闢謠、辦公、購物、零跑腿 網際網路戰「疫」夠「硬核」

2020-04-20     杭州網

「運用大數據、雲計算、區塊鏈、人工智慧等前沿技術推動城市管理手段、管理模式、管理理念創新,從數字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讓城市更聰明一些、更智慧一些,是推動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由之路,前景廣闊。」3月3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考察時如此強調。

2020年初,湖北省武漢市等多地發生新冠肺炎疫情,牽動了全國人民的心,「在家不出門就能給國家做貢獻」,這一網友笑談,成為大家的共識。人在家中,生活卻要繼續,面對這次疫情大考,人們通過網際網路關注疫情信息、辦公、上課、購物、捐助、問診、旅行……網際網路和數位技術助力城市更智慧,生活更便捷,億萬人民共享網際網路發展成果。

查詢、救助、闢謠 技術助力全民戰「疫」

疫情暴發初期,多家網際網路平台紛紛上線新冠肺炎疫情實時動態,直觀展示疫情在全國甚至全球的變動情況。丁香園·丁香醫生推出的實時疫情地圖目前已有超37億人次瀏覽。人民日報客戶端、人民網等也在第一時間推出了周邊疫情實時查詢工具、確診患者同乘查詢工具等,為需要獲取相關信息的網民提供便利。百度地圖推出遷徙大數據平台和實時路況平台,描繪全國春運人員遷徙熱力圖。

「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面對疫情,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疫情來勢洶洶,武漢醫院「一床難求」,提供一條有效的求助信息,就能挽救一條鮮活的生命。

2月4日,人民日報社旗下多個新媒體平台共同發布一則「徵集」信息——《緊急發布!全網徵集新冠肺炎求助者信息》,並開通了專用求助通道。人民網「人民好醫生」APP連夜上線在線表格提交功能,方便網友提交求助信息。求助平台推出之後很快刷屏,一周內即徵集到「四類人員」有效信息近3萬條。這一生命救援的綠色通道,讓數千名患者得到及時救治。除此之外,支付寶還推出了線上挂號、在線問診等數字化服務,不僅節約了患者的辦事時間,還減少了不必要的接觸。微信也上線了「發熱門診地圖」,方便患者準確找到定點收治醫院以及設有發熱門診的醫院。

疫情暴發後,及時獲取信息成為一種剛需,但網上各類花式謠言也趁機流竄,及時闢謠尤為重要。各大網站、客戶端都開設了闢謠功能,對於出現的各類謠言予以駁斥,並將大數據技術應用到疫情聯防聯控中,實現信息共享、快速查詢,有效壓縮了謠言傳播空間。

湖北是疫情防控的主戰場,1月30日,荊楚網升級上線「湖北省舉報、闢謠、打謠平台」移動端,為網友提供了一個可查詢、可舉報、可提供疫情謠言線索的移動端闢謠平台。此外,還聯合清博大數據共同開發推出「疫情謠言粉碎機」,將各類謠言信息聚合呈現,通過荊楚網客戶端、微信、微博等多個平台分發。

在疫情防疫工作吃緊的時候,2月13日,中央網信辦(國家網信辦)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主辦的中國網際網路聯合闢謠平台開通「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闢謠專區」,對涉疫情謠言和不實信息迅速回應澄清,還可直接輸入想查證的疫情謠言,或提交謠言線索。

封面新聞為戰「疫」上線6個雲服務產品,其中之一便是斬謠台—智能闢謠平台,藉助大數據與人工智慧,第一時間抓取各地官方發布的疫情闢謠信息,通過算法進行數據整合。

掌上辦、健康碼、留言板 電子政務按下「快進鍵」

近年來,我國大力推進電子政務建設,四年前的4月19日,習近平總書記就在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談會上強調,「讓百姓少跑腿、信息多跑路,解決辦事難、辦事慢、辦事繁的問題。」在這個特殊時期,全社會更是按下電子政務的「快進鍵」。

在疫情防控、復工復產過程中,應急信息服務「不打烊」。1月20日開始,各地通過政府門戶建立疫情信息發布平台,成為當地民眾了解本地疫情的重要渠道。

申報不見面、審批在雲端,各級政府部門還將大量線下業務「搬」到網上。疫情發生以來,浙江全省各級行政服務中心不斷推廣「網上辦」「掌上辦」「就近辦」等政務服務方式,鼓勵群眾以「非接觸」的方式辦理業務。APP、小程序等電子政務工具,保證了政府服務一直「在線」。「社保公積金查詢」「健康醫保卡申領」「交通違法處理繳款」「結婚預約登記」……浙江一體化掌上在線政務服務平台「浙里辦」匯聚便民服務應用501個,352個民生事項「一證通辦」,成為疫情期間政府服務群眾與企業的有力抓手。

數字化「智」理成戰「疫」硬核力量,小小「健康碼」派上大用場。2月4日,杭州率先提出「一人一碼,掃碼出入」的防控方案。一周後的2月11日,「杭州健康碼」上線,對市民和擬進入杭州的人員,通過紅、黃、綠三色碼,進行動態管理。杭州通過數字賦能,助力城市正常運行,引來各地關注。疫情期間,「健康碼」在全國多省份迅速推廣,20多個省區市搭建起了各類「數字防疫系統」。截至3月底,已有342個地級市使用健康碼,亮碼次數超百億次。

健康碼不久從一座城,拓展到了全國。2月29日,國家政務服務平台推出全國版「防疫健康信息碼」,依託國家政務服務平台統一身份認證系統、統一電子證照系統,利用匯聚的衛生健康、民航、鐵路等方面數據,公眾實名認證後,可一鍵查看本人的防疫健康相關信息詳情。

習近平總書記在「4·19」重要講話中強調「網民來自老百姓,老百姓上了網,民意也就上了網。群眾在哪兒,我們的領導幹部就要到哪兒去。」以人民網為代表的中央主流媒體,主動搭建起民眾與政府溝通的橋樑。2月19日,人民網《領導留言板》聯合人民日報全國黨媒平台,並對接武漢及16市的留言辦理單位,共同建設「對口馳援 抗擊疫情——武漢及16市網友建言徵集平台」。2月28日,人民網《領導留言板》與國家政務服務平台聯合推出「戰疫情 抓復產——意見建議與問題線索徵集」活動,截至4月1日,該活動收到2.9萬件留言,超過1.6萬件得到政府部門及時回復和有效解決。

雲辦公、雲課堂、雲帶貨 復工復產加速跑

疫情下,「雲辦公」「雲會議」「雲面試」等成為了人們工作的新常態。騰訊會議平台面向全國用戶免費開放,支持300人舉行在線會議。為方便高校和用人單位利用網際網路進行供需對接,人民網通過人民智雲APP推出大學生就業服務平台,同時還推出了「聘直播」雲端招聘會系列活動。

特殊時期「停課不停學」,「雲課堂」改變了傳統的授課方式。2月17日,國家中小學網絡雲平台正式開通,免費供各地自主使用,全國近1.8億中小學生在家上課。教育部針對高校學生、繼續教育需求人群發布22家在線課程平台資源。

「沒為湖北拼過命,但為湖北拼過單」。隨著復工復產的有序展開,網際網路強勢助力湖北銷售積壓農產品,4月6日晚,央視新聞「謝謝你為湖北拼單」公益行動首場帶貨直播開播,央視主播朱廣權與淘寶主播李佳琦隔空連線,兩個小時直播,賣出總價值4014萬元的湖北商品。4月12日,央視新聞聯合快手開啟第二場直播帶貨,央視主持人歐陽夏丹和演員王祖藍組合首秀,當晚共賣出價值6100萬元的湖北產品,創下為湖北公益直播賣貨的新紀錄。

「官員+直播+助農」也成為促進消費和銷售的新模式,網絡直播間正成為中國多地官員的「新戰場」。市長、縣長變身網絡主播,親自「帶貨」,助力農產品銷售。在此次抗擊疫情中,地方官員直播帶貨的模式得到進一步完善,平台不僅嚴格把控商品質量,還對官員進行培訓。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網際網路越來越成為人們學習、工作、生活的新空間,越來越成為獲取公共服務的新平台。」「把人民為中心具體化、實在化;要把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體現在經濟社會發展各個環節,就不能沒有網際網路這個新的重要領域,不能沒有網際網路這個新的重要環節。」無論是面對新冠肺炎疫情這樣的突發事件,還是在日常生活的每一天裡,中國網際網路都在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為人民構建日新月異的美好生活。(人民網-傳媒頻道)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cZ5Nl3EBnkjnB-0zlRO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