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講到指甲性狀科普,留言中有很多粉絲對寶寶臉上的白斑充滿疑惑。
是白癜風嗎?
肚子裡有蟲?
是不是得趕緊就醫?
....
今天科大大就來一一解答。其實很多皮膚問題都會導致臉上長白斑,僅依文字描述,並不能妄加判斷。
而且就算有圖,也不代表能用肉眼判斷,有時候還需要依靠相關的檢查。
比如下面這3張圖,你能分清是哪種皮膚病嗎?
分不清也別慌,往下滑就能知道答案。
圖A白癜風
圖A中的白斑是界限比較清晰的乳白色白斑,是比較明顯的白癜風表現。
但早期的白癜風也有可能是淡粉色,白癜風引起的白斑大小從幾毫米到幾厘米不等都有。
除了臉上,嘴角、眼周、手部、生殖器附近也是白癜風活躍的部位。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圖B汗斑
汗斑,也叫做花斑蘚,是由於真菌感染引起的皮膚病。
汗斑常見於額頭、脖子、後背、前胸等。除了白斑外,還可能有粉紅、黃棕、灰黑等顏色,斑塊呈圓形或者不規則形。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緩解汗斑最重要的還是開空調,勤洗澡,減少皮膚長時間處於潮濕的環境;
如果伴隨輕微的瘙癢,也可以塗抹抗真菌藥物,如酮康唑軟膏、聯苯苄唑軟膏、鹽酸特比萘芬乳膏等,但具體用藥用量要以醫生意見為準。
圖C貧血痣
貧血痣在日常生活中也不少見,它通常是一個小塊或者小片的皮膚發白。
雖然叫貧血痣,但是它和貧血沒啥關係,只是因為附近的血管一直收縮,沒有血的顏色,就成了白色。
圖片來源:網絡
貧血痣比較好確診,就是揉搓周圍皮膚,如果周圍皮膚更加紅,而它沒有變化,則可以判定為貧血痣。
白色糠疹是一種局限性色素減退性疾病,據統計,40%以上3-12歲的兒童都得過。
白色糠疹和它的名字一樣,呈圓形或者橢圓形,邊界模糊,表面可能會有一些細小的皮屑。
醫學界仍舊沒有明確白色糠疹的病因,但研究發現:有下面這3種特徵的孩子,更容易患白色糠疹。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此外,本期審核專家武辰楠老師告訴科大大:白色糠疹更容易在皮膚黑的孩子
儘管研究至今沒有給出準確的病因,但不妨礙大家「腦補」白色糠疹背後的兇手。
背鍋俠一:肚子裡有蟲?
很多人認為臉上有白斑,肚子裡就有蟲。
但目前為止,沒有任何一項研究可以證明白色糠疹,和寶寶體內的寄生蟲有直接關係。
背鍋俠二:缺鋅、缺維生素?
其實白色糠疹和缺「維生素、鈣、鐵、鋅...」都沒有關係。
白色糠疹快則一周,慢則一兩年就會自行消退。
吃完馬上見效,也不是保健品的功勞,只是可憐錢包又為我們養娃大業,交了一筆智商稅。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雖然白色糠疹可以自愈,這也不代表可以我們任之不管,平時家長還有注意這2點
做好保濕
注意做好保濕,給寶寶洗完澡、洗完臉後及時塗上保濕霜或者潤膚霜。
對於皮膚出現白色糠疹的孩子來說,保濕霜能減少磷屑,幫助恢復。反之,也可以起到預防的作用。
做好防曬
夏天帶娃出門,一定要做好防曬措施。
帽子、墨鏡、遮陽傘、防曬霜...統統都可以安排上,儘量不要選在中午最曬的時候出門。
遵醫囑,選擇合適藥物
如果孩子已經患病,並且症狀較明顯,還伴有瘙癢或不舒服,可以在醫生指導下局部使用弱效糖皮質激素或鈣調磷酸酶抑制劑。
臉上的白斑,畢竟是關乎孩子顏值的大事兒,希望大家還是要重視起來。
今天的科普講完了,下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