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現實吧!澳煤別再指望中國

2020-06-13     環球網新媒體

原標題:接受現實吧!澳煤別再指望中國

「澳煤出口將隨著中國在本土生產更多能源而繼續沒好日子過。」

英國《衛報》6月11日文章,原題:澳大利亞別指望中國進口並燃燒其不再需要的煤炭 目前流行說法是,中澳的外交和貿易爭端正威脅澳大利亞對華煤炭出口,一旦爭執結束,出口就會恢復正常。 但這種說法遠離事實。中國成為煤炭進口大國其實是個歷史性「事故」,自全球金融危機以來,北京一直尋求糾正這個問題。如今相關努力正奏效,澳煤出口將隨著中國在本土生產更多能源而繼續沒好日子過。澳政府需從中國立場看待個中政治邏輯並接受現實。

(資料圖)

客觀地看待中國進口澳煤至關重要。中國每年消耗23億噸煤,其中僅2.67億噸來自進口。進口之所以從零增至如今的量級,是因為中國沿海地區能源需求增長曾超出西煤東運的能力。為此,中國已大舉投入提高鐵路運輸能力。在關閉危險小型煤礦引發煤炭市場短暫吃緊後, 中國內陸的煤炭產量繼續上升,鐵路的煤炭運力也得到徹底提升。

此外,中國正加大「藍天保衛戰」力度,更有效利用本土能源,爭取在日照充足且多風的西部獲得更多可再生能源,並利用特高壓電網將其輸送到沿海地區。到2025年這將能使中國減少 18.4%的煤炭需求,相當於(澳煤)進口量的4倍以上。隨著時間推移,這些計劃會變得更加銳意進取,因為可再生能源成本已經下降,且中國的中產階層如今更重視清潔空氣而非鋼鐵產量。

沒有任何理由指望這些趨勢會改變。對於把1/4焦煤和熱煤出口到中國的澳大利亞來說,這帶來巨大問題。中國對熱煤的進口或將歸零,且過程很可能極其迅速。此外,一條連接蒙古國煤礦的鐵路有望2021年完工,這將令中國再(從蒙)進口3000萬噸焦炭,恰好近似於澳對華(焦炭)出口量。面對(蒙煤)的成本與價格優勢, 很難想像澳如何競爭。

儘管遊說者將印度和亞洲其他地區掛在嘴邊,但中國需求的突然缺失將是任何市場都無法填補的窟窿。澳大利亞要為變化做好準備。

(本文作者系亞歷克斯·特恩布爾,丁雨晴譯)

您就是環環的衣食父母

覺得不錯,就點在看哦~!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cPxvrXIBnkjnB-0z37ir.html







再見超級丹!

2020-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