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形勢仍然嚴峻。
上海新增69+869例,仍然處於高位,而北京也緊隨其後,新增39+15例。
這些大城市,吸引了無數人的注意力,也有大量的資源可以利用,他們有足夠的能力去應對。
可是,對一些小縣城來說,如果疫情來勢洶洶,一切都變得那麼艱難。
昨天,在微博熱搜上,看到一條並不起眼的消息:
「四川新增196例本土無症狀」。
196例,其中廣安鄰水縣就占據了絕大部分。
廣安鄰水縣,很多人根本不知道這個縣城。
在熱度上,它遠比不上北京,上海這樣的大城市。
在資源上,一場大的變故,他們的物資就捉襟見肘。
可是,這樣的小城在視線之外,經歷了太多我們想像不到的東西。
他們默默扛下一場硬仗,只是沒人知道而已。
首先從第一個病例說起。
5月8日,廣安市鄰水縣一網約車司機從重慶返回鄰水後,主動做了核酸檢測。
不幸的是,結果異常。
他甚至不知道,自己是如何被感染上的。
然而,這幾天,他密切接觸了一批人,病毒已經隱秘傳播多日。
其中一個密接者,甚至還參加了本地的壩壩宴。
一時間,這座小城的疫情開始呈直線飆升:
5月10日,新增1例本土新冠肺炎無症狀感染者;
5月11日,新增本土無症狀感染者25例;
5月12日,新增本土確診病例5例和無症狀感染者87例。
5月14日,新增193例無症狀感染者。
廣安這次疫情,鄰水是重災區,且因傳播的特殊性,疫情已經外溢至多地。
短短几天,廣安,這座人口450多萬的小城,開始全員緊張了起來。
由於首例為網約車司機,活動軌跡範圍廣而複雜,這一次,鄰水的防控形勢,更加嚴峻。
千餘床位的方艙醫院,三四天就耗盡;
當地進入了全域封閉靜態管理,所有商場,超市,農貿市場等一律關門,暫停購物;
曾經熱鬧喧囂的鄰水縣城,如今只剩下了安靜和沉默;
學生停課,店鋪歇業。
一夜之間,這座從未有人注意的小城,變得安靜而冷清。
疫情之下的鄰水到底有多難?
首先是物資緊缺。
疫情發生之後,鄰水縣的工商聯和紅十字會,緊急向外界求助物資。
若不是萬不得已,誰想求助於人?
可是許多網友不理解,評論區一片嘲諷和陰陽怪氣:
「都2022年了,怎麼還缺物資?」
「又是要捐款捐物的,整個無語了....」
由於一些聲音太多刺耳,評論區有很多網友反擊他們:
「不要嘲諷任何地方,下一個可能輪到的就是你」
「防疫物資會過期,20年這邊並沒有發生大規模疫情。大家都是同胞,您可以冷眼旁觀,但沒有必要說風涼話。」
「鐵拳沒打到自己身上而已...」
鄰水為什麼會缺物資?
因為這是一個剛剛脫貧的小縣城,經濟水平相對比較落後。
短短6天,感染者超過400人,而這個縣城醫療資源匱乏,現在全國疫情又到處開花,他們很難在短時間內籌集到相應的醫療物資,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到網上求助。
鄰水的醫療資源匱乏到了什麼程度?
有鄰水人在微博上說,志願者都沒有足夠的防護服。
在眼下這個階段,沒有防護服,無異於將自己暴露在病毒之中,非常危險,必須要穿防護服。
鄰水疫情到了這個程度,到網上求助一些物資又有什麼不妥呢?
而且鄰水最難的不是醫療資源匱乏,而是抗疫人員緊缺。
鄰水縣,老人和小孩的比例很高,青壯年勞動力比較少。
而且這次的疫情,是集中爆發在縣城。
縣城人口稠密,病毒蔓延極快,鄰水縣很快就封城。
雖然遏制了病毒的傳播,但也導致很多市民健康碼變色,無法出來做志願者,這樣就導致了抗疫人員極其緊缺。
無奈之下,一些民警緊急就地轉崗,從藍衣戰士,變成了紅衣衛士。
可這對於他們來說,依然是杯水車薪。
運力不足,人員不足,醫療資源緊缺,都是他們所面臨的一座座大山,他們面臨的艱難是我們想像不到的。
在微博上,只要是關於四川疫情的「詞條」,都是鄰水當地人民請求關注鄰水和呼籲求助的。
希望那些鍵盤俠,別看到一些消息就「亂噴」,先了解清楚情況。
他們都是我們的同胞,沒有必要在別人落難的時候,再踩上一腳。
鄰水縣,這個小縣城常住人口僅僅才70萬,可是疫情發生之後,這個小縣城懂事和堅強到令人心疼。
疫情爆發那幾天,鄰水都是下著雨。
做核酸的時候,所有人都打著雨傘,排成長隊,秩序井然地在雨中等待。
沒有一句怨言。
那麼默契,那麼配合。
那一刻,時間雖然靜默,但在無聲之中,我卻看到了更為堅強的力量。
鄰水縣康佳小區,志願者們為抗疫做準備。
然而,天公不作美,一場雨下來,他們渾身被淋得濕透。
冷風冷雨打在身上,卻沒有一個人退縮。
一個「大白」實在太累,竟直接躺在樓梯上休息。
這張照片,讓人動容。
凌晨三點,他們還守在崗位上,一遍一遍地做核酸。
為了守護家鄉的安康,他們是拿命在拼。
最讓人感動的是那個小孩。
夜深,不到5歲的孩子,獨自一人去隔離。
小小的身子,看得讓人心疼不已。
整個鄰水縣的人們,都因為這一幕而淚目.....
自2020年起,疫情2年多的時間,鄰水幾乎沒有重大疫情。
可是,這一次,病毒呼嘯而至,所有人在措手不及後,都不約而同地站直了。
他們拉起手來,緊緊依偎,用最樸實的行動,對抗洶湧的災難。
過去的這兩年,鄰水,真的太難了。
他們到2019年才摘掉了貧困縣的帽子,人均年收入直到去年才過萬。
可是面對這個貧窮的縣城,這幾年,暴雨一直在侵襲他們。
2021年,四川鄰水出現強降雨。
最大降雨量達170.4毫米,
一時間開車如開船,街道變泳池……
很多人因漲水被困;
店鋪被毀,街道被淹,房屋的保坎被衝垮。
這個人口才70萬的小城,一次又一次地接受了來自大自然的風雨洗禮。
然而,暴雨走後,帶來的次生災害,仍在困擾著這裡的人們。
山區泥石流,通信故障……這些都要耗盡人力物力,才能恢復正常的秩序。
好不容易大災過去,疫情又開始了。
因為種種原因,它註定不能成為熱搜上的焦點。
可這座英雄的小城,即使經歷了洪水,暴雨,疫情,卻從不怨天尤人,只顧默默自救,兀自堅強。
即使無人問津,他們也在竭盡全力;
即使天災不斷,他們從不放棄抗爭。
在他們身上,那種四川人的樂天憫人,天塌下來當被蓋的樂觀精神,體現得淋漓盡致。
抖音上,一個「大白」在緊張的工作之後,向攝像機比心回應,並擺了一個勝利的手勢。
,時長
00:11
鄰水某學校,一個班的學生要被集體隔離。
校長的信,卻讓所有人在至暗之中看到希望:
一次不得已的短暫隔離,或許是我們生命中不可多得的歷練機會;
隔離後的逆天成長,或許就是全班孩子成長路上的一筆寶貴財富!
字裡行間流露的,是四川人身上,那股子不服輸,不怕難的壯志。
中華兒女,多的是歷經苦難的人。
但唯有四川人,能將這份苦難嚼碎了,咽下了,然後更加鬥志昂揚地向前走。
2008年的那場史詩級大災難後,他們在廢墟之中重生;
此後多餘震,可他們依然能認真生活。
他們骨子裡的熱血和勇氣,從未磨滅。
這就是川人的精神:
吃苦耐勞,達觀友善。
沒有什麼,能阻擋他們對新生活的嚮往,也沒有什麼,能夠戰勝他們衝破困難的決心。
我相信,鄰水一定會儘快恢復到正常的生活。
因為,那些雨水澆不滅,疫情打不死的信念,在這片熱土上,終將生生不息。
素材來源:
極目新聞:《5天200餘人感染!一地緊急靜態管理》
央視財經:《四川廣安本輪疫情,病毒溯源結果出來了》
今日女報:《7天超500人感染!這裡發出呼籲:需要物資!!》
抖音:@鄰水融媒 @廣安電視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