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南部夜空出現神秘光帶,科學家:理論尚無法解釋

2022-08-11     星空天文

原標題:加拿大南部夜空出現神秘光帶,科學家:理論尚無法解釋

光帶內部溫度高達3000攝氏度。

魚眼鏡頭拍攝的「史蒂夫」。 Alan Dyer

當地時間8月7日晚間至8日凌晨,天文愛好者Alan Dyer在加拿大南部艾伯塔省的天空中拍到了一條狹長的光帶。雖然時值太陽風暴突襲地球,大量帶電粒子與地球高層大氣相撞,在兩極高緯度地區形成了極為壯觀的極光。但這條光帶的形態與極光有明顯的差別,且其出現地區緯度較低,讓人覺得不可思議。

這條光帶在專業術語中被稱為「強熱速增強(strong thermal velocity enhancement)」現象。在英文中,它的英文縮寫是STEVE,因此又被簡稱為「史蒂夫」。此次「史蒂夫」現象持續了大約40分鐘,其出現時間與北極光的消退時間重合。

人類第一次有意識地觀察到「史蒂夫」現象是在2017年,當時它出現在加拿大的北部。「史蒂夫」的主體通常是一條明亮的紫色光帶,能夠在天空中維持大約一個小時。與此同時其周邊還偶有綠光伴隨。這些綠光的存在時間較短,通常只有幾分鐘。

衛星觀測顯示,「史蒂夫」實際上是狹長的熾熱氣流,其長度可達數百千米。氣流內部的熱空氣溫度可以高達3000攝氏度,並能以500倍於周邊空氣的高速運動。

「史蒂夫」出現的大氣層高度要低於極光所在的區域。極光通常出現在地球的上層大氣,而「史蒂夫」在其下方。這意味著來自太陽的帶電粒子可能並非其直接成因。兩者或有關聯,因為「史蒂夫」幾乎都出現在太陽風暴襲擊地球期間,並尾隨極光出現。但科學家對其形成機制可以說完全摸不著頭腦。

有一種說法認為「史蒂夫」是「亞極光區」熱能和動能突然爆發的結果,由太陽風暴期間較高層大氣帶電粒子撞擊觸發。但這還只是個假說。

參考

』STEVE』 descends on North America after surprise solar storm

https://www.livescience.com/surprise-solar-storm-steve-photo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ca03503dbcd0f515a9b62e9be93ff5e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