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毛澤東同志批示學習推廣「楓橋經驗」60周年,是習近平總書記指示堅持和發展「楓橋經驗」20周年。植根歷史文化沃土,奮進新征程,把新時代「楓橋經驗」堅持好、發展好,必將進一步推動我國基層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必將更加有力地確保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安定有序、國家長治久安。
廣大黨員幹部要深入探討「楓橋經驗」60周年曆久彌新的「奧秘」,汲取經驗、啟迪智慧,不斷提高基層治理水平,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更大貢獻。
遊人在廬山植物園觀賞楓葉(11月18日攝)。新華社照片,九江(江西),2023年11月19日。新華社記者 萬象 攝
「楓橋經驗」的歷久彌新,關鍵在於始終堅持黨的領導。「楓橋經驗」之所以有效,最根本的一點就是把黨的領導落實到基層,使基層黨組織成為促進社會綜合治理工作的「主心骨」,在黨的領導下,發動群眾依法治理社會。前進道路上,我們要始終不渝地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把黨的領導落實到工作的各方面各環節。堅持以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完善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制度體系,把黨的領導貫穿基層治理全過程、各方面,推動基層黨建與基層治理深度融合。把新時代「楓橋經驗」堅持好、發展好,必須充分發揮黨建引領特別是基層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建強基層黨組織,打造素質過硬、本領高強的「兩委」幹部隊伍。
「楓橋經驗」的歷久彌新,重點在於始終堅持德法相融。堅持德法相融。「楓橋經驗」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注重發揮道德的教化作用,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推動形成良好社會風尚,使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輔相成、相得益彰。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楓橋經驗」充分利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有效化解各類社會矛盾與問題,並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立法、執法、司法環節,進一步提升了基層治理法治化水平;德治在「潤物細無聲」中凈化社會風氣、促進社會文明,以其特有的軟性教化方式滋養基層治理體系。將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有機結合起來,實施基層黨建「五大引領」工程,著力構建黨統一領導下人民群眾廣泛參與、各類組織積極協同的基層治理體系,推動更多的法治力量向引導和疏導端發力,強化矛盾糾紛的源頭預防、前端化解、關口把控,形成了「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務不缺位」的新經驗,推動健全覆蓋城鄉街鎮村社的糾紛預防化解鏈條,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後一公里」,切實把矛盾解決在萌芽狀態、化解在基層。努力將矛盾糾紛解決在街頭巷尾,繪製出環境美、風氣正、人心齊的和美基層新畫卷。
「楓橋經驗」的歷久彌新,根本在於始終堅持人民至上。回顧歷史,楓橋經驗從「依靠群眾就地化解矛盾」,到 「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 再到「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務不缺位」, 就是始終堅持「為了群眾、依靠群眾」的實踐原則。新時代「楓橋經驗」,要始終以人民為中心,緊盯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提升服務企業、服務群眾、服務基層的能力,增加群眾滿意度、幸福感。要眼睛向下、腳步向下,撲下身子、沉下心來,深入群眾、多到群眾中去聽聽群眾的「心裡話」,真正做到了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解群眾之所困。時刻關注群眾的「柴米油鹽」,當好帶領群眾奔向更加幸福美好未來的「領路人」,真抓實幹、篤行不怠,面對群眾訴求,深入結合群眾情況,因地制宜、因人而異,制定切實可行的措施,要做到第一時間響應、第一時間處置、第一時間反饋,只有行動上的實打實才能真正托舉起人民群眾的幸福生活。
作者:陳覺 湖南湘江新區經濟發展局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c8958b8a32aa52a7626ee5aa551ef9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