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實踐 志願戰「疫」】玉泉區抗「疫」一線 與病毒「賽跑」的「流調員」

2020-02-15     活力玉泉

在玉泉區抗「疫」一線,有那麼一群人,他們不像醫護人員那麼引人注目,也沒有什麼豪言壯語,很多人甚至不知道他們的存在。他們需要與患者「面對面」,他們時常出現在患者出現過的活動現場,他們與病毒「賽跑」,為的就是讓每一名密切接觸人員都可以及時得到醫學觀察隔離,讓更多的人減少現場接觸,發揮著戰場上的「偵察兵」作用。他們就是與病毒「賽跑」的「流調員」。

「作為一名黨員,我是第一時間志願報名參加疫情防控工作,服從組織安排成為抗『疫』前線的『流調員』。」2月14日,記者採訪玉泉區疾控中心免疫科科長、傳染病疫情控制第五小組組長鬍栓桃,聽她講述「流調員」的戰「疫」故事。

「我們是大年三十得到單位通知,初一就返崗了。24小時隨時待命,平時穿著密不透氣的防護服,帶著手套、口罩、護目鏡(我是不能戴護目鏡的,因為有眼鏡口罩)、面鏡。對著近在咫尺的疑似病人、從病毒最為集中的部位鼻、咽、靜脈採集到標本。」胡栓桃說。

據了解,在抗擊傳染病流行的戰鬥中,最關鍵的環節是診斷、救治、流行病學調查、密切接觸者隔離、被污染環境消毒。其中,診斷、流行病學調查、密切接觸者隔離、被污染環境消毒這四項是由疾控中心工作人員來完成。「我帶領的小組就是負責流行病調查、採樣送樣及通過各種渠道和方式追蹤與確診病例和疑似病例近距離接觸者的活動軌跡,第一時間掌握疫情相關信息,疫情防控指揮部安排在哪裡就到哪裡。」胡栓桃向記者介紹。

此外,作為「流調員」一定要具備相應的專業知識和工作經驗。說起經驗,胡栓桃不禁感慨道:「我參加過2003年抗擊『非典』,那時我是在興隆巷社區服務中心,也就是現在的五塔寺前街社區服務站的一名醫生,當時我也是主動報名,協助衛生局排查、檢測及向居民群眾宣傳個人防護知識等工作。這次參加『疫』情防控阻擊戰,不管是從心理上還是工作經驗上都比較穩定,當然,擔心是難免的,但是我是共產黨員,必須做表率。」

當然,胡栓桃只是這次疫情防控一線「流調員」中一個縮影。在玉泉區抗「疫」一線,還有一批衝鋒在一線,負重前行,將自己的生命安全「枉然不顧」的一線醫護人員,他們是這場戰「疫」中的衝鋒者,致敬這些與病毒「賽跑」的「逆行者」,致敬這些平凡而偉大的人。(泉媒體記者:佟永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cNi6R3ABgx9BqZZI0go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