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養汶川
10月24日,為貫徹落實全省和全州文旅大會精神,加快推進天府汶川生態康養慢生活度假區建設,召開了汶川縣生態康養旅遊發展專家座談會。
大禹故里·熊貓家園·康養汶川
一個歷史文化、自然資源豐富的地方
好山好水好人好風情
那麼,如何讓汶川生態康養旅發展更好?
對此,國內文旅專家齊聚汶川
為汶川文旅發展獻計獻策
會上,專家們究竟釋放了哪些關鍵信息?
跟著小游,一起看看!
齊聚汶川,共話文旅產業大發展
10月24日下午,汶川縣生態康養旅遊發展專家座談會召開。會議圍繞汶川如何發展生態康養旅遊,如何建設天府汶川生態康養慢生活度假區和「兩大目的地+兩大內環線」,以及怎麼承辦好2020年阿壩州文化和旅遊發展大會等開展座談交流。
會上,每位專家根據自己的專業經驗和知識為汶川生態康養旅遊發展獻計獻策,專家們紛紛積極發言、各抒己見,給出了很多有見地的專業建議。同時,汶川縣委縣政府還向專家們頒發了聘書。
指出新問題,給出新思路
那麼專家們,都提了哪些乾貨呢?
齊 曉 波
——中國科學院旅遊研究與規劃設計中心主任助理
要充分認識到康養汶川發展的特殊性,汶川不僅是四川的,也是國家的。在康養汶川打造中,要站在國家層面進行思考。認識汶川旅遊發展的意義,不僅是產業的貢獻,更要承載了汶川人民對於美好生活的嚮往。充分認識汶川旅遊的特殊性,要遵循旅遊發展的基本規律和基本邏輯,提前謀劃未來的發展規劃。在康養旅遊打造中,做好康養旅遊的頂層設計和空間圈層的部署,構建康養汶川的溫暖體系,逐步推進汶川旅遊格局重構。
劉 開 榜
——西南民族大學旅遊規劃研究所所長
創業期的汶川已經過了,現在正處於努力爬高新階段。發展康養汶川要聚焦,就是把產品做實、做精、做強。在整個產品打造中,以生態作為背景,旅遊村鎮、林區旅遊產品配套聯動,提升產品供給和服務體系。
楊健鷹
——成都寬窄巷子總策劃、成都健鷹營銷策劃公司董事長
汶川旅遊的思考,一定是簡單、簡潔而輕鬆的,一定要做到巧投入,充分利用好現有資源,有支撐地落地,有系統有戰略地實施。文化沒有「翻譯」成產業之前,都是陷阱,一定要找到文化的產業機會。要相信創意、相信思想,千萬不能做成一個老年人的汶川。康養汶川,一定是一個高時尚、國際化的汶川。
「5·12」 的汶川,是生態、生命、生活的汶川。作為中華民族的文化走廊,汶川是具備高度的地方,在養生的背景下,如何提升靈魂,搶占高地,進行突圍,將汶川打造為養生、養智、養業、養文、養心、養魂的汶川。
李 梅
——四川農業大學教授、四川省生態旅遊協會會長
康養文化的發展,必須高舉生態環境的大旗。一個地方越發展,越要注意保護生態環境。環境好了,也有利於旅遊發展。生態旅遊可以是小眾,也可以是大眾的。生態旅遊體現在管理上,汶川可以形成自己地方的條例,把景區無限放大的責任放下來。
當下,汶川的感恩、體育和休假,用什麼產品來支撐,這個問題回答好了,汶川旅遊就起來了。目前,包括汶川在內的很多地方都沒有擺脫觀光旅遊,在觀光中加入體驗元素,整合旗艦產品,打造快樂汶川的IP,給外地遊客一個來汶川的理由。
莊萬祿
——西南民族大學教授、來也股份公司副總規劃師
汶川大環境好,但要把這條江治理好,要把安全形象豎立起來。完善康養體系,加強山林草水路、陽光空氣和溫度等生態環境體系。完善產品服務系列,至少應該有兩個健康管理中心。康養旅遊最大的特點是重複消費,要重視客戶的體驗,營養師、理療師、護理師、針灸師、泡腳等服務都應該有。在發展康養旅遊中,抓住老年人,不放過中青年人。針對服務對象的特點,找到抓手和經營店,提升服務,提供好產品。
劉 洋
——北京行知探索文化發展集團副總裁、成都行知探索文化旅遊董事長、成都雙遺體育公司總經理
在大成都「西控」的大背景下,汶川旅遊打造中,把都江堰和汶川連結起來,進行整體營銷和打造。在水磨小鎮的打造中,我們把它打造為一個時尚的,符合年輕人喜歡的旅遊目的地。
阿 登
——成都阿登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董事長
康養汶川在打造中,要把生態康養變成人文康養。汶川的歷史文化是很厚重的,如大禹文化、藏羌文化等,在打造過程中要收集、整理,提煉文化的精華,挖掘地方人文歷史,尋找落地途徑。發展文創產品,把文創產品打造為汶川的一張名片。
真知灼見,輪番「把脈」
以上,就是專家們的重要意見了
小游想說,會議全程內容太多,乾貨太多
只能選取部分了
對於如何高質量建設
天府汶川生態康養慢生活度假區
歡迎更多的你
來為汶川生態康養旅遊發展建言獻策!
旅遊改變汶川,汶川發展旅遊
汶川全域旅遊發展的大幕早已拉開
未來的汶川
請與汶小游一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