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里洛陳,世人都稱他為「殺神」,即便不是江湖中人,依舊有不少人畏懼他的名號,他手裡擁有十萬破風軍成了太安帝的心腹大患,不過太安帝又不能輕舉妄動,為了天下穩定,為了蕭家能穩坐帝王之位,他不能對百里洛陳下手,太安帝暗示青王對百里洛陳出手,為的就是給青王一個教訓,借著這件事警告青王罷了。
北離朝堂之上三股勢力,青王、景玉王和琅琊王三派,太安帝不曾立儲,各方勢力虎視眈眈,因為太安帝的態度不明,所以都有爭奪皇位的心思,其實在讓蕭若風去接百里洛陳進天啟的時候,太安帝心中便有了繼承者人選。
百里洛陳身份特殊,太安帝不可以治他的罪,頂多就是敲打一番,若太安帝真的想處置百里洛陳,去接百里絕塵的蕭若風勢必會成為破風軍針對的對象,可太安帝心中並不是如此想的,他讓蕭若風去接,只是想為蕭若風鋪路罷了。
蕭若風仁慈善良,太安帝自詡對這個兒子還是有幾分了解的,在接百里洛陳回天啟的路上,遇到了不少明槍暗箭,此時蕭若風不顧自身安危,保護百里洛陳,即便一開始百里洛陳態度不明,但經過這次事情之後,鎮西侯府會和蕭若風站在一條戰線上,若真有一天蕭若風要爭奪皇位,鎮西侯府便是他最有力的支撐。
「孤這幾個兒子裡面,野心者有之,狠絕者有之,宏謀者也有之,唯有善之一字,只有若風才有。」
「小善及人,大善天下,小善是好人,大善則賢君,賢君治世,盛世開啟,好人當國,則是天下大亂,孤自認為無大善,便不留那些小善,而若風,他是不一樣的。」
其實太安帝心中早就選擇了蕭若風,在他眼中蕭若風不僅僅是一個好人,更會成為一個賢君,最後他在龍封捲軸上寫的也是蕭若風的名字,只是蕭若風把天下拱手讓給了蕭若瑾罷了。
對於太安帝而言,幾個兒子中他最看好的便是蕭若風,他明明不願意動百里洛陳,卻讓蕭若風去接他到天啟,為的就是給蕭若風未來鋪路,因為蕭若風大善,所以不少人都願意追隨他,就連太安帝都選擇了他,奈何他自己不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