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對「全民熱點」的捕捉、借力,從而觸達客群,點燃熱情——熱點營銷是國內商業項目運營的重要一環,也是對運營者策劃及應變能力的考驗。
那麼,運營者該如何抓住難以預料且情況多變的熱點話題,利用其進行一場成功的營銷活動?今天,我們想重點探討三個問題:
01|什麼是好的熱點營銷?
02|如何預判一個熱點要不要「抓」?
03|會營銷的商業項目,有哪些獨特切入方式?
什麼是好的熱點營銷
在國內商業體中,每年計劃性的PR活動、影視和明星等知名IP、以及熱點事件和消費風潮,構成了其營銷的主要熱點來源。
縱觀眾多營銷活動,我們能發現,最容易出彩的熱點營銷,很少出現在「按部就班」執行的傳統PR活動中。
這是因為,大眾的關注點從來不會被「按部就班」吸引,而真正能夠引發轟動的熱點,往往具有一定的偶然性,而且必須「非常新鮮」。
2014年,「冰桶挑戰」因倡導專注漸凍人而成為全球熱點話題,時任可口可樂營銷負責人的 Wendy Clark接受了挑戰,隨後將其傳播至美國連鎖百貨 Target 首席營銷官 Jeff Jones ,和麥當勞小丑 IP Ronald McDonald 處。
這一熱點事件在品牌中引起了一系列連鎖反應,極易吸引眼球,因此,與PR訴求結合的熱點事件是最易做出好效果的營銷素材。
除此之外,常規的PR營銷節點,如節日,也有打造好的熱點營銷的潛質,前提是讓營銷節點塑造成為品牌塑造過程中的關鍵點,並且持之以恆。如英國連鎖百貨 John Lewis 每年都引得眾人期待的聖誕營銷短片——
如何預判一個熱點要不要「抓」
在信息豐富且傳播速度極快的當下,熱點總是「層出不窮」。
通常情況下,熱點有3個重要來源:
文化產品的內容,如電影、綜藝等;
自帶流量的品牌也是潛在的熱點源,如大熱品牌進駐實體商業成為區域首店;
商業體客群本身也能挖掘營銷熱點,根據客群特性尋找與之相匹配的吸睛事件。
那麼,對於商業體來說,眾多熱點之中,如何判斷一個熱點要不要抓?可以從三個方面去判斷。
01|判斷熱點所處生命周期,尋找介入點
熱點具有天然的可傳播性,受時間節點因素影響較大。通常情況下,熱點的生命周期可以分為醞釀期、爆發期、衰退期。
在考慮一個熱點是否可以應用時,應判斷熱點當下處於何種生命周期內,並依據周期匹配營銷策劃方案。專注於商業地產運營推廣全案的雲貓智管CEO王楠表示,一般來說,處於這3個周期中的熱點都有與之匹配的捕捉方法:
醞釀期:熱點預判尚未被印證,優先考慮成本
對於嗅覺靈敏的商業營銷策劃者來說,一些熱點在爆發之前就已被捕捉,如預計可能會火爆的影視或綜藝IP。
在這一時期,熱點尚未有太大傳播性,商業價值還不高,考慮到成本問題,可用資源置換的方式獲取。一旦預判的熱點爆發,則能獲取巨大收益。
爆發期:注重其社交貨幣價值
一個未預料到的熱點突然爆發之時,商業體通常還在按部就班地準備計劃之中的PR活動,這個時候,如果熱點事件有與PR活動相結合的點,則考慮與PR活動做嫁接,重點利用熱點的社交貨幣價值獲得關注,如前文提到的各品牌接受「冰桶挑戰」。
衰退期:預判會二次爆發的,考慮深度合作
有些時候,一些熱點的二次爆發是可預期的,如過往大熱電影的續集、綜藝IP的第二季,或有後續發展的熱點事件等。
此時,這些熱點對營銷的助力已經被印證,商業體則可考慮用投資、承辦等方式與其深度合作,以便在熱點二次爆發之時助力營銷。
02|考慮熱點傳遞的精神內核,是否符品牌訴求
一些跨界合作的合作方是否匹配自身氣質,以及是否與自身客群需求相匹配,後者才是一切營銷活動獲取收益的根本。
03|評估熱點在傳播中是否有隱藏的「負面情緒」
值得注意的是,並非每個熱點都適宜用來做營銷活動,一個熱點也並非能適宜所有實體商業。
在選取營銷熱點時,商業體還要考慮該熱點在傳播過程中,是否發生了輿論變化,會讓消費者產生負面情緒、負面聯想,這些都有可能給商業體帶來不好的影響。
會營銷的商業項目
還有哪些獨特的思維方式
01|用「二維象限法」去梳理熱點資源
我們能發現,一些商業體的營銷活動豐富多元,追熱點的時間也剛好合適,且具有自身的營銷節奏,很少流露出倉促和生硬。
他們往往採用橫軸+縱軸的梳理方法:
橫軸以年度為周期,提前規劃每月的PR活動,是商業體的普遍做法,這相當於以一年當中的節日或重大事件的展開時間為軸。
縱軸即熱點事件發展的時間軸。一個熱點事件可能有不同的發展節點,每個節點都能構成一次營銷活動。
PR活動時間軸與熱點事件時間軸,構成了一個「二維象限」,進而在一整年的周期中形成網狀的節點部署,利於商業體營銷把控節奏,做到心中有數。
02|提前1~2年儲備可能會爆發的熱點
要用「二維象限」部署營銷活動,則少不了要儲備熱點。那麼,實體商業的運營者應如何判斷事件的持續影響力?
有兩個思路可以嘗試,即看趨勢,和看團隊。
a.看趨勢
新消費浪潮等大範圍內的商業趨勢,是容易被持續關注的熱點,時間跨度往往很長,如國潮、嘻哈等,因其容易引發多種文化產品與多元的商業模式。
b.看團隊
一些突然爆發的文化產品,背後都有能保證持續生產力的團隊,如製造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的餃子團隊。與這些團隊建立合作,相當於在下一個熱點發生之前就將其從源頭攔截。
03|具有項目管理意識,準備應急預案
在國內的商業體中,營銷活動的審批報備流程複雜,耗費時間長,導致應變能力不佳,在熱點發生時難以及時捕捉,熱點發生變故也難以及時處理。
在有的項目中,熱點營銷審批流程長達3~5個月,到了真正落地時,熱點早已經「涼了」,甚至已經「變質」,完全錯過了機會。
要解決這一問題,就需要有項目管理意識,準備應急預案,以便在瞬息萬變的熱點事件中靈活應變。
通常一個應急預案應該重點考慮三個環節:決策、執行與公關,以保證預案的完備與有效性。
延伸:怎樣讓活動更有趣
在國內五花八門的營銷活動中,具有創新意識的營銷活動總能收穫消費者的熱情反饋。怎樣讓營銷活動變得更有趣,也成了運營者持續思考的問題。
那麼,什麼樣的技巧能成就一個心思巧妙的有趣營銷策劃?
有一個做法是,充分利用IP本身的「副產品」。
目前,國內一些影視道具展覽等將IP同步應用在實體商業的營銷做法還較少。
這是IP副產品的利用。以電影道具展來說,其本身在電影之外的場景無法復用,本身回收價值不高,因而引入原版場景道具的成本也相對較低。
但對於粉絲來說,道具展是一次「圓夢體驗」,可產生較大價值,場景的移換會導致價值的改變。商業體天然的空間搭配影視道具場景,會給人們帶來更具沉浸感的活動體驗。
營銷活動看似充滿著不確定性,然而,在變化之中卻又有規律可循,抓住判斷營銷熱點的方法論,就相當於為營銷活動做了充分準備,而機遇,就在準備之中。
中購聯成立於2002 年 , 是中國成立最早的購物中心行業服務組織,擁有權威的會展、研究、培訓、智庫、傳媒等多個行業領導性平台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cYsFzG0BMH2_cNUgobc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