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機動戰士敢達》是機器人科幻作品裡長盛不衰的經典IP
其目的最初只是玩具廠商為了向兒童群體兜售塑料拼裝模型玩具,受到上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科幻風潮的影響,逐從《變形金剛》那樣的玩具宣傳片,變成了宇宙科幻戰爭場景下的社會實驗。
歷經40多年漫長歷史,既有《敢達0079》《0080口袋中的戰爭》這類談論戰爭與和平的嚴肅經典,也有《敢達G》這種雜糅流行文化....把敢達當成功夫片,把物理學拋之九霄域外的。而我們這次要聊的主角《敢達決戰》,則位於敢達龐大版圖裡屬於遊戲的一塊領地。
作為一款 早在2016年就已上線運營的手游,同時代上線的遊戲還存活著的已是屈指可數,而《敢達決戰》又是憑藉什麼持續運營至今,甚至要再做一次產品疊代的?
官方正版授權,帶來關公戰秦瓊的穿越體驗
某種意義上來說,敢達相關遊戲的最核心賣點,和大家熟悉的《FIFA足球》《NBA2K》有著共通之處,沒錯,就是官方授權。《NBA2K》為了符合真實,每年支付給NBA聯盟上億版權費用,《FIFA足球》如今改名《EA SPORTS FC》,背後也涉及到球隊球員相關的商業授權。
《敢達決戰》得到了萬代南夢宮的正版官方授權,對比其他那些畫個機器人東抄一筆西改一下,生怕人家認不出來,又不敢明目張胆一模一樣純靠著蹭敢達流量騙錢的遊戲....就是萬代正版模型,與大班龍、桃子之類的區別。
正版授權才是敢達遊戲里所有內容玩法得以成立的基礎,原因很簡單,相當一部分玩家就是喜歡敢達,奔著敢達這個IP才來的。
《敢達決戰》自然很清楚自己優勢之處,《超級機器人大戰》系列的玩家總是喜歡討論每一部作品裡的收錄作品名單,移步到《敢達決戰》之後,像我們編輯這樣的「蘿蔔控」(指機器人相關題材愛好者)老玩家,會感覺「從未打過這麼奢侈的一場仗」。
從元年的《敢達0079》啟程,歷經漫長且精彩的80,90年代,見識了《敢達G》的拳腳功夫,《敢達W》的偶像氣質,過渡到當代敢達迷入坑的《敢達seed》,「騙錢獸」《高達U.C》,連同物理學不存在的《敢達00》,憑藉玩梗出圈的《鐵血孤兒》(都怪大河內)等等,歷代敢達作品彙聚一堂,各類機體多達數百種,就算在萬代的倉庫里,恐怕也很難見到這樣的陣仗。
遊戲中無論是出膠比炒得高的人氣機體,還是原作里要麼一閃而過,要麼頻繁淪為炮灰的量產機,都有著非常驚喜的建模表現。
即便是在手機螢幕里,每一台機體大到外觀配色塗裝,小到推進器的樣式,都經得起哪怕是最核心受眾的審視。尤其過去這三年多時間裡,受到大環境影響,敢達模型從之前的「膠佬嚴選」,一下子成了「潮玩」的一部分,很多路人在對敢達只是一知半解的情況下,由模型的路徑進入到原作的世界。
光有機體詳實豐富這個「外殼」還不夠,既然上文說了這類遊戲天然自帶「原作粉絲向」的重要屬性,內核部分必不可少。在類似戰役模式的主線關卡里,《敢達決戰》按照敢達宇宙的時間年表,規劃了完整的關卡路線。
玩家將從阿姆羅機緣巧合之下坐上RX-78成為「白色惡魔」開始,成為敢達世界裡的執劍人,原作中一個個響亮的名字,一台台充滿了傳奇色彩的機體,一場場改變了人類宇宙開拓史的大小戰役,無論你是哪種入坑程度的敢達愛好者,都可以在其中找到自己所熟悉的元素。
在經過了版本疊代至現階段成熟期,遊戲畫面的進一步提升,令機體表現力,尤其是動態戰鬥動畫變得更加華麗流暢,3D建模的機體面對特寫鏡頭從容施展取材於原作動畫名場面的經典必殺技,配合上機師CV演出,彰顯敢達世界的獨特魅力。
充滿觀賞性的戰鬥與致敬原作的系統設定
《敢達決戰》的遊戲玩法較為經典,畢竟是一款16年就已上線運營的遊戲。玩家可以通過關卡任務,官方福利,卡池抽取等方式,獲得各式各樣的機體與相關升級素材,然後組建自己的敢達部隊,在各個模式之間,以「推圖」的方式展開戰鬥。
通常戰鬥狀態下,敵我單位會以設定好的出招邏輯自動戰鬥,當機體能量槽蓄滿之後,就可以點擊釋放必殺技,作為觀賞性和輸出爆發力的雙重擔當,必殺技對戰鬥往往能夠起到一錘定音左右戰局的關鍵作用,也是玩家們欣賞機體精緻建模的絕佳舞台。
對於此類遊戲(抽卡-強化戰力-半自動戰鬥-積累資源繼續戰力-挑戰更高難度關卡)的老玩家來說,《敢達決戰》提供了一個安逸的上手路徑。開發組DeNA顯然很了解敢達愛好者對於遊戲的內容訴求,因為即便是敢達的非動作類遊戲,爽快感也是高於策略性的存在。
比如我國主機玩家非常熟悉的《超級機器人大戰》系列,和原本以難度著稱的《SD敢達》系列,過去十年里的新作,也都是在簡化系統,降低門檻,以老玩家駕輕就熟,新玩家快速上手為衡量標準。
《敢達決戰》就像是主機版《SD敢達》的3D戰鬥畫面,加上了《超級機器人大戰》爽快推圖的節奏,非常適合敢達愛好者拿起手機隨時娛樂。
爽快不等於沒有內容深度,恰恰相反,《敢達決戰》的養成系統不僅豐富完整,而且還和原作設定息息相關。比如部分機體與機師之間存在一一匹配的關係,阿納海姆工業VIP用戶阿姆羅與他的「牛」系高達,基拉大和與自由高達,夏亞和紅色以及紅色以外沒有腿的機體....
這種「關公+赤兔」的配置,從系統上講,是提升戰鬥力的路徑,從敢達愛好者的角度,則是玩家把自己對作品的了解,投射到遊戲攻略過程當中。
福利充足,豐儉由人
作為一款運營經驗豐富的作品,《敢達決戰》並沒有滿足於自身完善的官方授權,把用戶體驗完全交給「粉絲向」的忠誠度測試,恰恰相反,開發組一直善於傾聽玩家意見,從兩年前的2.0大更新,到眼下這次蓄力進階,整個遊戲給我的感覺是又精進了一步。
如果用敢達迷最有代入感的形容,就是獨角獸敢達疊代到了全裝獨角獸敢達,ZZ敢達升級為FAZZ敢達,海牛加裝上H.M.S裝甲,而HWS裝甲的海牛——這台很多敢達迷心中的夢情,恰恰就是這次更新後的封面機體。
為了平衡好新老玩家的遊戲體驗,讓大家可以在更加公平的環境下展開各種PVE和PVP,《敢達決戰》目前福利發放的力度較之以往來得更大.....即便是零氪玩家,手中的資源也足以構築起理想的隊伍。
無論以敢達歷史線串聯起來的副本,還是額外提供更多養成資源的其他衛星模式,都像是一年戰爭時期開足馬力的聯邦軍生產線一樣,源源不斷為玩家們提供著充沛彈藥,體力限制?抱歉沒聽說過。
零氪入手T1級別機體,先來一套00全系列拿去練手。
總之只要是玩家喜歡的機體,在有限遊玩的碎片時間裡,都可以把廚力拉滿,沒錯,我就是看「種系」不順眼的U.C遺老,什麼00,鐵血,對不起,小孩子打架這種事情真不關心,不服?食我浮游炮啦!
當然,並不是培養出T0級別的隊伍就可以一招鮮。「王牌演練場」是《敢達決戰》本次更新後新加入的對戰模式,只不過這裡的「王牌」不單單指玩家手中的機體,還包括玩家自身是否有資格被稱為「ACE」。
因為該模式下對戰雙方都是從系統給定的池子裡按照規則順序臨場進行隊伍編排,在確定了先後手和隊長技之後,原地立刻開始對戰。特殊的競技規則打破了抄作業養成強力機體的固有思維,完全隨機輪換卡池就像TCG里的「輪抓」,充滿了不確定性。
玩家對遊戲系統的理解,超過了單純的強度高低,新玩家還可以提前上手體驗後期強力機體的實戰效果,算是一種免費的試用,加上規則中還包括了運氣的成分,我認為「王牌演練場」有潛力成為接下來一段時間裡玩家們華山論劍的焦點。
此外,為了體現出敢達原作一以貫之的宏大背景,《敢達決戰》里PVP玩法的殖民星爭奪戰讓玩家身臨其境於紛繁勢力當中:用類似「搶地盤」的形式,憑藉手中的戰力資源去爭奪各個殖民衛星的實際控制權,為本方勢力獲得更多資源收益。
如果你擔心隊友拖後腿,想要做一匹獨狼,「機師挑戰」模式會是你一往無前的修羅場,這裡就像是傳統遊戲里的「生存模式」,HP不會在過關後自動回滿,被擊墜的機體也沒有復活機會,因此更加考驗玩家的機體強度和陣容深度,適合那些充滿信心想要挑戰的朋友。
結語
《敢達決戰》在最大限度給予粉絲原作享受的同時,依然情緒飽滿地輸出著作為一款日常型手游那細水長流的陪伴感。每當我們觸控螢幕看著熟悉的機體戰鬥演出動畫時,仿佛又回到了那個通過VCD光碟第一次看到「紅色有角三倍速」的下午,去到那個充滿了光劍與粉紅色爆破體積雲的浩瀚太空,延續從0079到宇宙紀元任意節點的機器人之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