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中國證監會網站發布關於瑞浦蘭鈞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瑞浦蘭鈞)境外發行上市備案通知書。瑞浦蘭鈞將計劃發行不超過8.283億股普通股並在香港交易所上市。
數據顯示,瑞浦蘭鈞完成境外發行上市後15個工作日內,應通過中國證監會備案管理信息系統報告發行上市情況。瑞浦蘭鈞應當按承諾嚴格落實國家發展改革委、商務部等部門提出的整改要求,並在境外發行上市過程中嚴格遵守境內外有關法律、法規和規則。
瑞浦蘭鈞自本備案通知書出具之日起12個月內未完成境外發行上市,擬繼續推進的,應當更新備案材料。
根據港交所上市規則,企業需在聆訊審批日期至少4個營業日之前需提交「備案通知書」,意味瑞浦蘭鈞已取得進行香港上市聆訊的前置要求,或很快在港交所進行上市聆訊。
綜合 | 證監會 招股書 編輯 | Arti
本文僅為信息交流之用,不構成任何交易建議
全球第一大鎳生產商——青山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下稱「青山集團」),首個IPO項目是一家鋰電企業。
此前據港交所披露,瑞浦蘭鈞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請,聯席保薦人為摩根史坦利、中信證券。
招股書顯示,瑞浦蘭鈞是一家位於中國的鋰離子電池生產商,專注於鋰離子動力電池和儲能電池產品的設計、研發、製造以及銷售。公司成立於2017年10月,並於2019年4月開始大規模交付鋰離子電池。到2022年,該公司全球儲能電池裝機量在全球鋰離子電池製造商中的市場份額為8.8%,位列第三,而在中國動力電池產品的裝機量市場份額中,該公司份額為1.7%,排名第十。
該公司生產的動力電池產品包括用於各種乘用車、商用車和特種車輛的磷酸鐵鋰電池產品和三元鋰電池產品。其儲能電池產品是適用於各類家庭和工商業儲能場景的磷酸鐵鋰電池產品。該公司的儲能電池主要客戶包括家用儲能集成商、光伏逆變器製造商、系統集成商和EPC公司。
從2020年的1.55GWh到2022年的16.61GWh,該公司的電池產品銷售量大幅增長,復合年增長率達到了227.4%。
招股書披露,該公司的收入從2020年的9.07億元人民幣(下同)大幅增加到2021年的21.09億元,並進一步增加到2022年的146.48億元。同期內的虧損及負凈利潤率從2020年的5330萬及5.9%增加到2021年的8042萬及38.1%,主要原因一是公司在2021年從實現毛利轉為虧損3.249億元;二是由於整體業務增長,運營開支有所增加。
然而,該公司的年內虧損及負凈利潤率在2021年的8042萬及38.1%下降到2022年的4508萬及3.1%,主要原因是其在2021年成功扭虧為盈,毛虧損的3.249億元轉為實現毛利10.883億元以及2022年的運營開支占總收入的比例比2021年有所減少。
值得注意的是,瑞浦蘭鈞在動力電池領域,客戶包括上汽、東風、零跑汽車、合眾汽車、合創汽車及新興汽車零部件製造商威睿電動等,儲能電池主要客戶包括浙江艾羅、陽光儲能、古瑞瓦特及固德威。
瑞浦蘭鈞業務線十分清晰,主要分為動力電池產品與儲能電池產品。兩大產品線營收貢獻均在4成比例以上,且儲能電池產品以低於市場均價的方式跑馬圈地,增長勢頭較猛。
青山集團通過直接控制或股權投資在新能源材料領域努力打造一條完整的產業鏈,涵蓋鎳、鋰及鈷的開採及精鍊等上遊資源,正極材料、正極前驅體、負極材料、隔膜及電解液等中遊資源。
為了確保主要原材料的供應穩定,瑞浦蘭鈞計劃利用控股股東青山集團在鎳、鋰及鈷的開採及精鍊,以及產業價值鏈上游的獨特戰略資源。瑞浦蘭鈞透露已與青山集團的附屬公司永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永青科技」)技訂立框架協議,三年協議期內,青山集團將按不遜於現行市價的條款向瑞浦蘭鈞供應鋰化合物、三元前驅體、隔膜及石墨。
在提高生產效率上,瑞浦蘭鈞認為,青山集團在大規模生產鎳和不鏽鋼的優勢,有助於該公司在工廠建設和產線布局上綜合節約投資和運行成本,通過工藝設備、生產流程以及產線布局的優化,在保證高精密的同時又實現了降低生產成本,從而在未來「TWh時代」搶獲先機。
瑞浦蘭鈞認為,每瓦時製造成本0.07元和直接勞工成本每瓦時0.05元,溫州一期新工廠在十個月的建設後試生產,均為上述策略的體現。
此外在市場拓展方面,瑞浦蘭鈞的目標是於2025年底前達成150GWh以上的產能。「我們計劃於2024年底前擴大嘉善工廠的產能至32GWh,擴大溫州生產工廠的產能至50GWh。計劃於佛山及柳州建立新生產工廠,計劃產能分別為30GWh及20GWh。」
瑞浦蘭鈞同時還在計劃在歐洲、東南亞及南美洲等地區建立生產工廠。「我們能夠利用青山集團於印尼在產業鏈上游的各種戰略努力,並把握東南亞需求的快速增長。在南美洲,我們有意建立電池包生產工廠,並打入美洲市場,同時發揮青山集團的現有業務優勢。」瑞浦蘭鈞在招股書中如此寫道,「青山集團業務的廣泛覆蓋未來將為我們提供廣泛的合作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