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是血液流通的運輸通道,血管一旦堵塞,血液無法正常輸送到人體正常的組織、器官,則意味著,組織器官無法獲得足夠的氧氣和營養物質,勢必對機體功能會造成影響,而有些功能是維持人體運轉不可或缺的,一旦出錯,可能會造成致命危險。所以一旦發現血管堵塞的異常信號,應及時到醫院進行相關檢查以及治療,這樣才能更好地防治血管問題。
血管堵塞後,身體會出現哪些異常情況?
一、頭暈
血液通過腦血管源源不斷地給腦組織供給氧氣、營養物質,維持大腦的正常活動,一旦血管堵塞,大腦無法及時獲得血液供應,很容易引起缺血、缺氧症狀,而主要症狀表現就是頭暈頭痛,嚴重時,甚至可能出現腦梗症狀。所以突然出現持續性頭暈頭痛,伴有思維混亂,很可能是血管堵塞所致,建議及時就醫為宜。
二、胸口發悶、發痛
心血管是心臟血液、氧氣、營養物質運輸的主要承擔者,如果心臟部位的血管中出現血栓,阻礙血液的正常流通,心肌所需的氧氣、營養物質無法及時輸送到位,從而引起胸痛、胸悶、心悸現象,甚至能增加心梗誘發機率。所以遇到這種情況,建議及時到醫院對血管做相關檢查,以防萬一。
三、腿腳發麻
下肢血管主要承擔腿部的血液運輸、氧氣供給作用,一旦下肢發生病變或堵塞,腿部血液、氧氣供給會大大減少,導致下肢缺血、缺氧,而腿部本來就遠離心臟,缺血缺氧會引起腿麻、腿疼的狀況,嚴重時,甚至對下肢運動功能會造成影響,可能造成偏癱。
四、視線模糊
血管堵塞有時候不單單會阻礙到大腦的正常活動,還會損傷到視覺神經,導致視覺神經出現暫時性缺血,引起陣發性視線模糊。嚴重者還可能出現眼前有暫時性發黑的現象,但過一段時間可以自己緩解。如果是眼底血管堵塞,嚴重者甚至會導致失明。
血管堵塞,與日常不良的生活習慣有一定關聯。像飲食不健康、不運動、熬夜、抽煙喝酒等,都是會損傷到血管。所以建議平日裡還是要養成良好習慣,除此之外,還要定期到醫院體檢,有助於身體疾病早發現早治療,也能起到預防患病的幾率。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ce66686389ea183409b14302a8f597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