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腸癌越來越常見,哪些人群需要特別留意?答案在文中

2019-12-17     家庭醫生在線網

結腸癌的發生與生活習慣、飲食習慣息息相關。而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飲食結構的改變令結腸癌的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那麼,結腸癌多發於哪個年齡階段?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胃腸外科副主任醫師楊景哥表示,50歲以上人群要注意了!

結腸癌多發於哪個年齡階段?

結腸癌是發生於結腸部位的常見消化道惡性腫瘤,男女之比為2~3:1,發病率占胃腸道腫瘤的第3位。楊景哥表示,結腸癌多發於50歲以上人群,但隨著環境的改變及生活習慣的改變,結腸癌如今越來越年輕化,最年輕的患者為18歲。

此外,楊景哥還表示,以下四類人群也是結腸癌的高危人群:

1.有家族史的人群:即家族中的一級家屬患過結直腸癌,其患此病的幾率要比普通人群高。

2.有結腸炎性疾病史的人群:曾患有過某些結腸疾病,如克羅恩病或潰瘍性結腸炎等等,會增加結直腸癌的發病率。

3.有大腸息肉病史的人群:很多結直腸癌患者是由小的癌前病變發展而來,如絨毛樣腺瘤息肉、管狀腺瘤樣息肉等。

4.有基因背景的人群: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及遺傳性非息肉病性大暢癌是由相應基因突變所致,因此,這類患者的發病幾率會明顯增加。

所以,楊景哥強調,結腸癌的高危人群就必須要積極治療腸道息肉、慢性腸炎、慢性痢疾等疾病。同時還要定期體檢,定期進行腸鏡檢查。

結腸癌常見轉移方式有哪些?

楊景哥告訴家庭醫生在線編輯,結腸癌常見的轉移方式有以下四種:

一、直接侵犯

癌腫可直接侵潤周圍組織與臟器,如乙狀結腸癌常會侵犯膀胱、輸尿管、子宮等。

二、血行轉移

結腸癌細胞進入到血管里,通過血流進到肝臟,引起肝臟轉移,繼而到肺、骨、腦等組織臟器。

三、淋巴轉移

淋巴轉移是結腸癌的主要擴散途徑,一般會先轉移到結腸壁和結腸旁淋巴結,再轉移到腸系膜周圍淋巴結和腸系膜血管根部淋巴結,由近而遠的進行擴散。

四、種植轉移

即脫落的癌細胞可種植在腹膜或腹腔內其他器官,慢慢生根發芽,越長越大。

結腸癌不同階段該怎麼治療?

「對於早中期的結腸癌,或部分晚期結腸癌,當腫瘤還沒有侵犯到周圍大血管及臟器,沒有轉移到遠處器官,一般能完整的將腫瘤切除,術後患者可能獲得長期生存機會。但對於已經不能完全切除的腫瘤,即腫瘤已經侵犯到周圍大血管或臟器,則需要先進行靶向治療或基因治療,通過輔助治療手段後來決定最終是否有手術切除的機會,若有,爭取手術切除,術後再結合其他治療方法進行綜合治療。」

楊景哥認為,想要預防結腸癌的發生,除了要定期體檢及腸鏡檢查外,日常生活中也要做到多運動,健康飲食,戒煙戒酒等。使用非甾體類消炎鎮痛藥時,也要遵循醫囑,切勿自行加減藥量。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cKbdE28BMH2_cNUgpqc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