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識局:金磚峰會喀山啟幕,「大金磚合作」何以大有可為?

2024-10-24     國際在線

中新網10月22日電(張乃月)10月22日,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十六次會晤在俄羅斯喀山啟幕,這是金磚國家歷史性擴員後的首次峰會。在時代變局中,越來越多的國家希望加入金磚大家庭,金磚合作機制,到底有怎樣的魅力?如今,擁有更多人口和資源、更大市場、更廣闊合作空間的「大金磚」,將如何繼續為世界和平與發展做貢獻?

對此,中新網特邀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研究員王友明、北京師範大學政府管理學院教授、金磚國家合作研究中心主任王磊進行深入解讀。

「金字招牌」吸引力強大

此次峰會召開之際,俄羅斯總統助理烏沙科夫透露,當下已有30多國表達了對參與金磚合作機制的興趣,希望加入其中或開展某種形式的合作。

「這麼多國家排隊『奔赴』金磚合作機制,在全球多邊機制發展史上很罕見。」王友明指出。

為什麼金磚合作機制越來越受歡迎?專家分析,主要有三點原因。

「首先,金磚合作機制的本色,是要推動全球治理機制實現再平衡,推動全球治理朝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這符合廣大發展中國家的利益訴求。」王友明表示。

王磊也指出,金磚合作堅持開放包容,使得參與到金磚合作進程中的成員國、受邀國,都能在平等的、多邊主義的氛圍中,更好地進行溝通與磋商,這是金磚軟實力的重要體現。

第二,越來越多的國家看到,金磚合作不是「空談館」,而是務實的「行動隊」。

「不論是成立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建立金磚國家應急儲備安排,還是在疫苗、農業、能源安全等領域的合作中,金磚國家都取得了非常多的共識,使得金磚合作能夠惠及每一個成員國。這也是金磚合作對其他發展中國家具有吸引力的重要原因。」王磊指出。

王友明也表示,當下,金磚成員國正在發展新型經濟,尤其是數字經濟、綠色經濟,全球南方國家希望跟上全球新工業革命的步伐,希望在全球產業鏈和價值鏈重構之際不落伍,所以希望加入金磚平台,與中國、巴西等國實現優勢互補。

第三,金磚成員國的發展模式,對廣大全球南方國家很有吸引力。

「這些國家對中國式現代化尤其感興趣,希望借鑑中國的發展經驗。」王友明表示,眾多全球南方國家好奇中國如何在西方的遏制下,取得諸多技術成果。它們希望加入金磚大家庭,借鑑金磚經驗,與金磚國家接觸對話,擺脫對西方的依賴並拓展自身的發展戰略空間。

「大金磚」何以大有可為?

擴員後的「大金磚」總人口占全球近一半、貿易占全球1/5。按購買力平價計算,其在全球GDP中的占比,已從31.6%提高到35.6%,已然成為推進世界多極化進程中「不可忽視的一股力量」。

「金磚合作發展到當今的高規格、大規模,取得成功的關鍵在於『開放包容、合作共贏』的金磚精神。金磚精神是實實在在的,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王友明指出。

王友明表示,在金磚合作機制中,其成員總能求同存異,為整體利益考慮,這是在多邊機制合作中不可多得的特色。此外,金磚合作具有「常為新」的精神,不論是在國際事務,還是在新工業革命等前沿領域,都主動把握機遇,及時出台新的合作舉措。這些都為其發展與進步奠定了基礎。

王磊指出,2024年是「大金磚合作」正式啟動的第一年,面臨很多機遇。

「最明顯的機遇,在於『大金磚合作』啟動之後的規模效應。」王磊表示,金磚國家成員數量翻了一番,占全球人口和領土面積、GDP比重,以及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和世界銀行等機構中的比重,都得到明顯提升。這種規模效應,為「大金磚」未來進一步拓展合作,提升全球影響力打下堅實的基礎。

其次,王磊指出,金磚擴員會推動其內部合作機制的調整與改革,「大金磚」可以進一步完善自身機制建設,提質升級,促進金磚合作更加務實、平穩運行。

此外,他表示,通過「大金磚合作」,金磚國家可以加強同全球南方國家之間的交流,探討共同發展的願景,進一步鞏固其在發展中國家陣營內部的影響力,促進發展中國家整體團結,推動全球治理體系朝著更加公平、公正、包容、可持續的方向進行改革與發展。

王磊還指出,以擴員為新起點,面對機遇與挑戰,進入「大金磚合作」時代的金磚合作機制應進一步凝聚共識,聚焦合作重點,提升合作效率和質量。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ce46461b433bc74946131b054c2bdb1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