視頻播放和辦公續航斷網。

騰訊視頻,全屏循環播放大片《碟中諜7》的正片部分,4K畫質,這是所有續航測試中最耗費硬體資源的。兩者的最終續航為R7-7840HS款5小時53分鐘,i5-13500H款7小時42分鐘——後者續航長約2小時,領先幅度達到了誇張的31%!

B站視頻,我們選擇的是全屏播放《航拍中國》第一季,1080P高碼率,正片部分。這個部分銳龍平台款勝出,續航達463分鐘,而i5-13500H款為400分鐘。前者續航長16%。

而本地視頻播放由於不涉及網絡硬體的使用,也不其他因素的干擾,所以是最能凸顯小新Pro 14超長續航特性的項目。這裡我們依然沿用我們一貫的測試方式:用Windows自帶的「電影和電視」APP全屏循環播放720P MKV格式的電影《LUCY》正片部分,來看看小新Pro 14驚人的續航能力吧:

搭載R7-7840HS的小新Pro 14循環播放《LUCY》正片部分可支撐857分鐘,即14小時17分鐘;而i5-13500H款的續航就誇張了,支撐了整整1200分鐘,即20小時!整整比R7-7840HS款長了僅6小時,續航領先幅度高達誇張的40%!

當然,用戶用電池,還有很大一種情況是辦公,無論是移動辦公還是外出差旅,這都是常態,所以,我們使用UL Procyon的辦公室生產力項目來測試辦公續航

辦公續航測試中,R7-7840HS款可續航8小時43分鐘,而i5-13500H款則超過了10小時,642分鐘,比前者長2小時,領先幅度23%。

小結來看,得益於平台功耗的充分優化,13代酷睿H平台無論在閒置功耗上還是低負載應用功耗上,相對於銳龍7000H平台更低,且功耗優勢幅度相當大(注意不是滿載功耗),所以在低負載應用續航上,除了個別應用外,13代酷睿H機型都享有碾壓性的優勢!

我們的購買建議

測試完畢,來說說最終的購買抉擇問題。

首先說價格。目前京東的價格處於雙11後的高位,不太具備參考性,更準確的價差應該看拼多多平台,兩者的合理差價為200元——而坦率說,5000元級別的機器,200元差異不用太在意,算是同價位。或者說,多200元買的是英特爾平台的「絕對兼容性」。但考慮到小新Pro 14的用戶多是「懂點硬體的」(完全不懂硬體的推薦買ThinkBook 14+,服務更好),所以,從價格層面來看,兩個平台五五波,都可以考慮——當然前提是你得接受AMD平台「可能遇到的些許小Bug」。

然後我們要考慮的就是應用層面:

如果你要玩一些要求較高的網遊,如《原神》《坦克世界》;又或者你要高頻率地玩視頻剪輯、圖形圖像編輯啥的;亦或是你偶爾要搞搞三維建模,做做粗渲染,即對性能有高要求,那麼,銳龍R7-7840HS款小新Pro 14是更好選擇。

但如果你沒有遊戲需求,或是遊戲需求僅停留在《英雄聯盟》《魔獸世界》這個級別上,主要以網頁瀏覽、即時通訊、辦公和在線視頻為主,那麼酷睿i5-13500H款則是更優選!

而除了上面這幾個宏觀原則外,我還想深入說一下續航這個部分:正如前面提到的,我諮詢過十多名小新Pro 14的用戶,其中七成是衝著大電池和長續航去的。我想說的是:既然小新Pro 14提供了75Wh大電池(實際容量77Wh+),且標明了「4年後剩餘容量≥75%」,可謂超長壽命電池(聯想官方給我的答覆是可1000次循環),那麼,從某種意義上說,日常的低負載應用(比如辦公、網頁瀏覽、即時通訊、在線視頻等)也就真的沒必要隨時插電了,甚至於一天的輕量級辦公它都可不插電輕鬆應付。說更簡單點就是:小新Pro 14本來就是那種「靠著超大容量電池和不錯的功耗控制創造出了新應用模式的機型」,那既然這樣,為什麼不享用更自由的不插電方式呢——而如果你打算採用這種使用方式,酷睿i5-13500H款明顯就是更好的選擇了!

對了,最後再說一個小點,就是家用千兆寬頻(1000Mbps)用戶,如果你要充分享受千兆有線的速度,也建議首選酷睿i5款小新Pro 14,因為其無線網卡AX211是2400Mbps帶寬的,即便考慮到WiFi無線信號的折損,也能輕鬆應對1000Mbps有線帶寬。但R7-7840HS款標配的無線網卡是聯發科MT7921,最大無線帶寬僅1200Mbps,考慮上WiFi信號的折損,是達不到1000Mbps有線網的最大速度的。當然了,幾十元換一塊英特爾的AX200/AX201無線網卡也能解決問題,但前提是你得會自己更換。

OK,小新Pro 14 2023兩個平台的抉擇就說到這裡,相信已經比較清晰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ce6e5a7ad363fdecc39cf27283c1b0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