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縣城怎樣才能燒掉400億?

2020-07-15     地產情報站長

原標題:小縣城怎樣才能燒掉400億?

一年過半,2020年的奇葩事情已經很多了。沒想到,一個縣城居然可以瘋狂舉債400億,打造了大批奇幻、奢華建築,讓人大開眼界。

貧困縣舉債400億

本來小縣城舉債400億已經很奇葩了,更奇幻的是貴州省黔南州獨山縣今年才剛剛完成脫貧摘帽。而那些奇幻建築多年前就已經開始修建了。

獨山縣地處貴州省最南端,與廣西壯族自治區接壤,全縣總面積2442平方公里,轄8個鎮。2018年常住人口為34.67萬人,2019年GDP為125.74億元,人均GDP僅3.63萬元,也就是說,獨山縣居民月均收入僅為3025元。

《獨山縣「十三五」脫貧攻堅規劃(2016-2020年)》顯示,獨山縣有貧困鄉5個,貧困村74個,占總村數的55.6%。貧困人口59500人,貧困人口占總人口大約17%。也就是說,在完成脫貧摘帽前,在獨山縣,至少每6個人中就有1個是貧困人口。

雖然獨山縣人口不多,GDP不多,財政入不敷出。但是俗話有云: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

獨山縣委原書記潘志立被免職時,縣債務高達400多億元,絕大多數融資成本超過10%。這意味著,獨山縣每年僅債務利息就超過40億元。

正因如此,潘志立被輿論稱為「全國最會借錢和最敢花錢的縣委書記」。

奇幻建築大多爛尾

獨山縣擁有眾多標誌性建築,而且造型有些天馬行空。其中包括擁有頂級硬體設施的古風博物院、預估造價為3000萬的獨山鐘樓,及造價高達2億的天下第一水司樓等建築。

古風博物院不僅有A館,還有B館,頗具規模。

網友吐槽更多的另一個項目是「毋斂古城」,這片仿古建築群因酷似故宮,被外界戲稱為「獨山版紫禁城」。

古風博物院厚重的金屬門,頗有檔次。博物院裡面更是富麗堂皇,非常奢華。不過與小縣城的建築調性確實不太搭。

天下第一水司樓於2016年9月開工興建,總建築面積60000平方米,樓高99.9米,進深240米,共24層的大型全木質框架榫卯結構建築,被稱為「天下第一水司樓」。

該項目對外宣稱,建成後,有望申報三項金氏世界紀錄:

1、世界最高琉璃陶建築。

2、世界最高水族、布依族、苗族民族元素建築。

3、世界最大牌樓(跨度41米、高28米)。

雖然整體看氣勢恢宏,其實建築其實已經爛尾。而且對民生造成了損害。

一位村民透露:家裡的土地被徵用,新修的房屋被強制拆遷,家裡的豬、牛不知去向,「田土沒有了,把我們農民害苦了。」

除了這兩個建築,獨山縣政府的大樓更是氣勢壓人:

更加匪夷所思的還有,獨山縣的盤古莊裡,還有一個一公里見方的祭壇。

站長提示下,大家從外形比較下,像不像北京的某建築。

這些恢弘的建築背後,大家會問,錢從哪裡來的?

官場地震大面積腐敗

負債高昂,總得有人負責。獨山縣縣委書記、縣長已經於2018年雙雙落馬。

今年1月7日,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刊發文章稱:在潘志立的錯誤帶領下,一些領導幹部上行下效,搞政治攀附、人身依附。形成了「山頭替代組織」「圈子替代班子」「商業原則替代組織原則」的現象。造成了大範圍的腐敗,獨山全縣8鄉(鎮)、25個縣直部門「一把手」幾乎「全軍覆沒」。

可以說,大舉舉債並非獨山縣的專利。此前,總投資24.9億元的銀川西夏區特色小鎮項目、投資約20億元的四川成都龍潭水鄉仿古小鎮、拔地而起的遼寧撫順「生命之環」。這些競相攀比的「豪華景觀」都曾引起輿論的關注,不過這些景觀雖然負面影響也比較大,但都沒有獨山縣這樣,為了大搞建築,負債居然達到400億。

400億的債務,直接導致獨山縣經濟受到了重創。

2019年,受經濟下行等因素影響,獨山縣財政總收入僅8.27億元,比2018年大幅下滑12.6%,未達到此前8%增長目標。

今年,受疫情衝擊等因素影響,獨山縣財政收入更是大幅下滑。當地官方數據顯示,今年1-4月,獨山全縣財政總收入僅完成1.99億元,比2019年同期下降26.1%。

好在今年7月14日,獨山縣作出回應:已加強項目管理,切實推進問題整改。今後將嚴格項目審批,堅決杜絕新增形象工程、政績工程。

對於獨山縣來說,潘志立時代已經過去。不過那些他留下的宏大建築,還在警示著後來者,不再犯同樣錯誤。

債務是把雙刃劍,搞好了能促進經濟增長,搞砸了則欲速不達,尤其是在腐敗嚴重的的地區。

獨山縣屬於山高路遠的偏遠山區,像這樣的欠發達地區搞跨越式發展沒有錯,適度舉債發展本身也沒有錯。不過400億元,對於小縣城確實不少,這筆錢可以做很多事情。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cPUHWnMBfGB4SiUwXHp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