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發生了2件事,將極大地影響A股未來3個月的走勢。
第一,昨晚美國1月的CPI出爐了,是6.4%,大超預期的6.2%。
第二,今天央行開展4990億元1年期MLF,而今天到期的MLF是3000億元,凈投放MLF 1990億。
這2件事結合在一起,A股的短期風格可能又要切換了。
這是因為,美國CPI超預期,大機率導致美聯儲加息超預期,進而導致外資流出;央行投放超預期,因而內資有錢,大機率會持續流入。這一増一減之後,接下來市場將由「外資驅動」轉化為「內資驅動」,風格自然發生變化。
1、外資賣了哪些板塊?
其實,2月3日美國非農就業數據出來後(2023年1月的非農就業,預期是18.5萬,實際是51.7萬),市場對美聯儲的預期就轉「鷹」了;2月3日後,北上資金總體呈凈流出的趨勢。
昨晚,美國CPI又超預期;兩相結合,可以預計3月22日美聯儲的議息會議大機率將是「鷹派」占優。
在這段時間,外資大機率持續凈流出;那麼,外資重倉的板塊,回調的壓力很大。
外資賣了哪些板塊呢?至少3個:
電力設備板塊,近1周外資凈流出23.48億,2月3日以來下跌了2.28%;
有色金屬板塊,近1周外資凈流出13.50億,2月3日以來下跌了3.54%;
農林牧漁板塊,近1周外資凈流出10.71億,2月3日以來下跌了1.93%。
2、內資買了哪些板塊?
除了MLF超量續作,近1個月央行的逆回購、1月的M2增速也證明了目前內資的流動性寬鬆。
看趨勢,近1個月央行不斷地大筆進行7天逆回購,之前放的水,完全沒有收回去的意思;就是怕收回去後,會影響市場的流動性。
再看M2增速,1月M2的增速高達12.6%,為2016年5月以來的新高。說明,現在國內的資金量非常豐富,內資有錢。
內資有錢了會買什麼呢?這個先不說了,留個懸念。
能確定的是,雖然2月3日以來外資凈流出,滬深300下跌了1.37%;但是有內資托盤的板塊,漲幅喜人。
市場不缺乏機會,缺少發現機會的眼光。
所以,現階段的重點是,在未來1-3個月,外資會賣哪些板塊?內資又會買哪些板塊?可能是我們接下來要關注的重點,也是未來短期市場的主線。
今晚8點,來我直播間,你想知道的全在這裡。
如需看大盤及賽道估值,請看第二條文章。