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德華
毒品犯罪是世界公認的嚴重犯罪,社會危害極其嚴重。廣州市中法判處澳大利亞籍毒販吉萊斯比死刑,是對本國人民的一個交待。然而,因為罪犯是一名澳大利亞,這很正常的一起司法審判,被西方政客和媒體妄加猜測。
據媒體報道,吉萊斯比於2013年在廣州的白雲機場登機時被捕。機場在他託運的行李箱中,發現了至少7.5公斤的毒品。6月10日,法院對此案作出一審判決,以走私毒品的罪名判處吉萊斯比死刑。
澳大利亞本來就是英國流犯罪犯的地方。至於罪犯的後代看來,沒有什麼罪行是不能被原諒的。判決公布後,澳大利亞外交與貿易部表示「深感悲痛」。總理莫里森第一時間跳出來反對,他感到「悲傷和關切」的同時,稱「堅定反對死刑」。
中國對外國毒販判處死刑,這並不是第一例。大連市中法去年以走私毒品罪,判處加拿大籍被告人謝倫伯格死刑。總理特魯多不因為加拿大出了毒販為恥,反而睜著眼睛說瞎話為毒販「喊冤」,指責「中國選擇開始在涉及加拿大公民的案件中武斷地適用死刑。」,譴責此舉是「濫用權力」。這本來只是一起很普通的刑事案件,但卻被西方政客和媒體無限放大。《紐約時報》稱,這一案件的發展令中國和加拿大的衝突達到了最高點。
中國嚴格的禁毒法律,對超過一公斤的毒品交易適用「15年、無期徒刑或死刑」以及沒收財產的處罰。 2000年中國發布首份《中國的禁毒》白皮書以來,已經有來自韓國、日本、菲律賓、緬甸、寮國等國10多名外國毒販在華被判死刑。而除了涉毒犯罪,還有一些外國人因其他嚴重犯罪在華被判死刑。
中國人對毒品的切膚之痛,比任何國家都深刻。自英國強盜用鴉片敲開國門以來,有多少中國家庭因為毒品陷入萬劫不復家破人亡?鴉片戰爭使中國淪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落後就會挨打,外國列強瓜分中國,這些我們不會忘記也不能忘記。澳大利亞還活在1840年,幻想洋人有「治外法權」呢。
澳大利亞廣播公司更是火上澆油,稱「該案的宣判正值近期中澳外交關係緊張之際」,指責這是「報復」。好像中澳關係好的時候,毒販就不判死刑似的。澳大利亞政客和媒體如此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完全是做賊心虛。
澳大利亞是「五眼聯盟里」最缺心眼兒的一個,將新冠病毒稱為「中國病毒」,莫里森政府唯美國馬首是瞻,叫器對冠狀病毒進行「調立調查」,矛頭指直中國。派譴軍隊跟在美國屁股後面,到南海向中國示威。在「五眼聯盟中」,除了美國外,它是第一個向華為和中興等中國高科技公司發出禁令的。
我們當然不能客氣,不然阿貓阿狗都敢欺負中國。先是對澳大利亞出口中國的大麥加征高額關稅,然後又把澳大利亞的幾家主要的牛肉出口商列入黑名單,近日又勸阻中國學生和遊客不要前往澳大利亞,因為那裡有受到種族主義攻擊的風險。
因為毒販死刑引發兩國關係緊張,澳大利亞是偽裝成國家的販毒集團嗎? 毒品販子在中國不會得到絲毫同情,必須殺雞儆猴。否則,我們有更多的青少年受害,有更多的無辜家庭遭殃。
澳大利亞都「站起來了」,他們忘記中國不但站起來了,還敢大聲說出:「西方侵略者幾百年來,只要在東方一個海岸上架起幾個大炮就霸占一個國家的時代,是一去不復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