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岸 城市更新提升品質生活

2022-03-22     港渝網HCM

原標題:南岸 城市更新提升品質生活

雅巴洞江灘公園 攝/郭旭

黃葛古道

重慶「超級80街」

銅元局蘇家壩步道觀景平台主體完工 攝/郭旭

核心提示

清晨,南坪正街的「超級80街」居民王亞容正在附近散步。「早上吃完飯,出門散散步,空氣清新,心情舒暢。」王亞容說。

王亞容是南岸區「超級80街」的老居民。得益於老舊小區改造,無數和王亞容一樣的「老南岸」,在舊小區找到了住新家的感覺。

不僅是老舊小區的變臉。以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新範例建設為統領,南岸不斷優化城市空間布局、完善城市功能,全力推進城市有機更新。

老居民的「新家」

綠皮火車、小人書攤、露天電影院……位於南坪正街的「超級80街」,近來成為網紅點,吸引了許多市內外遊客前來打卡拍照。

之所以叫「80街」,是因為這裡充滿了很多80年代的記憶:「八零綠皮火車」「八零小人書攤」「八零記憶打卡牆」……數十處文創功能設施和景觀設施,呈現出濃郁的80年代風格。

懷舊的「超級80街」,其實是由老舊的小區樓改造而成——南岸區在老舊小區改造中,將南坪正街的65棟3632戶居民的老舊房屋進行修繕加固,加建室內廁所,優化內外空間,並對臨街商鋪設計成80年代風格,引入新業態入駐,將其打造成為「超級80街」,實現老街區重現青春美,激發群眾的記憶共鳴,讓百姓更有幸福感。

從曾經的「老舊」到如今的「懷舊」,老舊小區徹底煥新顏。

老居民王亞容好心情地將老房子重新粉刷了一遍。「你看,現在完全不一樣了!」地方沒變,但王亞容覺得,這裡就像一個新家。

「超級80街」的舊貌換新顏,僅是南岸區老舊小區改造的一個剪影。

近年來,南岸區將老舊小區改造作為重大民生工程和發展工程,自2019年以來累計改造老舊小區66個、項目63個、面積244萬平方米,惠及居民3.09萬戶。

其中,南坪正街新街項目被住建部確定為「我為群眾辦實事」重慶4個聯繫點之一,2021年,該項目入選國家首批百強示範項目;黃桷埡老街榮獲重慶「十大新地標」稱號,成為市級旅遊休閒街區;長江村老舊小區嬗變成富有「懷舊」特色的人文小區;龍門浩片區成為新晉網紅旅遊打卡地。

老地方的「新貌」

家在變,城市也在變。

近年來,南岸堅持以人為本,全力推進城市有機更新,不斷完善城市功能、優化空間布局、傳承歷史文化,增強城市發展活力,讓城市充滿人情味、煙火氣,也讓市民更有幸福感。

保留著江灘原始生態的雅巴洞,曾是老重慶人親水、釣魚、耍沙的好去處。

後來,由於城市建設與人類活動頻繁,雅巴洞濱江段生態環境遭到一定破壞,又加上江邊缺少安全的遊憩空間,雅巴洞漸漸淡出了人們的視野。

2019年,南岸按照「兩江四岸」治理提升要求,大力推進雅巴洞江灘公園的整治提升,加強生態保護和修復,提升生態遊憩體驗,發揮生態示範作用,把雅巴洞江灘公園打造成為長江江灘生態文化的展示點,重慶江岸生態遊憩的示範點。去年10月,雅巴洞江灘公園正式開園,園內擁有無邊際水池、3處景觀水池和多處休憩設施等,吸引眾多市民前來感受陽光草坪、天空之「鏡」、生態江灘。

2019年,南岸區按照兩江四岸核心區山城步道建設要求,對黃葛古道實施了提檔升級。在優化古道功能布局、提升古道建築品質的同時充分挖掘古道歷史底蘊,打造出一條高品質藝術性古道,讓文化藝術成為黃葛古道的新符號。

其中,在黃葛古道上建造的風雨亭、古道驛站、宋風廊亭等景觀,仿佛讓人「穿越」回古代,重現「古驛道」厚重的歷史文化氣息,同時沿途設置的多組關於古道歷史、遺蹟的介紹,仿佛在與古人對話。

不僅如此,黃葛古道還與千年道觀「老君洞」、千年古街「黃桷埡老街」相連,沿途可看到三毛故居、貴州商會館等文物故居,前來拍照打卡的遊客絡繹不絕。

老城區的「新路」

紅色的步道,蜿蜒而下,步道內還有圓形的觀景平台,格外搶眼。

每天到銅元局蘇家灣公交車站乘車上班,市民唐曉都能看到這個正在修建的步道。對於它的投用,唐曉充滿期待。

事實上,唐曉眼裡的這條步道,承載了銅元局片區不少居民出行的盼望。它的投用,將極大優化軌道銅元局站與周邊小區的時空距離,縮短居民出行時間。

據介紹,軌道銅元局站位於菜園壩大橋南橋頭下側,是一座嵌入大橋的站點。雖然與附近的小區直線距離並不遠,但由於地形落差太大,導致居住在雙峰山路沿線小區的市民出行必須繞行海銅路,爬坡上坎,耗時20多分鐘,非常不便。

為解決這一問題,南岸區以山城步道建設為切口,通過新建人行風雨廊道和人行天橋、增設7部電扶梯、升級改造原有破損人行便道、梳理補栽綠植景觀、完善步道照明體系等一系列措施,提升軌道站步行便捷性。

目前,銅元局蘇家壩步道觀景平台主體工程已全部完工。待步道建成後,將縮短周邊幾個小區居民出行距離1公里,節約出行時間15分鐘。

以銅元局站步行便捷性提升為代表,2021年,南岸區聚焦群眾出行的「急難愁盼」問題,完成劉家坪、上新街、塗山3個軌道站步行便捷性提升,推進銅元局、海棠溪、海峽路3個軌道站步行便捷性提升;利用閒置地塊實施臨時停車場建設,新增停車位3635個,進一步解決「停車難、停車亂」社會頑疾,切實優化提升出行環境。

除此之外,南岸區通過推進江南立交改造、通江立交、江南隧道及茶黃路等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建設,不斷提高道路交通運行效率,進一步優化城市居民出行環境。

去年6月,南岸區江南立交改造工程內環至煙雨路段正式通車。

「這標誌著南濱路與內環已有機連接,海棠溪片區的交通路網被『編織』得更加貫通,內環主線交通的運行效率將提高。」南岸區住房城鄉建委相關負責人表示。

3月15日上午,國內最大跨度公軌兩用懸索橋——郭家沱長江大橋成功合龍。

據了解,郭家沱大橋是重慶市級重點工程項目,屬於重慶市中心城區快速路六縱線跨越長江的重要節點工程,北起江北郭家沱,南接南岸峽口鎮,全長6.2公里,由花紅灣立交、郭家沱長江大橋、峽口立交三部分組成。

目前,項目已完成總工程量的90%,預計今年10月具備通車條件。屆時,重慶中心城區南北向交通壓力將得到有效緩解,南岸駕車到兩江新區的時間將由過去的40分鐘縮短至10分鐘。

2022年,南岸將全年落實緩堵促暢行動,加快推進黃桷坪大橋等跨江穿山通道建設,盤活存量道路資源,實施薔薇路路口改造等5個路口(路段)微小點位工程改造,有序推進南濱步道等山城步道項目,啟動廣福大道與水雲路交叉口人行天橋等3個人行過街設施建設,完成彈子石站軌道步行便捷性提升,進一步推動城市有機更新進程。

據南岸區住房城鄉建委相關負責人介紹,未來,南岸將聚焦城市功能品質提升,大力實施城市更新行動,全面提升人居環境質量,統籌配套公共服務設施,重塑城市風貌形象、復興城市人文風采、提振城市發展活力,精心打造城市功能新名片,建設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新範例。

 連結>>>

城市更新 南岸有「數」

過去5年

改造老舊小區319.2萬平方米、棚戶區177萬平方米,農貿市場改造、三輪車限行整治、上新街智能交通改革等工作獲得群眾讚譽。

2022年計劃

實施老舊小區改造15個,改造房屋130棟,改造面積97.64萬平方米,惠及居民1萬餘戶。

完成棚戶區改造1000戶、6萬平方米。

加大雙峰山1號片區、龍洞天片區二期、四公里片區(含城中村)、五桂石片區等棚戶區改造項目掃尾,根據市區安排適時有序推進長生橋鎮舊城改造三期等項目。

到「十四五」期末

基本完成全區需改造的老舊小區142個、房屋1812棟、面積463.39萬平方米的目標任務,惠及居民5.52萬戶。

賀娜 楊敏 圖片除署名外由南岸區住建委提供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c843d6c84dcf5cacee42d47f59ddbf4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