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寵《辛巳書事詩七首》,嘉靖甲申(1524)五月二十三日,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明王世貞在《藝苑卮言》中說:「天下法書歸吾吳,而京兆允明為最,文待詔征明、王貢士寵次之。」 王寵書學不如祝允明、 文徵明廣博,而專務晉唐風韻,其行書閒散秀美,小楷樸實古雅 。
小楷作為楷書的一種,始於漢末三國魏晉之際。在印刷文字還不方便的時代,通行的鄭重正式文書都需要以小楷書寫。自隋唐以來,直至清代,都把小楷作為科舉考試的一個重要科目,若不及格必將名落孫山,因而,小楷書法自然得到了社會的高度重視。
王寵的小楷取法鍾繇及二王,兼有鍾繇古樸和二王的秀妍,書風趨於端莊古雅,於古雅中見清淡,在 吳門 諸子中,他的書法之趣味尤高。他的筆下無狂怪之病,點畫、 結體 皆有來處,心境曠達而使字勢開闊正大,無瑣小習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