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母子三人清晨從24樓墜亡:出事後並沒有親人立刻趕過來

2021-03-13     案件勞聞

原標題:合肥母子三人清晨從24樓墜亡:出事後並沒有親人立刻趕過來

新安晚報今天(12日)上午消息,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新聞接到消息後來到合肥市長豐縣阿奎利亞城品小區,「怎麼會發生這樣的事情,太讓人不可思議了。」居民王先生如此對記者說。 事情發生在今天清晨6點半左右,小區居民和保安在阿奎利亞城品小區某棟樓下發現有人墜樓,經過確認是媽媽和兩個年幼的孩子。在接到多人報警後,轄區警方立刻趕到現場展開調查。讓人難過的是,墜樓的媽媽和4歲的女兒已當場身亡,另一名僅1歲左右的男嬰被送往醫院搶救,也不治身亡。

民警趕到現場後,發現在該小區7棟樓下,有三人躺在地面,三人分別是楊某燕(女,29歲,長豐縣水湖鎮人)杜某琪(女,4歲,系楊某燕女兒)杜某昊(男,2歲,系楊某燕兒子),均為該小區居民。經120現場確認,楊某燕、杜某琪已無生命體徵,杜某昊隨即被送往醫院搶救,經搶救無效,於當日13時30分許死亡,現已查明,楊某燕系因家庭矛盾及夫妻感情不和,攜子女跳樓自殺。

其實能理解帶著孩子一起走。看了幾位在現場的答案。出事後並沒有親人立刻趕過來,遮蓋都是警察來了之後做的。這大機率是媽媽獨自帶孩子,身邊沒有其他大人。試想一下,做媽媽的決定去死了,她想著孩子怎麼辦?才4歲和2歲,自己吃喝拉撒都不獨立,還要眼睜睜看母親消亡,以後也沒人管,算了,帶孩子一起吧,去哪裡都有媽媽和你在一起。以上是病態的想法,我們都知道不對。但是一個絕望的母親,決定去死的人,你和她講道理嗎?她的思想就是鑽進死胡同了才會去死啊!

不知道這位媽媽遭遇了怎樣的困境。看到很多答案都在責備她為什麼要帶孩子一起。這些答案里的道理都特別好。 但是痛苦是不講道理的。身為一個男的,我得承認,對年輕女性而言,結婚生子確實對她們身心健康的巨大摧殘,也是男性用來壓榨她們的生育,經濟價值的好方法。雖說不生育對養老可能有點影響,但對那些還沒進入婚姻的女性來說,急著嫁人急著生娃給她們帶來的悲劇,更加嚴重,也更可能發生。這位絕望的母親就極有可能是一個陷入悲劇的典型

很多女性在生育的時候並不知道這代表什麼,她直觀的感受是嫁人了,必須生,公婆爹媽催,周圍人都在生,然後肚子就大了,當這個孩子真正出生後,她才意識到生育究竟是什麼,她能不能承受,夠不夠強大到負責養育另一個生命至成人。所以生育這件事,希望天下的親戚朋友公婆丈母娘老丈人都不要插手,請將這份為人父,為人母的渴望、快樂、選擇交給夫妻二人,因為他們才是孩子的父母,對孩子負責的人。

說實話,對年輕女性而言,晚婚晚育,甚至不婚不育,對她們自己都是負責任的做法。因為結婚生子確實對她們身心健康的巨大摧殘,也是男性用來壓榨她們的生育,經濟價值的好方法。雖說不生育對養老可能有點影響,但對那些還沒進入婚姻的女性來說,急著嫁人急著生娃給她們帶來的悲劇,更加嚴重,也更可能發生

比方說,如果育兒是一個項目,崗前培訓做得怎樣,合伙人是否明白這個項目的投入及責任有哪些? 合伙人是否協商約定好各方的責任配比? 當有合伙人違約時,有什麼可以繼續這個項目? 比方說項目投入前半年要求每天約16小時的工作,工作內容若干,且工作時需要良好的狀態,狀態差到某種程度會對項目造成不良後果,當出現這種情況需要換人,而且工作中要防範風險若干,發生風險後的措施若干,休息時間on call且每次不得超過兩小時,各項費用若干,各合伙人準備如何實施這個項目?所以怎麼生活一定要規劃好。

當然不是什麼人都會是這樣的結果,我們十八線小縣城的農村裡又有點不一樣。幾乎全部是留守兒童。我小時候也是,一歲不到就跟著爺爺奶奶生活了。而且我的童年時期過得很快樂,我不想父母,每次春節他們回家我都覺得陌生又尷尬,奶奶才是這世界上我最親愛的人。這種情況到現在都很普遍,我表弟才一歲多,還不會走路說話時,就留給外公外婆帶了,他父母去國外打工了,很久不回家[捂臉][捂臉]如果爸爸或者公婆給力的話,其實女性被壓榨的程度會大大降低。生育方面因人而已,對於有些人可能是嚴重摧殘,但是我姐姐說生孩子沒有特別可怕,就像瓜熟蒂落一樣。

最後:在什麼調查結果都沒有出來之前,很多人就都默認的把造成這是事件的原因轉嫁給了死者的丈夫了。更有甚者把全部的責任都推到他的丈夫身上,可是這樣的答案我看了看贊同還不少,甚至越偏激的答案贊數會相應更高一些,在他們眼裡,女性受害者仿佛是沒有責任的,而且還是值得可憐的一方,我現在還看到一個答案,說這位母親不應該自殺,就算要自殺,也應該先把男的給殺掉,將其千刀萬剮,讓我想不到的是,這樣的答案竟然都有不少人贊同,同時這些答案讓我對婚姻都產生了一種深深的恐懼。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cNeeKXgBDlXMa8eqiAl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