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連續負增長,產業在發出什麼樣的信號?
PC市場在2022年出現大幅下滑之後,今年一季度的數據更加不樂觀。Canalys報告顯示一季度同比下降了33%,並且是連續四個季度出現兩位數下降。
PC被稱為夕陽產業十年了,還能找到第二曲線嗎?
不僅PC大盤下滑,頭部五大廠商的銷售全都下滑(如上圖),行業內似乎很悲觀。但是在市場上卻仍然有一股清流,華為PC銷量出現了明顯的增長趨勢,同比大增89.1%。這一降一增之間的反差,說明了兩點:第一,從整體PC市場來看,因為缺乏創新很難激發用戶的購買慾;第二,華為的PC切中了用戶的需求,所以可以實現逆勢增長。
事實上,不是PC夕陽了,而是PC需要進行大的疊代升級了。傳統PC越來越無法滿足用戶的時候,未來只有一種PC——智慧PC。為什麼這麼講?
首先,我們看PC進化史。從2012年開始整個產業就進入一個低谷期,一直在下滑,夕陽一說也是從那時便有了。雖然中國因為疫情出現短暫反彈,但大勢沒變。從那時開始,PC的創新乏力,產品多是微創新,甚至是為了推新品而不得不創新幾個小功能,整個產業困於平台期。
當時,微軟推出二合一筆記本,英特爾推出了超級本,很多廠商創新推出了上網本等等。後來,廠商又在垂直細分領域下功夫,商務本、學生本、遊戲本等等,滿足特定用戶群體的細分需求。
所有這些嘗試,都迎合了部分市場需求,但是PC在智能程度和連接性方面逐漸被其他移動設備超越並拉開差距。特別是智慧型手機的高速發展,讓PC愈顯落後。與其說PC不夠創新,不如說手機的快速創新擠壓了PC的空間。
更重要的是,微創新沒有能讓PC產業找到一個新的增長曲線。產業需要一次質的躍遷,需要一個新的、足夠寬的新賽道。
什麼能成為拉動PC產業新的增長曲線動力呢?那要從用戶需求變化的維度來看。
PC核心是滿足辦公需求,但今天用戶辦公有幾個變化:第一,辦公不再是在固定場所辦公,隨時隨地可以高效處理是剛需;第二,每個用戶都擁有多個終端設備,每個設備都能實現一些辦公的需求,但同時也帶來了多設備割裂、無法協同的痛點,不同設備之間的協同就變得更為迫切。
IDC《未來企業效率白皮書》顯示,未來的商用PC在企業中的定位也會發生新的變化:
再從技術發展的維度來看,隨著ChatGPT大火,人們知道真正的AI時代到來了,每一個產業都有機會被重新做一遍,PC也不例外。
進入雲和AI時代,PC逐步向高性能、智慧化、全連接和新形態演進,實現與手機等其他多設備全場景融合、智慧交互,打造高效、極致體驗的智慧化生產力工具,產業也由此邁向了智慧PC的階段。
在智慧型手機領域領先的華為,於2016年進入PC市場。當時外界並不理解為什麼選擇一條夕陽賽道,其實是因為華為看到PC有極大的提升空間,而華為恰好有著非常豐富的智慧型手機創新經驗。要知道,過去十年間,智慧型手機是科技產業創新最活躍的領域,也是智能化走得最快的行業。
憑藉在智慧型手機的優勢,華為從一開始就定位於輕薄本,並致力於提升PC的智能化和交互能力,以及實現設備融合、交互融合、生態融合,從而滿足日益複雜化的辦公需求,提升生產力。可以說,在PC的智能化探索上,華為一路領先,也確實給用戶帶來了非常多的創新體驗。
在昨天的華為夏季新品發布會上,新一代智慧旗艦輕薄本,華為MateBook X Pro 2023正式發布,可以說給當前智慧PC又樹立了一個標杆。
首先,用戶對產品的需求已經超越功能本身,產品更是個人品味與身份的象徵,所以對美的追求越來越高。
設計是華為產品基因,無論是手機、PC,還是其它終端產品,每一個都追求極致美學。華為自從進入PC領域,就凸顯了其設計的優勢。用戶對筆記本的一大需求就是輕薄,華為則以簡約為設計風格。
我們知道,越簡單越挑戰設計的水平。華為MateBook X Pro 2023產品設計遵循「簡約一體化」設計原則,實現純凈、簡約的視覺效果。在簡約的外形之上,需要顏色與材質的搭配,來凸顯高級感。這一代產品使用首創的微絨金屬機身,視覺呈現高級獨特的啞光質感,可謂是看得見的美+摸得著的美,相比其它品牌冷冰冰的金屬質感外殼,看起來更質感,摸起來更溫暖。
這一次新增了全新的拂曉粉,全新的顏色給用戶以新鮮感,並且拂曉代表著開始與希望,容易與用戶產生共鳴,引發用戶的好感。
除了美,這一代新品最大的特點還是智慧。華為清楚地看到智慧PC的發展趨勢,所以堅定地只賣一種PC就是智慧PC,每一代新品都在智慧上更進一步。
對於用戶而言,智慧PC意味著更懂你,隨時隨地隨需響應你的需求,幫助你提升辦公效率。這背後,需要更多針對用戶痛點進行智慧功能的創新,需要軟硬體的協同,也需要生態的融合。
舉個例子,同樣的晶片,但是「更懂你」的PC卻可以運行更快。華為MateBook X Pro 2023搭載了全面升級的Super Turbo技術,它能夠判斷CPU、GPU,內存、硬碟、電池運行狀態,智能感知不同應用使用場景、卡頓場景、前後台狀態,並適時引入對應的優化策略,讓你的應用能快人一步。
這一代華為MateBook X Pro 2023中的智慧功能越來越豐富,智慧語音、AI慧眼、AI音效、八大創新手勢等智慧交互體驗,讓用戶更高效地交互、更高效地開會,更高效地處理文檔。
設備之間的高效協同是華為PC的最大特色:PC、平板、顯示器、滑鼠可以輕鬆組合,一拉即合,輕鬆組成新辦公場景;MateBook X Pro與智慧屏協同,用戶可以在鏡像模式和擴展模式隨心切換,家庭觀影、會議講解,隨意選擇;PC可以開啟手機多窗口,購物、看新聞、與好友交流互動,一個都不落……
這一次新增的智慧能力是超級中轉站,相當於一個文件緩存區,用戶可以將需要發送的文字、圖片、連結、文件暫存至懸浮窗口的中轉站中,再切換到需要分享的應用中批量粘貼。減少了手機和PC之間文件傳來傳去,讓不同設備之間的工作更高效。
華為在PC智慧應用上的創新一直快人一步,無論是PC本身,還是將PC、平板、手機、顯示器打通,目標就是提供「最懂你的智慧辦公夥伴」,實現更簡單、更自由、更高效的智慧辦公。
在智慧PC這個大趨勢下,未來的競爭不再是單品的競爭,需要的是硬體生態和軟體生態的協同創新,這已經成為一個清晰趨勢和門檻。
未來的智慧辦公,需要硬體之間的打通,不同產品之間的協同,這是設備融合;需要更多、更豐富的人機互動方式,以便於用戶更簡單、更直接地實現目標,這是交互融合;需要更多的智慧應用、智慧場景,需要更多的合作夥伴一起來參與,這就是生態融合。
以設備融合、交互融合、生態融合的標準來看,跨過這道門檻的,只有華為和蘋果。
智慧PC賽道中,華為與蘋果都已經擁有完整的底層生態打通和完整的生態設備。但兩家的生態又各不相同。
蘋果是一個相對封閉的系統,其一直以來的最大的優勢就是產品之間的無縫銜接,並且在這方面走得比較早。很多蘋果的早期用戶,就是因為喜歡蘋果手機與電腦、平板之間的順滑而入坑的。華為是打通了安卓與Windows之間的藩籬,不僅實現跨設備,還實現了跨系統,未來的想像空間更大。
在智慧的體驗上,蘋果更多是在軟體層面,基於iOS展開,比如人工智慧、語音識別、面部識別和手勢控制等功能。例如,蘋果的MacBook電腦配備了語音助手Siri,允許用戶通過語音命令進行操作和獲取信息。此外,蘋果還引入了面部識別技術Face ID,讓用戶可以通過面部解鎖電腦並進行安全認證。
華為的智慧,是硬體與軟體的協同,並且更針對性解決用戶當前辦公應用中的痛點場景,用AI算法,智慧調度等方式,在會議、操控交互、性能調優等方面的全面體驗升級。
整體來講,華為與蘋果,大的方向都是做智慧PC:一是產品本身更多智慧的功能,二是跨設備之間的協同。但兩者路線圖又不相同,蘋果是通過一個iOS連接所有設備,讓不同設備之間無縫銜接,同時保證在不同終端上體驗的一致性。而華為一是更多從用戶的實際需求出發,解決一個又一個痛點,從而提升辦公有效率。並且通過分布式技術,讓硬體可以根據用戶需求隨時變身,滿足不同場景中的需求。從這個角度看,蘋果是讓設備更智能,華為是讓設備更懂你。
【結束語】
今天來看,智慧PC仍處於初期,華為和蘋果擁有生態,也得到了業界和用戶的認可。但也只是剛剛跨過了門檻。
今天的智慧PC就像2012年的智慧型手機,智能化剛剛開始。那時候,沒有人能想到手機的智能化,竟帶動了移動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進而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或許,隨著智慧PC的演進,辦公模式也正在面臨一場大的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