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林正骨丨「後悔了,做了手術還是難受...」

2023-10-19     廣東省中醫院

原標題:醫林正骨丨「後悔了,做了手術還是難受...」

《醫林正骨》欄目由廣東省名中醫林定坤教授及其團隊傾力打造。

正文共計1898字,閱讀時長大約5分鐘。

好不容易下定決心做了頸椎手術,結果幾個月過去了,手還是麻,脖子還是痛,五十多歲的梁先生陷入了後悔的情緒中,複查時便開始大吐苦水:

為啥還是這樣?

是不是我的手術沒做好?

後悔了,白白開了一刀!

但是,實際上,不舒服真的是因為手術沒做好嗎?

還是有別的一些隱情?

本期欄目,我們就來跟大家一起探討探討。

1

手術做好了嗎?

術前

梁先生因脖子受到外傷後出現左邊手腳麻木、左邊腿無力,頸部疼痛的症狀,而後經過一系列的診查,確診為「脊髓型頸椎病」。

明確了是頸椎第五、六節段的椎間盤突出導致脊髓受壓所致,同時受壓的脊髓局部有白點,出現了脊髓變性的信號。

(術前椎間盤壓迫脊髓)

如果壓迫物不解除,不僅有壓迫加重導致嚴重肢體麻木無力甚至癱瘓的風險,而且脊髓受壓得越久,脊髓出現變性之後,症狀就越難恢復

於是他便在醫生的建議下接受了手術治療。

術後

從複查MR檢查來看,頸椎的第五、六段的脊髓壓迫已經解除,雖仍有頸部僵硬疼痛,第二、三手指之間有麻木感等不舒服,但梁先生也表示:「腿腳是要比以前要有力一些,走路得勁了。」

(術後椎間盤壓迫解除)

這就意味著手術已經成功為梁先生解決了頸椎的「燃眉之急」,通過去除壓迫物的方式,防止脊髓進一步受傷,誘發更加嚴重的後果,達到了及時止損的效果且受損的脊髓有所恢復。這無論是從醫生還是從患者的角度看,手術無疑都是成功、有效果的

2

為什麼還會手麻、頸痛?

發病節段脊髓傷害已經存在

其他節段也有發病可能

既然手術已經成功,為什麼還會這樣「難受」?30%以上的頸椎手術患者,都有這樣的疑問。

要解答這個問題,就得對術後的每位患者進行個體化分析,看看是屬於以下哪一種?

可能的情況

1、手術難度大,壓迫脊髓的東西沒有清除乾淨,脊髓壓迫沒有完全解除

2、脊髓受壓的時間比較長,或有外傷,導致脊髓損傷嚴重,出現了脊髓變性。手術雖然解除了壓迫,但是脊髓不可能完全恢復,甚至有加重的趨勢。

3、頸椎是多節段的,手術一般僅處理脊髓受壓嚴重的節段,壓迫輕和脊髓無損害的節段不能手術(並非因為醫生怕辛苦,而是手術通過傷害骨關節換來脊髓的解放,輕的節段做手術反而得不償失)而手術外的其他節段,依然存在問題,或者出現新的問題,導致仍有症狀,如頸痛、手麻等「難受」。

4、頸部軟組織的因素,如術後過度制動帶來肌肉發僵、小關節粘連等問題,有時候就會出現頸痛、肩痛、手麻或頭暈、頭痛等不適。

案例聚焦

脊髓已變性,功能待恢復

(術後複查脊髓變性仍存在)

根據梁先生個人情況分析,他術前脊髓壓迫時間較長,脊髓已出現了變性。「牢」雖已補,羊也已「亡」。及時止損只是防範了未來的風險,之前所造成的脊髓傷害依舊存在

手術能夠快速地解決壓迫,但脊髓功能的恢復卻需要很長一段時間(研究表明一般需要數月到兩年),甚至脊髓變性嚴重的病人難以完全恢復。

所以,梁先生術後還有手麻這一表現,屬於正常情況,需要等待進一步康復。

脖子肌肉緊張,影響恢復

梁先生術後複查的頸部MRI雖然沒看到其他節段的突出引起神經根受壓的情況,但在頸椎手術之後,其由於長時間佩戴頸圍,造成了頸部肌肉和筋膜的緊張,小關節粘連。這也是他難受的另一個原因。

3

手術,並非能一勞永逸

梁先生屬於嚴重的脊髓型頸椎病,手術是有必要的。

但做完之後,結果並不會大家所願「做了手術就能一勞永逸」

想要達到「治好」的效果,梁先生還需要耐心地進行脊髓功能的康復治療,使用一些有幫助的藥物;同時,還要從整體觀出發,關注頸椎的其他節段,以及小關節、肌筋膜等其他組織,恢復整體的筋骨平衡,做好養護。

術後養護貼士

1、 頸圍一定佩戴好

需要根據病情和身型進行合理適當的調整,起到固定的作用,同時兼顧佩戴的舒適度,避免讓頸肩肌肉處在過於緊張和僵硬的狀態。

2、睡姿枕頭很重要

(1)如果是頸椎前路手術,有融合器植入和內固定手術。術後睡眠體位選擇平睡和側睡均可,應選擇軟硬度中等的枕頭,支持頭頸部,減少頸椎的旋轉和過屈過伸。可選用蝶型或波浪型枕,不可用小圓枕。此時合適的枕頭高度非常重要,廣東省中醫院脊柱團隊的「量身配枕」更有幫助;

(2)如果是後路減壓手術,如單開門頸椎管成形術。後宜採用左右側睡位的睡姿。可選用與自己肩寬相匹配的波浪型枕,承托頭頸部於中立位,不可用低枕。

3、運動鍛鍊要注意:

術後前3個月以休息為主,日常運動注意保持頸椎的中立位,可做小幅度的活動。每月到主刀醫生處複查,根據手術後「穩定」的情況制動頸部的活動。在骨融合和軟組織修復前,適當制動是必須的,但一味長時間佩戴頸圍,必然會帶來頸肌萎縮和無力、筋膜僵硬和粘連等問題,也是有害的。可選擇在頸椎中立位的情況下做一些聳肩、開肩的動作,如八段功中的「雙手托天理三焦」、「弓步挺腰大揮手」,都是適宜的。

來源:林定坤工作室

執行編輯:竹心有天

審核校對:莊映格

責任編輯:宋莉萍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c9005ca379f239dc456390dfcdaa05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