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邊越來越多的朋友相中了非洲最南邊的國家——南非!而開普敦則是絕大多數人會去到的一個地方,於是在開普敦的旅遊行程該多一點還是少一點呢?其實,我覺得南非立法首都開普敦本身可以提供很多玩法(如美食之旅、泡咖啡館、逛動物園等),也可以參觀許多景點(如好望角、豪特灣、桌山等),再加上當地的一些旅遊性質的日常活動,行程設計可以說多種多樣!
如果你在開普敦有三天以上時間的預算,大可不計行程敞開了玩,但如果你只有一兩天的短暫時間,那麼,我建議你只玩三個最精華的地方——桌山、國家植物園和蘭加鎮。這三各地方可以代表開普敦的三大特色,個人感覺其他都是「浮雲」,這也是大多數歐美遊客和玩家的三處必打卡之地。
當你遊玩完這幾個推薦的之地後,若還有富餘時間,完全可以根據喜好自行做「加法」項。
桌山(Table Mountain)是開普敦最著名的景點,也是世界上一處著名的地標,酷似一張巨大的長方形條桌——站在桌山平坦的山頂上,你可以看到各個方向的壯麗景觀。桌山常常被濃雲重霧所掩蓋,人們喜歡把桌山頂上的雲比喻為「桌布」,哈哈。
如果你運氣夠好,還可以看到卓山上形成的向水瀑一樣傾斜的「流雲」,非常壯觀。2011年的11月,桌山被正式宣布為「新七大自然奇觀」之一,成為了地球文化和自然遺產的又一寶貴資源。據說,「新七大自然奇觀」在全球提名並通過全球選民調查的時候,桌山獲得了10億張支持票!
桌山的徒步旅行感受非常好,非常受到遊客歡迎。你可以乘坐索道或者步行到達山頂。根據所選擇的不同路線,大多數人可以在2.5到4小時之間步行到達山頂觀光區。如果你是個攝影愛好者,一定要拍攝桌山最典型的輪廓照,最佳的拍攝地點在布羅伯格海灘(開普敦市中心以北大約25公里處)。
克斯騰伯斯國家植物園(Kirstenbosch)在桌山的東坡山腳下,是南非規模最大的國家植物園(P.S從植物園的花園裡出發,也有幾條小路可以通達桌山山頂)。植物園占地大約528公頃,其中有36公頃的栽培花園,喜歡花草植物的同學們可以好好欣賞欣賞非洲的特有的土著植物。另外,植物園裡除了花草多,棲息在園區的各種鳥類也非常之多,逛園子的同時,一路鳥鳴不斷,真的是「鳥語花香」的感覺。
Tips:植物園正常是早上8點開放,但對於攝影愛好者來說,這時間有點晚,可能無法拍到光線最棒的照片。但你可以早上6點半悄悄溜進去,拍攝晨光中的最美植物園。但當你離開園區時,別忘了付門票錢。
蘭加(Langa)是開普敦第三個必到之處,那裡是當地最古老的一處城鎮,也是開普敦最大的貧民區。有人說,旅遊景點推薦為什麼建議去「貧民區」?對!如果是其他城市可能,不建議大家去這種地方,但在開普敦則不同。蘭加鎮成立於1927年,至今已有近百年歷史了,百年間,它見證了許許多多與種族、獨立和反抗有關的大事件,地標意義大於一切!
在南非種族隔離時代之前很久,蘭加就被指定為非洲黑人的居住地,其後蘭加成了抵抗種族隔離政權的主要地點。1960年,超過5萬蘭加人無視「通行法」焚燒了他們的「特別通行證」,通行法旨在隔離非洲黑人,並迫使16歲以上的非洲黑人必須在白人生活地區活動時隨身攜帶「特別通行證」。那時,任何白人都可以要求黑人非洲人向他們出示這種證件。那是一種相當侮辱人的做法,而蘭加人的舉動徹底引發了一場關於種族反抗的革命。
在種族隔離制度下,小鎮蘭加里只住著黑人和其他「有色人種」,沒有白色人種,而且完全是分布在白人社區的周邊。如今,儘管種族隔離制度已經取得勝利,但蘭加仍然是以非洲黑人為主體居民的保留地,但與之前相比,如今這裡多了許多白人居民。
在過去20多年間,蘭加地區發展迅速,其一部分地區已經被稱為「開普敦的比佛利山莊」,很多房屋的花園前面都有漂亮的彩色房屋和高檔汽車。但具有諷刺意味的是「比佛利山莊」距離蘭加最貧困的一些棚屋只有一箭之遙,這也是現實情況。讓人驚訝的是,在過去30年里,蘭加鎮的富人和窮人之間其實沒有緊張關係——所有人都生活在這片社區里,富人積極幫助窮人「脫貧」,窮人用實際行動尊重富人。實際上,住在棚屋裡的黑人們希望從白人鄰居手裡得到一份穩定的工作,然後賺到錢後再搬到其他更舒服的地方生活。
參觀蘭加,不僅可以走進一段歷史,更能體會時代的變遷,這也是開普敦特有的一個現象,在世界上其他地方是看不到的!走訪蘭加,我不建議你晚上去,因為當地的失業率不低,搶劫犯罪仍然是個威脅,而且周圍有幫派,他們可能會在天黑後出來活動,甚至搶劫遊客。但白天,只要有一位當地導遊帶領,遊覽蘭加還是非常安全的,當地人也非常友好!(本文參加#全民熱遺#話題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