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浩民:20年前是TVB當紅小生,20年後是爛片大王

2022-04-25     伍脊六獸

原標題:陳浩民:20年前是TVB當紅小生,20年後是爛片大王

陳浩民:20年前是TVB當紅小生,20年後是爛片大王

陳浩民最近又因演爛片被吐槽了!

從《封神榜:托塔天王》到《孫悟空大戰盤絲洞》,再到最新的《東遊傳》,陳浩民近年來主演的影視作品,無一不是「粗製濫造」與「蹭情懷」的「神作」,而此次在新戲中,他又給自己戴上了一個「中年裝嫩」的標籤。

在最近上線的《東遊傳》中,陳浩民飾演了一個年僅25歲且相貌不凡的浪蕩公子哥,其實角色本身的人設是沒有問題的,如果是30年前的陳浩民來詮釋這一角色,相信一定有數不清的小姑娘眼冒粉紅泡泡的在螢幕前大讚他的神顏,但如今的陳浩民已經53歲了,可以當男主父親的年紀,硬要「扮嫩「和小自己近20歲的女演員談戀愛,實在讓人難以接受。

這倒不是對大齡男演員有偏見,如果保養得好,看不出實際年紀,或許也不會有人說什麼,但如今的陳浩民早就不是當初的小鮮肉了,50+的年紀演一個浪蕩的公子哥,油膩感十足,而當鏡頭給到面部特寫時,陳浩民的年齡感便更加明顯了,和小自己近20歲的女演員同框演情侶,實在不搭,硬生生演出了父女的感覺。

這不禁讓人回想起了當年楊鈞鈞飾演的「西門無恨」,40+的楊鈞鈞在劇中分飾「張潔潔」與「西門無恨」這個兩個驚艷武林的美女角色,還要和劉德凱、焦恩俊上演一場情意綿綿的愛情故事,觀眾根本無心關注劇情如何,只看得起了一身雞皮疙瘩。

《西門無恨》這部劇,直至如今已經過了二十幾年,罵聲仍未停止,但儘管有了前車之鑑,依舊有演員非要挑戰觀眾的底線。

40+的林峯在新版《倚天》中飾演年少青春的「張無忌」,年近半百的鐘漢良還在和90花演古偶,如今陳浩民也加入了「中年扮嫩」大軍,他在新作《東遊傳》的表現被吐槽是男版的」西門無恨「,「段譽」的濾鏡已經所剩無幾。

想當初,陳浩民也是TVB的當家小生,從《天龍八部》到《天地爭霸美猴王》,再到《封神榜》,給觀眾留下了一部又一部的經典。

《天龍八部》中的「段譽」,是陳浩民最具代表性的角色,顏值巔峰期的他足以配得上「翩翩公子、溫潤如玉」的評價,讓人一見難忘,陳浩民和林志穎版的「段譽」,是公眾認可還原度最高,最符合原著的,再看如今翻拍的新版《天龍》,沒一個能與之相比的。

陳浩民主演的《天地爭霸美猴王》,是TVB當年收視前十的劇集,他在劇里飾演的「孫悟空」古靈精怪,完全不同於「段譽」的溫潤如玉,極端的反差讓人記憶深刻。

《封神榜》中的「哪吒」桀驁不馴、意氣風發,陳浩民完美地詮釋了角色鮮衣怒馬的少年氣,這部劇時至今日也依舊是百看不厭的經典。

或許是因為《天龍八部》與《封神榜》等作品風靡於大陸,陳浩民看到了新的機會,畢竟TVB「僧多粥少」,工資也不高,於是在2001年,趁著《封神榜》的熱度還在,陳浩民開始向大陸進軍。

而對於來到大陸發展的目的,陳浩民也是直言不諱,他曾公開表示過自己是覺得大陸有更多的機會,可以賺到更多的錢,所以才轉至內地發展的。

但也不知是不是過分看重利益,來到內地之後,陳浩民反倒不注重作品的質量了,相比TVB時期的佳作不斷,他在內地的作品沒幾部出彩的。

相較之下,《大清後宮》與《活佛濟公》是他為數不多的口碑作品,再往後看,陳浩民便踏上了演爛片的不歸路。

從《薛平貴與王寶釧》開始,陳浩民的戲路就已經明顯走偏了,雷人的劇情毀三觀,男女主兩人間看似至死不渝的愛情,其實根本經不起推敲,而全劇的服化更是「花紅柳綠」的廉價影樓風,全無美感。

之後他主演的《劉海戲金蟾》,也是同樣的畫風,無論是劇情還是服化,都只能用一個詞來形容,那就是粗製濫造。

這個時期的陳浩民,已經不用再看他的演技如何了,因為作品本身無一例外的都是雷人神作,久而久之,「爛片大王」成為了他的標籤,甚至有觀眾表示,只要有陳浩民出演,都不用看劇情,就知道一定是部爛片。

從TVB的當紅小生,到如今的「爛片大王」,陳浩民靠著一部部雷人神作,親手毀了自己早年好不容易積攢下來的口碑,近年來,他更是成為了國產網大的常客,僅2021年這一年內就上映了4部網大,但作品播出後,無一例外的遭到了網友們的痛罵。

但對此陳浩民並不在意,否則早在幾年前大家吐槽他專演爛片時,陳浩民就會有所改變了,相比在演藝事業上有所成就,目前的他似乎更希望自己能賺到更多的錢,所以才會沒有節制的接演各類型粗製濫造的網大。

而他急於賺快錢的主要原因,或許是因為家裡人口太多,自己一個人要養活一家6口,承擔三個女兒一個兒子的學費與生活費,這對於一個已經被排除在二三線隊列之外的演員來說,是個不小的壓力。

一邊是事業,一邊是家庭,兼顧不了的陳浩民只能一再降低底線,出演爛片不過是向現實低頭的無奈選擇,或許對於觀眾而言,如今的他並不是個好演員,但對於自己的孩子來說,他至少是個好父親。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cd5e81e377bec65be8ec03593343ba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