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在北京舉行的「2019年第一次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專家評審會」上,「安海土筍凍」順利通過專家評審,成為泉州市又一個通過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的農產品。
評審會現場
2018年上半年,安海文創協會作為「安海土筍凍」農產品地理標誌申報單位,聯合社會各界,在晉江市農業農業局、安海鎮政府等有關部門的指導下,著手開始進行「安海土筍凍」農產品地理標誌申報工作,經過一年多的努力,成功完成了「安海土筍凍」農產品地理標誌的申報。
申報歷程剪影
申報歷程剪影
申報歷程剪影
申報歷程剪影
申報歷程剪影
申報歷程剪影
攝影:賴進財
安海土筍凍具有豐富的歷史,在諸多古代文獻中均有記載,明代屠本畯所著的《閩中海錯疏》一書中,對土筍有如此描述:「【泥筍】其形如筍而小,生江中,形丑味甘,一名土筍」;明末謝肇浙《五雜俎》也述及「閩有龍虱者,飛水田中,與灶蟲分毫無別;又有泥筍者,全類蚯蚓;擴而充之,天下殆無不可食之物」;清初,周亮工所著的《閩小記》對土筍凍的記載更為仔細:「予在閩常食土筍凍,味甚鮮異,但聞其生於海濱,形類蚯蚓,終不識作何狀」;明末清初編纂的《安海志》載:「塗蠶,可凈煮作凍。」
《閩中海錯疏》關於土筍凍的相關記載
《五雜俎》關於土筍凍的相關記載
《閩小記》關於土筍凍的相關記載
《安海志》關於土筍凍的相關記載
現代,安海土筍凍以其獨特的製作工藝和美妙的口感,深受大眾喜愛,已經逐漸走出閩南,遠銷東南亞及中國香港、澳門等地,成為安海的標誌之一。中央電視台曾多次到安海拍攝土筍凍,推介晉江這一地方美食,在各個欄目播出。
挖土筍
通過「安海土筍凍」農產品地理標誌評審,是一個新的開始,接下來,協會將配合相關部門,秉承「保護、傳承、創新」的理念,依託「安海土筍凍」農產品地理標誌,依照有關法律法規開展工作,制定土筍凍地理標誌使用管理規則,明確土筍凍地理標誌使用條件,對標誌使用者進行不定期檢查等等,通過多方合作,共同推動和促進安海土筍凍的產業化發展,繼續擴大其市場影響力、豐富其文化內涵。
來源:晉江電視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