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岡村寧次被老蔣無罪釋放,毛主席得知後大怒,連夜發令追捕

2024-10-21     無風卻起念

1949年1月26日,南京的軍事法庭里,正進行著一場特殊的審判。

被告席上坐著的是一個日本人,他就是臭名昭著的侵華日軍總司令岡村寧次。

這個傢伙當年在中國犯下了滔天罪行,害死了無數無辜的中國人。

大家都等著看岡村寧次這個殺人兇手被繩之以法,可是,法庭上的判決卻讓人大跌眼鏡。法官竟然宣布岡村寧次無罪釋放!

公審結果一出,現場的記者和旁聽群眾目瞪口呆,緊接著爆發出難以抑制的憤怒,質問聲、謾罵聲此起彼伏。

而遠在西柏坡的毛主席,得知此事後拍案而起,怒斥國民黨和蔣介石的無恥行徑,連夜發布了一道緊急命令:「必須重新逮捕岡村寧次!」

要說岡村寧次的罪行,那真是罄竹難書。他的名字在中國的歷史上早已烙下了血腥的印記。1884年,岡村寧次出生在日本東京,畢業於日本陸軍士官學校與陸軍大學,曾擔任日本駐華武官、北洋軍閥孫傳芳的軍事顧問,並收集大量中國情報。

1932年,他挑起了「一·二八」事變,並出任上海派遣軍副參謀長,直接指揮了日本對上海的侵略。從此,岡村寧次便成了中國百姓噩夢的象徵。

日軍在中國犯下的「殺光、燒光、搶光」的「三光政策」,正是岡村寧次一手策劃並推廣的。在他的指揮下,日軍在華北、華中地區犯下滔天罪行,成千上萬的中國平民百姓在他的屠刀下慘死,土地被燒焦、村莊被掠奪。而他,卻始終站在幕後,冷酷地指揮著這場血腥屠殺。

1945年,日本投降,岡村寧次在南京簽署投降書。那時的他,手顫抖得連印章都蓋不正,內心的恐懼顯而易見。他害怕的,不是別的,正是自己在中國犯下的罪行遲早會遭到清算。

然而,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岡村寧次的境遇並沒有他預料中的悽慘。

他雖然被關押,但卻享受了國民黨政府的優待,不僅生活無虞,甚至還被授予了「長官」的頭銜,繼續享有某種特權。這一切,背後其實藏著他與蔣介石之間的「利益置換」。

原來,在日軍投降後,岡村寧次曾下令駐華日軍必須等國民黨軍隊到來再行繳械,拒絕向八路軍、新四軍投降。

蔣介石因此得以從中獲利,順利接收了大量日軍裝備和占領區,尤其是戰略要地東北。這一系列安排讓蔣介石對岡村寧次心懷感激,為了報答這份「功勞」,蔣介石對岡村寧次的態度發生了質的轉變。

1949年,南京法庭上,岡村寧次本應受到審判。然而,審判長石美瑜卻收到了湯恩伯的一份電報:「岡村寧次無罪。」於是,審判不過成了走過場。岡村寧次竟然無罪釋放!

無罪釋放的消息傳出後,全國上下譁然,激起了無數人的憤怒。大家難以接受這樣一個屠殺了無數中國百姓的劊子手,竟然能逃脫法律的制裁。

現場的記者和旁聽者當場起身抗議,甚至連岡村寧次本人也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好運。可事情並非偶然,蔣介石的干預、國民黨內部的縱容,早已為這場鬧劇鋪好了路。

這時,遠在西柏坡的毛主席得知消息後,怒不可遏。他拍案而起,大聲怒斥:「必須重新逮捕岡村寧次,絕不能讓他逃脫罪責!」 毛主席迅速連夜發出命令,要求國民政府將岡村寧次重新逮捕並嚴加看管,等待將其交由解放軍處置。

這場荒唐的審判背後,其實隱藏著一場巨大的政治交易。

蔣介石為何要庇護岡村寧次?除了岡村寧次在投降後「配合」國民黨接收日軍裝備的「功勞」外,蔣介石還有更深層次的考量。

蔣介石一直信奉「攘外必先安內」的理論。他的內心始終認為,共產黨才是他最大的敵人,而不是日本侵略者。在抗日戰爭勝利後,蔣介石不僅沒有全力清算日本戰犯,反而試圖藉助日本軍官的力量,繼續打壓共產黨。

不僅如此,岡村寧次還被蔣介石聘為「反攻大陸」的軍事顧問。蔣介石在敗退台灣後,仍對大陸心存不甘,企圖通過岡村寧次的經驗,協助他東山再起。這樣一位侵華罪犯,竟然成了蔣介石反共計劃中的「重要人物」。

岡村寧次雖然幸運地逃脫了法律的制裁,但他的晚年生活卻並不如意。

1964年,他因肺結核住院,妻子對他不理不睬,甚至拒絕探望。更為悲慘的是,1962年,岡村寧次的唯一兒子暴斃身亡,這讓他精神備受打擊。

1966年,岡村寧次因心臟病猝死。他的一生充滿了血腥和殘忍,雖然逃脫了人類的審判,但最終卻沒能逃過命運的懲罰,孤獨而悲慘地離世。

毛主席的憤怒,是無數中國人民的憤怒。正是因為有了這些正義之士的堅持,歷史才沒有在罪惡中沉淪。即使岡村寧次躲過了法律的制裁,但他永遠也無法躲避歷史的譴責。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ccc6f212d4cc54bf79d29f54b2931a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