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筆者在不斷對比同價位,或者有價位差距的發燒入耳式耳機,和主打音質的TWS真無線耳機,筆者認為手頭聽過的幾隻主打音質宣傳的TWS耳機,在單元素質的調教上,其實差距並沒有這麼大,甚至可以說筆者測試過的2000價位的主打音質的TWS耳機,可以超越很多老的千元價位的耳機,但是,跟同時代的同價位耳機比,可能「前端」也就是音源的差距,決定了他們音質的上線。
筆者測試的耳機是Noble Fokus Pro,它是一副2動鐵一動圈三單元配置的圈鐵耳機,售價在人民幣2500左右,相當高價。並且不支持降噪功能來說,這個價格很離譜。
我對比的耳機是有線耳機,Final的B3。可以說Noble Fokus Pro在單元素質調教上很多方面,包括解析、聲場、結像清晰感等方面,都不輸B3,甚至在低音表現上,擁有動圈的Noble Fokus Pro表現得更加飽滿有力。畢竟B3是一副2單元動鐵耳機。配置的區別還是帶來了明顯的差異。但是B3的整體聲音要乾淨許多,聽起來更加「精確」,搭配ZX300播放器,或者是1000價位的HIFI小尾巴,都遠比藍牙耳機的音質更加乾淨、清晰。
我覺得差異不在單元的表現,或者是數據碼率。很多人覺得傳輸碼率也決定了音質,當然是了,但是你敢說1000kbps和320kbps的碼率你能輕易分辨出嘛?我以前看了測試金耳朵的網站,表示8成的人是分不出無損和320k的mp3的,當然,128k和320kmp3絕大多數發燒友還是可以清晰分清楚的,但如今的藍牙碼率,也可以超越320k的碼率,LDAC編碼可以達到900k,這個區別就要小得多了……
但是決定音質的絕對不止有碼率……
音源本身的素質也會明顯影響音質。也就是發燒友所說的「前端」。TWS耳機其實是有源耳機,但因為體積關係,一個晶片就解決了解碼、放大的功能,因此一定會妥協音質,具體來說就是信噪比、響應範圍等參數……而HIFI播放器體積相對沒有限制,堆料也可以更容易實現好的參數表現。
具體表現在聽感差距就是,Noble Fokus Pro雖然聽起來解析不差,高音上得去,低音沉得下,但背景可以明顯聽到電流的噪聲,而無源耳機,也就是普通的有線耳機,它的音質上限由前端來決定,前端的水平高,背景就可以一點沒有噪音,並且分離感、空間表現良好,聲音非常「純凈」……TWS耳機,就缺乏這種純凈感,儘管TWS耳機可以通過智能晶片進行算法補償,但物理上的差異,還是導致了聽感的不夠純凈。
換言之,普通的有線耳機音質之所以好,不單單是你播放的歌曲碼率更高,就算是播同樣32k的mp3歌曲,TWS和高端入耳的音質差距也是可聞的,這不單單是單元調教的差異,更是你播放音源水平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