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霄人對市場的敏感度遠超常人。
正解局出品
福建,有很多神奇的地方。
漳州雲霄縣,就是其中之一。
雲霄縣總人口雖不足50萬,鼎盛時期卻拿下了國內95%的假煙市場,年產值達到上千億,讓人戲稱「雲霄煙是遊走於19家中煙公司之外的第20家中煙。」
甚至,雲霄假煙不僅質量「吊打」正品,還曾讓正品反過來抄襲其包裝。
不僅如此,雲霄假煙還將生意做到海外,壟斷了80%的歐美市場,經美國執法部門打擊多次,也沒能傷其筋骨。
雲霄假煙究竟為何這麼厲害?
福建雲霄縣遠景
雲霄盛產煙葉,從清朝開始,家家戶戶都靠售賣手工捲菸維持生計,逐漸成為當地一項傳統的經濟項目。
解放前,雲霄有七家捲菸廠,從業人員已近千人,是福建有名的煙草加工基地。
1952年,雲霄當地成立了國營煙廠,生產的雲福牌香煙暢銷福建全省。
由於銷售渠道受限,再加上當時經營不善,1953年10月,雲霄香煙廠停辦。
1970年,福建再次開辦雲霄香煙廠,先後推出聞名全省的雲福、葵花等香煙品牌。
雲霄香煙廠生產的「雲福牌」香煙曾是福建省檔次最高的燒烤型香煙
其中,當地生產的「雲福牌」香煙,還被評為福建省檔次最高的燒烤型香煙,雲霄香煙廠也一躍成為中國企業500強行列。
進入上世紀90年代,由於各地紛紛上馬的煙廠多而雜,全國煙草市場呈現「煙難抽、稅難收」的局面,國家責成各地煙草專賣局進行整頓,關閉了大部分規模較小的煙廠,雲霄煙廠也在其間。
1998年,這個曾經輝煌一時的工廠被龍岩捲菸廠合併,逐漸退出了歷史舞台。
由於煙草行業是雲霄縣重要的經濟支柱產業和就業渠道,煙廠的消失也意味著有無數雲霄人失去了工作。
不過,雲霄人也並不緊張,反而早有預料和安排,「官辦」煙廠沒了,正好騰出精力對正在從事的假煙事業進行了「升級」。
因為煙草利潤豐厚,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雲霄假煙市場就已開始萌芽;到了上世紀90年代,更如野火燎原,幾乎一半以上雲霄的家庭都涉足其中。
手工捲菸曾是雲霄縣家家戶戶的「絕活」
據網友透露,雲霄一些中小學在那時不僅很少布置家庭作業,甚至還經常提前放學,為的就是讓學生能回家包煙,也算當地的一個「奇觀」。
當地許多人不光對假煙的生產流程了如指掌,就連包裝也能做到隨手抓一把散煙,不多不少剛好就是20根……
梳理雲霄假煙的發展過程,可以大致概括為三個階段:以次充好——移花接木——真假難分。
最初的雲霄假煙就是用簡單的捲菸器將劣質的煙絲和過濾嘴包裹住,然後用膠水黏好,再包裝銷售,無論口感還是包裝都很粗劣。
雲霄假煙最初就是以次充好,成品質量十分低劣
在「老煙槍」面前,這種假煙甚至不用抽,只需放在鼻子上聞一聞就能輕鬆辨別。
到了上世紀90年代,雲霄假煙開始有了變化:將高價的煙嘴嫁接到低價香煙上,冒充高檔香煙進行銷售。
再後來,雲霄人買來高檔散煙放入定製的精緻鐵盒內,包裝外還會醒目標註「內部特供」、「首長專用」等字樣,以凸顯香煙的高檔和稀缺性。
這樣的套路還真有不少人願意買單,比如紅雲紅河集團生產的「大重九」,市場價大約是800元每條,雲霄的假煙販子換上鐵盒裝後,冒充禮盒以3000元價格對外出售,利潤瞬間就翻了3倍多。
雲霄假煙就是將大重九換了精緻點的包裝,利潤直接翻倍
好笑的是,即便假煙的價格貴了這麼多,很多煙民卻紛紛將其當作「限量版」跟風追捧,甚至一度供不應求。
這種半真半假的雲霄煙,主打的就是一個「逼格」,靠著對煙民心理的準確拿捏,雲霄的煙販們穩穩割了一波韭菜。
不管怎麼說,這些都還可以稱為「假煙」,可隨著大量專業技術工人的加入,雲霄假煙已很難再用簡單的「假煙」來定義。
因為相比國內其他「同行」,雲霄這裡造假煙,是認真的。
九十年代中期,國內假煙泛濫,為了奪回「市場」,雲霄假煙產業十分捨得下本錢。
為了與正品保持一致,雲霄縣每家假煙作坊都購買了與正規國有煙廠型號一樣的香煙捲接機、鍋爐、彩印機、輪式印刷機,而且烤煙絲、卷接、印刷、包裝、各種輔料、運輸等每道工序基本與正規煙廠完全一樣。
同時,這些假煙老闆還以高薪從大型煙廠挖人,就是想讓假煙無論口感還是外觀均與正品無異。
在產品「精益求精」上,雲霄煙也確實有一套。
比如雲霄假煙販子最愛仿製的中華煙,煙販們深知香煙開包後容易受潮、影響口感,便貼心地在每根香煙外面套了一層保護膜……這是連正品都不捨得投入的。
雲霄假煙工廠還非常重視香煙的質量,挑選煙葉的時候,會主動剔除其中的粗莖。
要知道,這個工作機器幹不了,只能全部手工完成。
據說,還有一家雲霄假煙廠,為了尋找三條煙絲沒有裝滿的假煙,老闆硬是從上萬條香煙中找出後,重新拆開裝填。
有人覺得他有些小題大做,本來做的就是假煙,可老闆卻認真地說,「這事傳出去,可不就砸了咱們飯碗嗎?」
不得不說,雲霄煙販雖然幹著見不得光的事,但「職業操守」可比某些食品領域的黑心廠家強太多了。
因此,雲霄煙的口感度不僅與正品一模一樣,可能還讓人感覺更為醇厚。
對於許多囊中羞澀的煙民來說,價格不到正品的一半的雲霄煙,口感卻更令人回味,實在是假煙中的「精品」。
所以每當有人在網上罵雲霄煙口味不佳時,總有人站出來安慰說,「兄弟,你可能買到的是假雲霄煙。」
因為這份「專業度」,雲霄煙的造假技術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甚至令正品看到都自嘆不如,主動「拜師學藝」。
我國製造業發展有個基本規律:模仿,創新,超越。
而這一點在雲霄煙上表現得最為淋漓盡致。
當年玉溪剛出來時是紅色包裝,結果雲霄當地又別出心裁推出一款藍色包裝的玉溪煙。
這款「藍玉溪」流入市場後,連玉溪的技術人員都感嘆外觀比自家要好看。
夸完了就立即參考雲霄版模樣,推出了正版藍色玉溪……
玉溪如今的藍色包裝,據說也是直接參考了雲霄的藍色版
還有現在盛行的細支煙,據說也是源自雲霄自行推出的「細中華」。
直到看到市場追捧後,中華煙這才趕緊也推出了細支款香煙,從而帶動了細支煙的普及。
風靡全國的中華「細支煙」最早也是源自雲霄的「創新」
整個上世紀九十年代後期,靠著過人的「口碑」和「品質」,國內95%的假煙幾乎全部被雲霄縣壟斷,錢自然是賺翻了。
福建雲霄生產假煙的銷售網絡
一包售價12元左右的正品煙,生產成本可能不到3元,但算上各種稅費,毛利大概在2元左右。
可雲霄假煙不僅生產成本極低,更不用交任何稅,12元的煙至少能賺10元,如果是那些售價更高的煙,利潤更是高到令人咋舌的地步。
有傳聞說,雲霄靠假煙這樣的地下產業,每年收入能達到千億,或許這個傳聞並非空穴來風。
令人感到好笑的是,可能仿製國內正品煙對雲霄人來說已達到「無敵」的程度,雲霄當地居然還故意設計了一款「寂寞」牌香煙,據說銷量還很不錯。
令人哭笑不得的雲霄「寂寞」牌香煙
不過,雲霄很快也不「寂寞」了,因為假煙不僅闖入歐美市場,還基本壟斷了歐美、非洲和中東的生意,僅「萬寶路」、「駱駝」兩款煙就完全制霸了美國的煙草市場。
2005年,美國執法機構在聯合調查時,發現境內幾乎所有的假煙都來自中國福建的雲霄縣。
美國與很多歐洲國家一樣,煙草行業有著高昂的稅費,這也導致美國境內的香煙賣得很貴,香煙走私就有了市場。
不知什麼時候,雲霄假煙在國際走私集團的配合下,從四面八方「撲」向美國,火爆異常。
美國執法單位對外展示查抄的雲霄假煙
從來都是美國煙草在別國「攻城略地」,沒想到本土卻被雲霄假煙「攻陷」,大量稅收流失,煙草貿易也出現資金外流的尷尬局面。
於是,美國煙草、稅務聯合FBI等機構展開了針對走私煙的數次打擊行動,可始終無法根除境內的雲霄假煙。
畢竟幾乎一模一樣的口感,價格卻不到原價的十分之一,這讓誰都頂不住啊!
雲霄假煙的海外走私路徑
無可奈何的美國人只好向中國求助,希望從源頭打掉雲霄假煙。
只是面對層出不窮的制假手段,以及制假窩點遍地開花的雲霄假煙,中國政府也感到很棘手。
據統計,從1999年1月到2014年底,雲霄縣出動超22萬人次,組織1156次大規模集中查處行動,卻始終無法徹底端掉所有假煙窩點。
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各地海關查扣的走私香煙,大部分都來自雲霄縣
想想看,一條假煙生產設備只需25萬元,但是每天可以生產假煙2萬條,其中的利潤足以令任何人瘋狂,並鋌而走險。
雲霄的假煙團伙也因為屢遭打擊,想盡辦法與警方「鬥智斗勇」。
他們先是直接在自家院落製造假煙,等到被警方打擊後,就偷偷搬到附近的山林或礦場內開廠造假煙。
被警方搗毀的地下制假窩點
發展到後來,制假團伙乾脆搬回家,在地下憑空挖出一個假煙工廠,村裡各種管道、牆面、下水道、洞口等都經過改裝,就是為了繼續造假煙。
還有一些造假團伙受到升降舞台啟發,將房屋整體改造後,通過液壓技術升降地面,以達到偽裝的效果。
甚至有新聞報道雲霄假煙製造團伙一邊驅車趕路一邊還在製造假煙,實在太「敬業」了……
反正為了躲避警察的搜索,雲霄生產假煙的場所,只有你想不到,沒有做不到的。
但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隨著國家及雲霄當地對假煙窩點的持續打擊,同時大力扶持枇杷、茶葉等經濟農作物種植,昔日猖獗的雲霄假煙終於灰飛煙滅,成為歷史。
如今,雲霄縣已成為國內著名的「枇杷之鄉」,現在枇杷已是當地的支柱產業之一。
或許正如一個業內人士的評價,「雲霄煙很多時候,對市場的敏感度遠勝正版香煙。」
靠著這種對市場的敏感度,雲霄不僅是全國有名的「枇杷之鄉」,更成為聞名遐邇的「光電之都」。
昔日」假煙之城」的污名早已成為了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